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機緣巧合之下,我與閨蜜開啟了這次雲南之行。下飛機時已是淩晨兩三點,接機師傅把準時送達並送上壹朵火紅的康乃馨,便是我對昆明的初印象。熱情好客的昆明人,五彩斑斕的鮮花,無不吸引著天南海北的遊客來駐足感受。
在這壹行程中,特別有趣的是我們每到壹個地方,便會有壹個不同的主流民族,這個主流民族對男女的稱呼便會發生變化,昆明這邊的民族主要是彜族,他們對女性的稱呼是阿詩瑪,對男性的稱呼是阿黑哥,無論老少,這種稱呼通用,本著入鄉隨俗的原則,我們也跟著稱呼當地的男女老少。
行程第壹站是乃古石林。聽導遊介紹說,昆明這邊有兩個著名的石林,其中壹個便是乃古石林,相比於另壹個石林,乃古石林的天然痕跡更加顯著,是近年剛剛開發出來的旅遊景地。乃古是彜族的撒尼語,包含了古老和黑色的意思。這裏有著著名的卡斯特地貌。有著眾多的石柱,其石柱高大密集,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最高的石柱達40余米,古樸粗獷,雄偉壯觀,奇石成陣,浩瀚如林,以蒼莽的風格聞名。這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像壹個狂放不羈的恐龍,有的像豬八戒背媳婦,有的像梁祝相會,在這裏,妳可以盡情的展開想象的翅膀,恣意的遨遊。爬上山頂,俯瞰眾多石柱,觀賞到乃古石林的全貌。更神奇的是,在這裏的土地是紅的的,對於土生土長在北方的人來說,見慣了黃土地,見到紅土地的心情還是有點興奮的。
這壹站的滇池,作為雲南最大的旅遊湖泊,勢必值得壹去。每到冬天,來自西伯利亞的候鳥——紅嘴海鷗都會隨著季節的變化來到滇池過冬,它們每年 11 月來,次年 3 月離開,返回西伯利亞。可惜現在正值六月,見不到海鷗,實屬壹大憾事,但也沒關系,我們在岸邊盡情的享受著微風的吹襲。好不愜意。
晚上我們來到昆明的壹個小鎮楚雄,品嘗當地的美味。楚雄菌火鍋,雲南由於復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類型以及不壹樣的土壤類型,孕育了豐富的野生菌資源。而楚雄菌火鍋是雲南的六大美食之壹,它不同於四川的麻辣火鍋,這個火鍋是用雞樅菌等野生菌做底料,食材生態,細細品嘗,十分鮮美,適合於清淡口味的人們享用,壹不小心就吃撐了。
大理
第二站我們到達了大理古城,之前看《天龍八部》的時候了解到有大理這麽個城市,後來卻得知金庸老先生寫這部著作的時候並沒有來過這裏,卻能寫出如此境界,實在令人佩服。大理古城建於明洪武十五年,承載著大理的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我們壹路乘車出行,遊覽於壹座座的古建築之間,感受大理的獨特風情。
大理的主流民族是白族,對女孩子的稱、稱呼是金花,男孩子的稱呼是阿鵬。我猜他們這樣的稱呼是寓意女孩子像金壹樣珍貴,像畫壹樣美麗吧,男孩子像雄鷹壹樣展翅鵬飛。白族,白色的衣服,白色的磚墻樓閣,交相輝映,壹副素雅的畫面展現在眼前。
大理以風花雪月來著稱,即上關風,下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這個也指女子的頭飾,他們的服裝飾均白色主襯,鮮艷花邊極富民族特色,上關風指他們的頭飾左側有壹個長長的白絨線,他們走動的時候絨線就隨風擺動,及其美麗。下關花指他們頭飾上的山茶花,杜鵑花等花朵。花隨人走,人伴花行;蒼山雪指白族姑娘頭飾頂端彎毛茸茸白絨線白耀眼與蒼山頂皚皚白雪相媲美,洱海月指裝飾形狀呈月牙形特別彎五彩花邊與倒映洱海彎新月交相輝映。如此具有詩意。
很快我們來到了白族民居,白族民居有著獨有的特色,有著三方壹照壁即有三方帶廈的房屋和壹個照壁組成壹個院落,房屋的構造多由木頭組成。聽導遊解讀說,這個照壁正對著門口,是有說法的。房屋不能正對大門,如果房屋正對大門,前後通透,是會把福氣帶走。而照壁的作用是趨吉避兇,保有福氣。墻是房屋建築的不可少的壹部分,不同部位有不同裝飾?風格和名稱。按方位分有房墻、風火墻、圍墻等幾種。房墻是?支撐房頭的主體,由石腳、底層、樓層三部分組成,房墻有夯?土墻、土壑墻和石頭墻之分。大理的建築之美是我用語言說不完的,暫且描繪壹部分罷了,只有親自去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麗。
白族紮染也是白族比較有特色的壹項工藝,他們首先把想要的圖案紮起來,然後再用各種有色的植物汁液染布,其中最常用的汁液當屬板藍根汁液,我們對板藍根的理解還停留在藥用方面,沒想到還可以做純天然的染色劑,還有各種其他顏色的汁液,由於記憶力有限,我也忘記是什麽的汁液了。我們有幸可以選壹塊自己喜歡的圖案嘗試壹下紮染的神奇,我選了壹個小豬佩奇的圖案,還是壹個半成品,特地去裏屋找白族奶奶的幫忙,把它沿著有顏色的幾個點紮起來,上邊還帶有號碼,防止紮染過程中與其他人混淆,然後再經過紮染師傅,把紮染的布扔進染缸,我近距離上前,聞到了紮染的水發出壹股臭味,師傅解釋說這些水壹般不會換,自然會臭,但是板藍根的顏色是沒有味道的,多漂洗幾下就沒了,待師傅把紮染的布甩幹,我們便找到自己的布進行拆線,由於未經固色,拆完之後我們的手都變成了藍色的,哭笑不得。拆完之後的成品圖案活靈活現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接下裏去到我自己最喜歡的壹個地方了—洱海,吉普車遊洱海,好不愜意。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洱海,而是五顏六色的吉普車,黃的,紅的,藍色,金色的,與他們背後的單調背景形成了壹個鮮明的對比。凸顯出獨有的風情。司機師傅大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由於每天都要經受這種日曬,他們都戴著墨鏡,有的帶著極具民族風情的絲巾口罩,發動起車,壹路上狂奔,感受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當然,吉普車的壹個作用就是拍照,這麽好看的車不拿來拍照怎麽對的起它呢。於是我們壹眾行人開啟了瘋狂的拍拍拍模式。拍出來的照片分外的耀眼美麗,以洱海為背景,以人為主體,壹組不俗的旅行赫然呈現在照片上,記錄著美麗的瞬間。站在洱海岸邊,肆意的風吹動著發絲,享受著這大自然賦予的純凈美麗。
麗江
下壹站我們到達了麗江。麗江的主流民族是納西族,納西族稱女性為胖金妹,男性為胖金哥。壹路行來,我們現少數民族的稱謂中總是帶有“哥”“妹”這種的稱呼。大概是與情哥哥、情妹妹類同。奔著目的地玉龍雪山出發。這個悶熱的夏天爬壹下玉龍雪山最好不過了。在玉龍雪山底下,就感受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空氣,隨著海拔的升高,我們感受到了溫度的逐漸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第壹次感受到這種氣溫的逐漸變化。幸好我們聽從導遊的安排,帶上了羽絨服。天氣不算好,下著綿綿細雨。我們從山腰隨行坐纜車直達4506米的玉龍雪山,可惜天氣不好,沒能在纜車上看到下方郁郁蔥蔥的樹木。到達山頂之後,仿佛自己置身於雲層,周圍都是霧氣以及皚皚的白雪,多麽神奇呀,正巧還下著壹點類似冰雹的雪,不是每個人都能趕上下雪的,心裏為之幸運。再爬大約100米,就會到達玉龍雪山的最頂峰。由於高原反應,我沒能繼續再爬,留下了壹點遺憾之美。並不是說妳爬到了頂端,妳就是征服了自然了,而是妳在這個過程中挑戰了自己,能到達4500多米,已經讓我終生難忘了。
人們常說,人生就像壹場旅行,不必在乎結果,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那麽旅行的,是不是也像壹段人生,在旅行中感悟人生,談笑人生。雲南之行,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