菏澤市,中國牡丹之都,隸屬於山東省,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菏澤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據史書記載,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裏繁衍生息,漁獵耕種,創造著古代人類文明。現如今菏澤屬於山東的人口大市,美食小吃自然眾多,下面就來看看菏澤10大名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稱贊,人氣爆棚。
1、粉肚
粉肚,又稱香肚。是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的傳統名吃。以80%鮮豬肉,20%綠豆粉為主要原料,加砂仁花椒、香油等佐料拌勻,裝入豬尿泡,系口,呈球狀,文火煮熟後色、香、味俱佳,是上等菜肴。本地人非常喜歡這道美食,外地食客吃完也是贊不絕口。
2、吊爐燒餅
吊爐燒餅,山東菏澤地方傳統小吃,各個縣都有制作的燒餅小店。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裏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觀,因其用具、做工、造型、胃口與其它"面食"類不同,而被工商部門命名為"傳統名吃"。
3、芝麻糖
芝麻糖,是山東菏澤漢族傳統名點,有條形,平板形,色澤乳白,體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純正可口,營養豐富,並有和胃順氣、止咳和醫治便秘等作用。已有200余年的歷史。也屬於山東美食芝麻糖:山東菏澤市糖牛樓制作芝麻糖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香脆可口,綠色營養,集五谷(小麥、小米、大米、黍子、芝麻)之精華,經多重發酵手工制作的傳統休閑食品,至今還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4、壯饃
(鄆)城名吃之壹,壯饃形狀橢圓形,長約30公分左右,皮分4層,面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也有素餡的,如雞蛋、韭菜等,以蔥、姜、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皮為小麥精粉,經過面板面、餡包裝成形後,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盤(鐵制)中進行煎炸加工,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經幾次翻動即成。熟後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食之鮮而不膻,香而不膩。
5、單(縣)羊肉湯
單(縣)羊肉湯始創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經二百多年的發展羊肉湯在制作工藝上不斷創新,使羊肉湯得以發揚光大和多方延續。單(縣)羊肉湯呈白色乳狀,鮮潔清香,不膻不膩,品種繁多,各具其妙;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紅,天花湯健腦滋目,口條湯壯身補血,肚絲湯健胃壯體,眼窩湯清火明目,奶渣湯沙酥帶甜,滋陰壯體,還有馬蜂湯、三孔橋湯、腰花湯等七十二種風味。
6、曹縣燒牛肉
曹縣燒牛肉其歷史悠久,選料嚴格,選1-2年齡的魯西南黃公牛作原料,加各種調料和小鹽加以腌透,細火燒熟後晾幹,再用小磨香油烹、炸,從而具有色、香、味、美、肉質鮮嫩、香味濃郁、熟而不散的優點。
7、黃安驢肉
(鄆)城黃安驢肉,以肉質鮮美、醇香濃郁、油而不膩、風味獨特而久負盛名,以致周圍各縣的驢肉店鋪都紛紛掛上了"黃安驢肉"的招牌。黃安吳家驢肉的制作始於明朝洪武年間,世代相傳,已有600年的歷史。其用料和制作都十分講究,壹般選用二齡膘驢,宰殺後,剔骨,分割,漂洗,以骨鋪底,分層下鍋,加入老湯,放入鹽和佐料,大火燒開,打去浮沫,文火烹煮。
8、油煎包
油煎包,當地人稱為水煎包,是單縣地方傳統名吃之壹,數縣城劉隅首駱家的最好。它分葷素兩種。葷餡包以羊肉泥為主餡,配以各種輔料,包成月牙形。素餡包用韭菜、雞蛋、豆腐片調餡,包成橢圓形。葷素兩種包子,都是用發酵的面做皮。包好餡後,擺在平底鍋內,澆上水糊,用火燒開熬幹後,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發亮,入口焦香酥軟。是單縣人最喜歡的地方小吃之壹。
9、皮家燒雞
皮家燒雞系(鄆)城縣侯集鎮子房墓村皮姓燒雞專業戶的傳世產品,不僅在鄆城享有盛譽,且遠銷北全國多個城市,色澤醬紅、鮮艷、剛出鍋時數丈遠即可聞到濃郁的燒雞香味。它的突出特點是鮮、香、嫩、爛,味道裏外壹致,口感香美。其傳統加工方法是:將生雞先塗抹蜂蜜,後用油炸,再裝上作料,放入香湯內蒸煮,經四五個小時方可出鍋。
10、耿餅耿餅又稱曹州鏡面柿,是山東菏澤地方傳統名點,產於菏澤,因菏澤古稱曹州,而耿莊所產柿餅風味最好而得名,曹州耿餅相傳已有上千年的生產歷史,早在明代就馳名全國,被列為進獻朝廷的貢品,曹州耿餅橙黃透明,肉質細軟,霜厚無核,入口成漿,味醇甘甜,營養豐富,且耐存放,久不變質,歷來為柿餅中上品,深受人民群眾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