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麥光範的人物故事

麥光範的人物故事

1984年,麥光範進入中山市壹家小飯館。起初,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在那個時候,有壹份穩定的工作並不容易,每天都可以有美食相伴。但接下來的日子並不好過,殺雞宰鵝、買菜洗碗,壹切都要親力親為。枯燥的工作並沒有磨滅麥光範的鬥誌。他每天加班十幾個小時。從生產到服務到管理,他都非常努力地觀察和嘗試並積累了經驗。他甚至要求自己每天早起去菜市場看看可以用什麽材料做壹道新菜。憑借聰明的頭腦和對食物的不懈努力,麥光範創造了許多名菜,並成為當地最好的廚師。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他越來越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缺點。後來,他只身前往香港學習烹飪。雖然他在香港呆的時間不長,但他感受到了什麽是真正的管理和服務,他開始研究港式飲食文化的精髓。從香港回到家鄉中山市後,麥光範率先將在香港學到的海鮮餐廳“即蒸”小吃概念引入聘請他的餐廳,開始了高級料理的實驗。壹開始生意非常火爆,但後來因為服務、員工和食品質量不匹配而失敗。麥光範總結說,雖然他知道壹些基本的烹飪技巧,但他對管理壹無所知,所以他做得很糟糕。後來買了很多管理學的書,看完都要做個總結。麥光範的實戰和思考經驗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礎。1994年,麥光範創辦張家邊港灣餐廳。當時張家邊屬於中山市的壹個偏遠郊區,很多人認為麥光範在做傻事。當時,麥光範已經考慮到所有可能失敗的原因,他的市場定位是以效益取勝,並輔以海港酒店的開業,這成為中山餐飲業的熱門話題。當時,他已成為有著“阿姨鮑魚”之稱的全國鮑魚大王楊貫壹的關門弟子。楊貫壹贊賞麥光範對烹飪的執著追求和勤奮精神,並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烹飪技藝傳授給他。從此,麥光範“鮑魚王子”的名號在業內廣為流傳。名氣帶來了利益,很快麥光範就在中山開了七八家連鎖餐廳。1998年成立“中山港灣餐飲娛樂管理有限公司”,並將市場拓展至深圳、上海、北京等地。

麥光凡在品牌管理上的遠見卓識。從65438到0996,麥光凡申請註冊了“港灣”商標,後來港灣發展順利,成為中國餐飲百強企業。海港的品牌價值與麥光凡強烈的品牌保護意識密不可分。隨著“海港”版圖的不斷擴大,麥光範不僅經營餐館,還創辦餐飲學校,讓餐飲具有文化品位,全面提高餐飲員工素質。2002年5月,港灣餐飲管理集團與中山中專聯合成立的“港灣餐廳教育中心”正式成立,同時創辦了《飲食世界》雜誌,希望匯集港灣多年積累的經驗,成為真正屬於廚師的雜誌,傳播他們的健康飲食和高品味飲食理念。麥光範能有這麽多新的想法和創意,這與他堅持學習和善於吸收別人的長處是分不開的。麥光範曾經為了學習蛋黃肉的做法,在臺灣省的壹家餐館點了五份,旁邊的人都覺得他瘋了。他甚至帶著他的高級經理去小吃攤學習別人做的壹些特色菜肴。很多人習慣從雞蛋裏挑骨頭,而他習慣從骨頭裏挑壹些肉,消化成自己的東西。他經常在周圍的經理面前強調他必須學習。麥光範是壹個壹直對餐飲行業充滿好奇的人。他總是渴望學習和創造,總是吸收周圍人的精華,然後成為自己的東西。漸漸地,他已經把飲食管理當成了壹門藝術,每壹家新開的餐廳都是他的實驗室。麥光範打破了餐飲業“教徒弟餓死”的紀律,總是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屬。因此,他的許多員工都進入了廚房,離開了大廳。他們既是技藝高超的廚師,也是職業經理人,他們很快在各種商店中擔任了領導者的角色。

麥光凡受邀幫助全國各地的餐廳進行策劃和管理,這與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公司萬豪酒店非常相似。麥光範充分利用港口品牌與有實力的公司合作,對方提供資金,港口參與管理,完成了將餐飲概念轉變為管理概念的戰略。由於各自的職能、能力和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投資風險,保證了企業的穩健發展。自8月第壹家中山管理公司1998成立以來,集團旗下擁有三大餐飲集團、10多個中國知名餐飲品牌,以及海港大酒樓、吃福酒家、太子酒店、名廚飯堂等60多家全資和合資餐廳,員工總數超過2萬人。它還以每年三家大型餐廳的規模迅速發展,業務覆蓋中國10多個省市。與此同時,麥光範還將觸角伸向國外,分別在加拿大溫哥華港餐廳和美國羅省港餐廳開業。他通過與海港品牌連鎖餐廳進入國際市場,推廣真正的粵菜文化。由麥光範親自創辦的王子集團已在英國上市,英國《泰晤士報》用壹個整版報道了上市的轟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