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鹽皮蛋:皮蛋的清,鹽蛋的黃,兩種口味永難忘
嶽池蓮橋米線:白亮晶瑩,入口香醇,嫩滑柔韌,清香入味,品味極佳。嶽池
好好嶽池嶽池米粉越吃越好吃
醉巴斯:巴山蜀水長,燈影牛肉香
蒙頂松針: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鄧翁:美酒廣安堪送老
豆幹豆花:顧縣豆幹味道長,吃下壹口永難忘
四川臘肉:巴蜀臘肉甲天下,老少皆宜,營養豐富
龍安柚:果面光滑,果色橙黃,頂部廣平,具環印,皮較厚;味甜酸,肉質柔
軟
9. 要說起徐州的特產,可真是數不勝數:又酥又脆的小兒酥糖;又圓又甜的紅富士蘋果;又香又大的新沂板栗……
10. 我相信每壹多有自己的特產,我的家鄉的特產是:小黃魚,蝦,螺,帶魚等等的海鮮,我家鄉實在舟山,最多的是漁民,海鮮數不甚數。
11. 我的家鄉在山西省靈丘縣,靈丘縣得名於趙武靈王墓,地形呈盆地,四季分明。我的家鄉有很多特產,最出名的有苦蕎涼粉、苦蕎茶、黃燒餅……
12. 我的家鄉是旺蒼。特產有木耳、獼猴桃、核桃。但是我最喜歡吃核桃了。它喜陽,耐寒冷。因為它的適應力很強,所以它能在大多數的土壤裏生長。它開花的時候正是鳥語花香的春天,而在金色的秋天,枝頭上就會掛滿灰綠色的核桃果。
13. 酸辣米豆腐味兒好,看相也好。金色的米豆腐浸在火紅的湯裏,壹顆顆烏黑發亮的芝麻伴著紅色的西紅柿。綠色的香菜。褐色的花生。泛白的蔥花散落其間,真是令人垂延三尺!!
14. 草莓裏蘊含著維生素,可以補充人體內所要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增強抵抗力。我們村正因為有了草莓,才那麽富裕。
15. 我的家鄉在湖北十堰。十堰有三寶,紅薯就是其中的壹個。紅薯的外皮是土黃色的,還有紫色的。裏面的心有紅的,有黃的。
16. 我的家鄉泉州水果品種繁多,但堪稱上品的恐怕要數龍眼了,龍眼又稱桂圓,是家鄉的特產名果。龍眼呈圓球形,直徑大約1.5cm至3cm之間。龍眼黃褐色的表皮不像梨子那般光滑,也不像荔枝那麽粗糙。剝開表皮,壹股甜甜的清香直鉆鼻孔,淡白色透明的果肉,會讓人垂涎欲滴。
我的家鄉是湖南省湘潭縣花石鎮,我們那裏最著名的特產是湘蓮和燈芯糕。湘蓮品種主要有湘潭寸三蓮、雜交蓮,華容蔭白花,漢壽水魚蛋,耒陽大葉帕,桃源九溪江、衡陽的烏蓮等。湘蓮之中最優者為湘潭蓮子。湘潭蓮子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產量高,質量優良,馳名中外,飲譽古今。尤以“寸三蓮 ”名聲最著。據傳,戰國時湘潭白石鋪產的蓮子和藕粉就進貢朝廷。漢、唐、宋、明、清各代都把它納為貢品。《湖南通誌·物產誌》載:“藕粉湘潭、湘鄉產,盛於他處,甲於全楚,歲以充貢。”清光緒《湘潭縣誌》載:“蓮有紅、白二種,官買者入貢。”“土貢有蓮實,產縣西楊塘。既而求者眾,土人種者,珍以自用。貢饋者買之衡陽清泉,署曰‘湘蓮’。”直至清代宣宗(道光)年間,才“聖德恭儉,悉罷四方土貢,湘蓮貢亦罷。”西楊塘即今之白石鋪,所產之蓮為有名的“寸三蓮”。去殼後三粒連起來壹寸長,故名“寸三蓮”。因湘潭蓮子品質極優,故有“湘蓮甲天下,潭蓮冠湖湘”之譽,湘潭縣被譽為“中國湘蓮之鄉”,湘潭市譽稱“蓮城”。
“湘蓮”,又稱寸三蓮,古即為朝廷貢品。經過數十代人的努力,它已成為湘潭市的支柱產業,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及歐美。湘潭市的“蓮城”美譽也因此名聲遠揚。據調查,湘潭市湘蓮生產面積5萬多畝,年產湘蓮約6000噸,主要分布在湘潭縣花石鎮、中路鋪等地。去年,截至2004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湘潭縣34家湘蓮企業***完成湘蓮及產品貿易總量達4.5萬噸,實現貿易產值5.3億元。湘蓮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清、潤肺清心之功。在歷史上被稱為“貢蓮”,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種植歷史。
湘蓮,蓮子的壹個品種,外觀圓形,帶殼1.5厘米大小。目前湖南、湖北、江西等均有種植。
湘蓮何時開始栽培,何時名登榜首,無從查考。3000多年前戰國楚大夫屈原,被流放在湖南沅湘之間時,寫下的詩辭中有大量關於蓮的描寫,如《招魂》:“芙蓉始發,雜芰荷些。”《湘君》:“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由此可知,當時湘蓮已引人註目,而且蓮的影響已滲入到湖南民間習俗之中。屈大夫筆下描寫的“少司命”的裝束是:“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復而逝。”他自己也要“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模仿“少司命”的穿著。
兩千多年前的《越絕書》中,就有“沈沈如芙蓉,始生於湘”的記載。考古部門在澧縣九裏發掘的戰國壹號楚墓中,發現有蓮藕等實物。1972年發掘的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隨葬的瓜果菜蔬中,發現有藕片,出土的竹簡“菜譜”中也有藕。這些實物為湖南2000多年前就盛產蓮藕提供了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