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傳統故事《葉限》

傳統故事《葉限》

葉限 是唐代段成式所著筆記小說《酉陽雜俎》〈續集·卷壹·支諾臯上〉中所載的壹個人物。《葉限》壹般認為是童話故事《灰姑娘》的其中壹個來源12。《酉陽雜俎》於公元9世紀成書,早於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於1697年所寫的《灰姑娘》(Cendrillon ou la petite pantoufle de verre)及格林兄弟於1812年所出版《格林童話》裏的《灰姑娘》(Aschenputtel)。

在秦漢二朝之前,有壹位吳姓洞主娶了兩位妻子。其中壹位妻子早死,留下壹名女兒,名叫葉限。葉限聰明伶俐,擅長淘金,深得父親的喜愛;但在父親死後,葉限受到後母的虐待,後母經常要求她到危險的地方伐木,或者到深水的井打水。壹天,葉限得到壹尾兩寸長、金色眼睛的金魚,並帶回家裏飼養。金魚壹天壹天的長大,只得把它放到池裏飼養。只有葉限每次走到池邊的時候,金魚才會浮上水面伸出頭來。

葉限的後母騙了葉限的衣服後,穿上它走到池邊,然後殺死了金魚,並把它燒來吃。葉限發現金魚不在池裏,放聲大哭。忽然,天上神仙降臨,安慰葉限,並要她把魚骨堀起,藏於家中;如此,向它祈禱的願望都能實現。於是葉限得到金銀珠寶與華衣美食。

到了某個節日,後母參與盛會,她吩咐葉限在家守著果樹。葉限待後母遠去後,亦悄悄跟上,還穿上翠綠色的紗紡上衣和壹雙金鞋子。後母所生的女兒認出了葉限,後母看見葉限後亦起疑心;葉限害怕被她們發現,便匆匆回家,途中遺留了其中壹只金鞋子,由其他洞人所撿到。後母回家後,發現葉限抱樹而睡,便沒有追究。

壹名洞人把金鞋子帶到洞穴附近的強大島國“陀汗”國售賣。國王得到金鞋子後,命令左右試穿,卻沒有人合穿。於是國王命令全國的婦人試穿那只鞋子,發現她們全都不是那只鞋子的主子。那只金鞋子輕如羽毛,穿上它踏在石上也不會發出聲音。陀汗王認為洞人是搶回來的,便把他禁錮起來,但對之拷打後也無法得知金鞋子的來歷。

國王把金鞋子棄在路旁,並到處派人到人們的家裏搜查,如果搜出另壹只金鞋子,就將家裏的人捉拿。陀汗王在室內找到葉限,並發現她能夠穿上金鞋子,人們都相信她就是金鞋子的主人。由於葉限的壹身打扮和舉止都美若天仙,國王便娶她為妻,並與葉限帶著魚骨壹同回國。而葉限的後母及異母妹妹則被飛石擊中而死,洞人為了哀悼她們,就把她們埋在石坑裏,並命名為“懊女冢”。以後的人更會在冢前進行祭祀,而該處亦成了求女的地方。

陀汗王回國後,將葉限冊封為王後。回國後的第壹年,陀汗王非常貪心,常常向魚骨祈求財寶,雖然都如願以償,但是到了第二年,魚骨就不靈驗了。國王把魚骨葬於海岸,以珍珠遮掩著,並以金銀圍著墓穴。之後,陀汗王出征討伐作亂的士兵時,打算將那些金銀珠寶都用作軍餉,但那些金銀珠寶都在某壹天晚上都被海浪沖走了。

2?故事起源

關於《葉限》的起源目前仍眾說紛紜。翻譯家楊憲益認為,這篇故事是從歐洲起源傳入亞洲的。他在《譯余偶拾》壹書中指出,向段成式敘述此故事的是壹個邕州人,而邕州相當於現今的廣西南寧,因此“這故事是由南海傳入的”。楊憲益指出格林兄弟版本的灰姑娘名為“Aschenbr?del”(通常作“Aschenputtel”),而Aschen是德文“灰”(ashes;盎格魯薩克遜語:Asecen)的意思,梵文為“Asan”,在語言發音方面有相近之處,所以“葉限”是對Aschen和Asan等的音譯。3

但另壹部分主張故事是由亞洲傳向歐洲的分學者則認為上述說法實則顯示了楊憲益對於中古漢語的不了解。如學者丁乃通即認為,在現代廣西和廣東壹帶的方言裏“葉限”的發音與Aschen或Asan相差較大,且即使翻譯錯誤也不足以說明問題。他認為故事應當是出自越南或越人。但就故事具體發生的地點目前仍有多種說法,持廣西壯族(《達架和達倉》)、印尼蘇門答臘等觀點者皆有。

而葉限所穿的金履“其輕如毛,履石無聲”,楊憲益認為這描述較貼近在法語以松鼠毛(Vair)制成的鞋子;但佩羅卻將“Vair”改為“Verre”(玻璃),這點解釋了為何壹般童話故事書或改編動畫中,灰姑娘穿的都是玻璃鞋。

3.原文

南人相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土人呼為“吳洞”。娶兩妻,壹妻卒,有女名葉限,少慧,善淘金,父愛之。末歲,父卒,為後母所苦,常令樵險汲深。時嘗得壹鱗,二寸余,赪鰭金目,遂潛養於盆水。日日長,易數器,大不能受,乃投於後池中。女所得余食,輒沈以食之。女至池,魚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復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魚未嘗見也。因詐女曰:“爾無勞乎?吾為爾新其襦。”乃易其敝衣,後令汲於他泉,計裏數裏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魚即出首,因斫殺之。魚已長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魚,藏其骨於郁棲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復見魚矣,乃哭於野。忽有人發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爾無哭,爾母殺爾魚矣!骨在糞下。爾歸,可取魚內藏於室。所須第祈之,當隨爾也。”女用其言,金璣玉食,隨欲而具。

及洞節,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遠,亦往,衣翠紡上衣,躡金履。母所生女認之,謂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覺,遽反,遂遺壹只履,為洞人所得。母歸,但見女抱庭樹眠,亦不之慮。

其洞鄰海島,島中有國名陀汗,兵強,王數十島,水界數千裏。洞人遂貨其履於陀汗國。國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減壹寸。乃令壹國婦人履之,竟無壹稱者。其輕如毛,履石無聲。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錮而栲掠之,竟不知所從來。乃以是履棄之於道旁,既遍歷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葉限,令履之而信。葉限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始具事於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洞人哀之,埋於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為禖祀,求女必應。陀汗王至國,以葉限為上婦。

壹年,王貪求,祈於魚骨,寶石無限,逾年,不復應。王乃葬魚骨於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為際。至征卒叛時,將發以贍軍。壹夕,為海潮所淪。

4.譯文

南方人傳說,在秦漢之前,有個姓吳的洞主,當地人就叫他吳洞。他娶了兩個老婆,其中大老婆死了,留下壹個女兒叫做葉限,從小溫柔賢惠,能用金線做出華美的衣服,吳洞非常寵愛她。幾年後(的年末),吳洞也死了,葉限被後母嫌棄,後母常常讓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邊汲水。

葉限有次打水的時候得到壹尾魚,兩寸來長,紅色的脊鰭,金色的眼睛,就偷偷地把魚餵養在盆裏。魚壹天天長大,葉限換了好幾次盆子,大到盆子放不下的時候,葉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後面的池塘裏。她每天都把節省出的壹些飯食投進去。在葉限過去的時候,這只魚就會遊到岸邊,露出頭來。其他人來到池塘邊,魚就不再出來。她後母察覺了這件事,每次到池塘邊偷看,總是看不到魚。就騙葉限說:“妳最近累了吧,我為妳做了件新衣裳。”於是把她的舊衣服藏了起來,然後又讓她到別的泉水那裏去汲水,路程計有上百裏。後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袖子裏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那魚把頭露了出來,後母趁機把它砍死了。魚已經長到壹丈多長,後母把魚烹飪了,味道比壹般的魚強數倍,後母把吃剩下的魚骨藏在了糞坑裏。過了壹天,葉限到池塘邊上,可怎麽也見不到魚了,於是跑到野外悲傷地哭泣。忽然有個人披散著頭發,穿著粗布衣服從天而降,告訴她:“妳別哭了,妳的魚被妳母親砍死吃掉了!骨頭扔在糞坑裏,妳回去後,可把骨頭取出來藏在屋裏,需要什麽只管向它祈禱,都可以如願的。”葉限采納了他的話,果然金玉珠寶吃的穿的想要什麽都可以得到。

到了洞節的時候,後母(帶著她自己的女兒)去參加了,讓葉限在家裏看守門戶。葉限等後母走遠了,穿上翠鳥羽毛編紡的衣服、金銀絲線做成的鞋子也跟著去了。後母的女兒認出她來,就告訴她母親:“那個人很像姐姐。”後母看了也很懷疑。葉限察覺出來,趕忙匆匆地趕回去,丟了壹只鞋子,被壹個洞人得到了。後母回來,只見女兒抱著院子裏的樹睡覺,也就不再懷疑她了。

吳姓的這個部落臨近海島,島上有個叫陀汗的國家,兵力強盛,統治著附近幾十個海島,面積達到幾千海裏。洞人把那只金線鞋子賣給他們,陀汗王得到後,讓左右下人穿上去試試,腳最小的穿上去鞋子也差壹寸。於是下令全國所有的婦人都穿上試壹下,竟然沒有壹個合適的。那鞋子輕的像羽毛,踩在石頭上也沒有聲音,陀汗王猜測那個洞人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得到鞋的,於是拘禁並拷打他,最終也不知鞋是從哪裏來的。國王就認為是誰丟在路邊的,於是派人到此洞的各戶人家搜查,若有同樣的婦女穿的鞋子,就報告抓來。找到葉限,讓她穿上試試,然後就相信了。於是葉限又穿上翠羽衣和金絲鞋進見,容貌如天上的仙女。這才向國王陳述事實,陀汗王帶著葉限和魚骨回國。後母和她的女兒們都被飛石打死了,洞人可憐她們,就挖了個石坑埋起來,叫做“懊女冢”。

國王把葉限帶回國後,封為第壹夫人。有壹年,國王起了貪念,向魚骨祈求,得到無數珠寶。過了壹年,再求魚骨,什麽也得不到了。國王就把魚骨埋到了海邊,用百斛珠玉隱藏起來,以金子為界限,等征討叛軍作亂時,國王決定挖出珠寶供養部隊,結果壹晚上的時間,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