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巖茶被評為江西五大名茶之壹、贛州創新名茶,並在國際茶文化節中榮獲優質名茶獎。1993,在新加坡舉辦的國際飲料博覽會上榮獲優質新產品獎;1994榮獲蒙古國烏蘭巴托“國際商業、工業和貿易博覽會”金獎。小布鎮黨委、政府把茶葉和蠶桑生產作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自2003年以來,新開發的優質蘑菇-花菇也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和快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小布鎮有兩大支柱產業:小布巖茶和寧都黃雞,還有黃華麗、金桔、板栗、暖橙等。果茶8000多畝,其中茶葉5000畝,果樹3000畝,年產值約654.38+06萬元。全鎮現有黃雞養殖戶500余戶,占小布鎮總戶數的17%,其中肉雞養殖戶400余戶,養殖人員100人,年養殖黃雞200余萬只,產值3500萬元。有20多個養豬戶(30多頭豬),存欄265,438,000多頭豬,5個專業養鵝戶,年出欄50,000多羽。
2012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4億元,同比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98元,同比增長10.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000萬元,同比增長8.2%;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預計為12萬元,同比增長15.6%。
2.重點項目有力推進。我們瞄準蘇區振興發展,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不斷為經濟發展註入新活力。隨著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黃陂至小布公路改造、小布至永豐中村公路改造、35KV變電站建設、“萬噸級”飲水工程管網延伸、規劃三路建設、敬老院建設、中小學校建設、政府辦公樓建設等。,預計全年城鎮項目建設投資將超過18億元,為歷史最好水平。
3.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我們牢牢把握全縣“上半年50天、下半年50天”招商工作部署,依托花崗巖資源優勢,大力開展項目招商,引進金磊公司投資15萬元建設壹家專門處理各類石材加工廠產生的剩余廢石、石粉、石渣、石邊的回收企業,確保不發生環境汙染。
4.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我鎮將在穩定食品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堅持走規模農業、精品農業、效益農業之路,以蘇區振興和扶貧開發為契機,大力發展以茶葉、油茶、三黃雞、毛竹為主導的山地特色農業。壹是優質稻種植面積1.3萬畝以上,總產量600萬公斤;二是支持和協助小布巖茶公司和小布巖茶專業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今年小布巖茶通過流轉小布巖農場新開發茶園1萬畝,金葉茶葉合作社向群眾山區流轉茶園300畝。三是大力發展油茶產業,計劃通過成立銘恩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油茶3300畝。四是通過長福公司竹林改造示範,引導群眾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和竹產業,竹林面積近6000畝。五是積極發展金桔產業。今年,小布村種植了6543.8萬畝。目前土地已流轉,帶地已調整。六是抓好黃雞生態養殖示範點建設。壹是在北下村開展養殖試點,引導黃雞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全鎮有2個黃雞展銷合作社,有4萬名種雞在籠和2個孵化場,50萬只肉雞在籠,年出欄黃雞200多萬只。
(二)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1,開展農村危舊土坯房整治,積極建設和諧美麗鄉村。鎮上有1516間破舊的土坯房。2012年全縣安排改造任務279戶,實際開工458戶。大土樓、老街、茶山嘴三個集中開工點高標準規劃、嚴要求建設,建設美麗和諧鄉村的居住區正在逐步形成。
2.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在夯實教育強鎮基礎上,“教育質量提升年”深入開展,全鎮學校教學質量進壹步提升,小學和初中學生入學率達到100%;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小布鎮“十佳優秀教師”評選活動,進壹步營造了教師隊伍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積極改善辦學環境,啟動建設規劃容量1.02萬學生的高標準九年制中小學,占地45畝,總投資1.8億元以上。
3.水利建設穩步推進。“萬噸”飲水工程投入使用,圩鎮、北下、趙恒、木坑沿線1、21、1戶居民率先用上了清潔安全的生活用水,編制了“萬噸”管網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保障800戶居民安全用水。赤坎150米水毀河堤采用漿砌石修復,並修建了1座堤壩。確定了老街段河堤維修方案;對生態河岸段進行了規劃。
4.圩鎮道路建設進壹步完善。完成茶山嘴、規劃三路、規劃八路路基改造拓寬;糧管所至茶山嘴路段路面拓寬硬化3006平方米,形成路面11米;完成糧管所路段下水道設施500米,實施該路段供電桿改造;用花崗巖鋪設人行道,總面積223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