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原因, 飲食不規律胃痛 有什麽好的食療菜譜?拜托各位了 3Q
冬季養胃妳要學會四道菜 冬季除了暖身,還要暖胃,只有胃腸舒適才能好好進食讓身體更加健康抗寒。下面四道美食很適合冬季食用,壹起學習壹下吧。 山藥、百合、胡蘿蔔素炒 蔬菜,不僅容易消化,而且能提供足夠多的堿性來中和胃酸。蔬菜的炒制,簡單、方便,即使工作再忙,也應該抽出時間和心情來享用。在油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橄欖油。橄欖油也可以對胃起到保護膜的作用。 冬天養胃家常菜 山藥百合大棗粥 山藥百合大棗粥 材料: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大米適量。 做法:將山藥、百合、大棗、薏苡仁及大米***煮粥。 服用方法:每日2次服食。 十六款冬季養胃食譜 冬季,是胃潰瘍、胃炎、胃神經官能癥等疾病的多發季節,這與精神因素、氣候變化等有關。祖國醫學認為,冬季,天地間陽氣日退,陰寒漸生,氣候轉涼,脾胃素虛或胃有宿疾的病人,受寒涼之氣影響,胃絡易失溫煦濡養,胃功能紊亂,氣郁拘急而發生疼痛悶脹諸癥。此時病人除須慎避風寒,善加保養之外,還可服用溫胃食療加以輔助治療,以緩解疼痛,調節功能,保養胃氣。 冬季養胃,給大家介紹幾個食補的食譜: 1.玫瑰砂椒茶: 玫瑰花6克,砂仁6顆(研碎),胡椒6粒(研碎),三藥放入壺中,用開水沖泡作茶飲服。 此方有行氣健胃止痛之功,適合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伴有胃痛嗜雜、胸腹帳悶等癥狀者。 2.五辣溫胃醬: 新鮮蠶豆20克,醋5克,白糖 10克,花椒4粒,胡椒4粒,生姜3片,大蒜1-2瓣 (切碎)。先在炒鍋內放入花生油少許,待油熱後放入花椒、胡椒、姜、蒜煸炒出香味,加入醬、醋、糖、翻炒幾下即可。 平素可用此佐餐用,有開胃止痛之功,適合胃潰瘍,慢性胃炎伴有胃痛、胃寒、肢冷者。也可間斷服用,待疼痛、腹脹等緩解即可停用。 3.馬蘭溫胃酒: 鮮馬蘭60克,優質紅葡萄酒 100毫升。將鮮馬蘭洗凈、搗汁、燒開,放入酒內摻和,每次服用15~20毫升,早晚各1次或佐餐食用, 有消炎止痛之功,適用於胃潰瘍伴有胃痛綿綿、愛溫喜按者。 4.羊肉糯棗溫胃粥: 將新鮮羊肉200克(煮爛細切),加入黃芪10克,糯米100克,加大棗10枚 (切細),高良姜5克煮爛,待粥煮熟後加入適量細鹽、味精、胡椒粉。 此粥養脾胃,常服可溫陽補氣健胃,適合胃潰瘍、胃神經官能癥、慢性胃炎等伴有體贏畏寒、四肢怯冷、胃痛時有發作者。 5.木香烏麥飲: 木香6克,麥冬15克,烏梅10克,加水煎10~15分鐘飲用。 適合萎縮性胃炎病人,有養胃生津,行氣止痛之功。 6.木瓜鯇魚尾湯: 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適量水,***煮1小時左右。 滋養、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7.參芪猴頭燉雞: 猴頭菌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party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紹酒、清湯、澱粉各適量。將猴頭菌洗凈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幹凈,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姜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party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補氣健脾養胃。 8.砂仁黃芪豬肚: 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豬肚洗凈,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於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於胃呆食滯。臨床服用砂仁適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 9.黃芪內金粥: 生黃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雞內金粉7克,金橘餅1個,糯米80克。將生黃芪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雞內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於脾虛濕滯食停所致的脘腹脹悶、食欲不振、體困便溏等。 10.淮山蜂蜜煎: 淮山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淮山、雞內金水煎取汁,調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健脾消食。用於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欲不振等。 11.番茄粥 分類: 果實類(番茄等) 番茄250克,西米100克,白糖100克,桂花鹵少許,清水適量;將番茄去蒂,用清水洗凈,再用開水略燙壹下,撈出清水中,撕去外皮,從中壹剖兩半,再用刀切成丁塊。西米用清水浸泡發好。取鍋放入清水,旺火燒開,加入西米、番茄、白糖,煮沸後改用小火略煮,調入桂花鹵即成。 生津止渴,補腎養胃,降低血壓。適用於熱病口渴,食欲不振,高血壓玻冰鎮後進食,能解暑,是夏令保健佳品。 12.蓮子百合糯米粥: 蓮子,百合,糯米,白糖,蓮子、百合少許,洗凈後在水中泡20分鐘;糯米洗凈在鍋中煮開,置小火約10分鐘後,下泡好的蓮子和百合;將蓮子、百合、糯米煮至稠,放入適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13.赤豆補脾粥: 赤豆60克,山藥60克,薏米30克,蓮子30克,大棗12枚,芡實30克,糯米70克,白糖、水適量. 山藥洗凈、刨皮、切塊,其他原料洗凈,全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改用文火***煮熟爛,加入適量白糖稍燉即成。 以上原料***食,具有較好的養胃作用。 14.番茄蘑菇排骨湯: 豬排骨600克,鮮蘑菇120克,番茄120克,料酒12克,食鹽、味精各適量。排骨洗凈,剁成塊,加適量料酒、食鹽腌15分鐘;蘑菇洗凈,切片;番茄洗凈,切片。待用。鍋巾加適量水,用武火加熱,水開後放入排骨,去浮沫,加料酒,湯煮開後,改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蘑菇片再煮至排骨爛,加入番茄片和食鹽,煮開後加入味精即可。 此菜能開胃增食、強壯筋骨、健脾益氣。 15.豌豆炒牛舌: 牛舌50克,煮過的竹筍80克,香菇4個,白菜5片,植物油60克,醬油20克,料酒20克,豌豆、食鹽、澱粉、麻油、味精、水等各適量。將煮過的竹筍切成薄片,香菇用水泡軟、洗凈後每個切成4條,白菜洗凈後縱向切成片(條),豌豆先浸泡3小時後洗凈煮爛。將澱粉放在碗裏加適量熱水,用筷子攪拌成糊狀。)炒鍋內加油用中火加熱,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加入竹筍、牛舌、香菇和醬油、料酒,翻炒至牛舌熟時,加入白菜和豌豆,翻炒至白菜將熟時加入澱粉糊、食鹽、麻油各適量,翻炒幾下,撒上味精即可。 此菜能起補氣血、益力氣、開胃口等作用,特別是豌豆還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16.子仁湯 桂圓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適量。將桂圓去殼後洗凈,松子仁洗凈,兩者***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燒開,改用文火煮10分鐘,加白糖,過約10秒鐘關火即成。 桂圓肉能補脾益胃、養血安神、益心補氣。松子仁能滋陰、熄風、潤肺。兩者***食,更能起到養胃滋補的作用。 功效:山藥具補脾和胃之功;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 適應人群:適合中醫辯證屬胃陰不足者,病人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幹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百合可以治療胃痛,緩解郁熱型胃脘痛,還可以清心安神。山藥則是出了名的養胃佳品。山藥味甘性平,其補脾養胃的功效特別顯著,而且它不寒不熱、作用溫和,非常適合胃功能不強,脾虛食少、消化不良、腹瀉的人食用。胡蘿蔔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適合胃潰瘍患者。 蓮子紅棗羹 這道簡單的甜品,是家常小點。卻沒想到,這道普普通通的甜品有很大的養胃功效。只需要把蓮子、紅棗放入水中煲夠時間即可。 養胃原理 蓮子可以健脾促消化,蓮子性甘、澀,平。歸脾、腎、心經。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常吃紅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 土豆沙拉 簡單的土豆沙拉也是很好的健胃食品,在家制作,方便快捷。只需要將土豆煮熟,即可按照自己喜歡的辦法來拌制。 養胃原理 土豆有著神奇的藥用價值。土豆泥是治療胃潰瘍患者的食療秘方。得了胃潰瘍,胃上就多了很多小窟窿,而土豆泥猶如小膏藥壹樣,把這些小窟窿牢牢封上。每天空腹時吃兩次,20天到壹個月左右,病情會明顯好轉。 素炒青豆蓮藕 這道常常在江南小館裏出現的,美名為“荷塘月色”的家常小炒,只需要用熱橄欖油快炒即可。口味上乘,制作簡易。 養胃原理 青豆不僅抗癌,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可以保護血管彈性,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胃蠕動,促進消化。蓮藕:除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民間有“新菜嫩藕勝太醫”之說。但如想讓藕成為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食補佳品,必須把它做熟再吃。熟藕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消瘀、清熱之功,卻變為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