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唐人街不是歐洲最大的、最早的,但卻被譽為歐洲“中國傳統味道最足”、“最熱鬧”的唐人街。
圍繞倫敦市中心繁華地段的爵祿街大約壹平方公裏的面積上,林立著的大大小小中餐館、中國超市、理發店、中藥店、以及幾座中式大牌樓,被人們習慣地稱作“唐人街”。
國際在線報道(駐倫敦記者 塗赟):從19世紀初第壹批中國水手以東印度公司雇員的身份踏上英倫島並在此紮根到現在,兩個世紀以來,在英國生活的華人華僑數量已經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了今天的超過60萬。在這壹歷史進程中,維系海外華人的紐帶——唐人街見證了華人在英國社會由邊緣走向主流的過程。
這裏是位於倫敦市中心繁華地段的爵祿街,以這條街為中心約壹平方公裏的面積上林立著的大大小小中餐館、中國超市、理發店、中藥店、中國紀念品商店、以及幾座中式大牌樓都在向人們傳遞著壹個信息——這是華人最為集中的地方,這裏也因此被人們習慣地稱作“唐人街”。
唐人街不僅是許多生活在倫敦的華人經常聚餐、采購生活用品的地方,而且還因其有別於周圍的東方特色成為了倫敦壹道獨特的風景,吸引著眾多來倫敦觀光的外來遊客。倫敦唐人街可能不是歐洲最大的、最早的,但卻被譽為歐洲“中國傳統味道最足”、“最熱鬧”的唐人街。
不過,就是這個有著七十多年歷史、已經成為倫敦壹大景觀的唐人街在近些年卻經歷了壹些不大不小的危機。最近的壹次跟英國的移民政策有關。
英國最大華人律師行李貞駒律師行創辦人、 “英國華人參政計劃”發起人和主席李貞駒(女)律師對此感觸良多。“在2006年我們開啟這個‘華人參政計劃’之前,這個移民法律對我們中國人的影響很大。”
英國2005年推出《移民、庇護和國籍法》草案,收緊移民和避難政策,壹旦實施,意味著旅英華人勞工、學生及家屬,乃至整個華人社區都將受到重大沖擊,唐人街上眾多的中餐館、超市等也難幸免。
李貞駒說:“那時候所有的中國人對政治什麽意識也沒有,也不想參與。在英國來講,他們(在出臺政策前)會征詢黑人的意見,也會征詢印度人的意見,但是從來都不會征詢華人的意見)。他們不征詢我們(的原因)也不光是他們的事,我們也有責任,因為那麽多年來我們從來都沒有參與他們任何政治的——不論是local(本地的)或是national(全國的)也好,從來都沒有參加,他們問我們什麽問題,我們也不答,所以很難采納到我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