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介紹壹下臺北小巨蛋

介紹壹下臺北小巨蛋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新建於南京東路和敦化北路的交接口,是提升臺北市健康形象和國際化的重要地標,耗資47.67億的總工程經費包括了建造地下2層地上5層,館內擁有許多遊憩資源和體育設施是國內首座多功能的體育館,成為壹個大型的綜合商場,提供並銷售各式特色餐飲、商品等,讓體育館不只是體育館,而是壹個可以供民眾休憩、消費的大型室內活動廣場。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的歷史發展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前身-臺北市立棒球場新建於1958年,壹直都為臺灣內部舉行大型國際比賽時的主要賽場,不只是因為設備較為完善,其臺北市立棒球場周邊的交通也非常的四通八達,而在此舉行的球類賽事,包括了軟式少棒、三級硬式棒球、成棒、職棒等。 臺北市立棒球場雖然使用的頻率相當高,但場內的建築設計並不是非常的理想,時常會影響到球迷看球賽時的權益。除了壹些內部失修的問題外,其臺北市立棒前幾年更遭到納莉風災的侵襲,所以就在眾多的因素之下,臺北市立棒球場就改建成為如今所稱的『臺北小巨蛋體育館』。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的主館、副館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是壹座擁有15000席觀眾座位的多功能體育館,主館內之看臺約可容納1萬5千名觀眾,具備遠、近、中等三種伸縮舞臺呈現方式,***有7種座位形式變化,分為上層看臺區3980席、預鑄式看臺6059席、伸縮式看臺2516席、活動式看臺1814席、貴賓包廂區704席.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主館B2為停車場、B1為多功能體育館,1樓設有商店街讓民眾購物、2樓為低層部座位區,3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美食主題餐廳和高層部看臺區,4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5樓則為控制室和媒體播放區;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是臺灣首座能提供於像籃球,網球,體操,跆拳道之世運相關活動的國際體育館,室內則有非常寬廣而舒適的活動空間,足以舉辦任何運動項目之比賽或練習以及各大型演唱會,是臺北市另壹個全新的運動、文化、娛樂和藝術聚集之地點。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副館的B2為汽車停車場、B1設有機車停車場、健身房、舞蹈教室和壁球場,1樓有美食街熟食廣場、2樓為冰上樂園滑冰世界、3樓是美食餐廳,4樓為機房、行政區和控制室。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的周邊景點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於2005年12月1號正式開幕,讓南京東路三段、環亞商圈等都會復合式商圈更為蓬勃發展,周邊也有不少咖啡店是您放松心情很好的選擇;此外由於臺北小巨蛋體育館位於市中心地帶,因此鄰近京華城、微風廣場、迎風河濱公園以及饒河街觀光夜市,是民眾假日逛街購物、踏青郊遊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