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上黨的歷史文化

上黨的歷史文化

上黨是神話的故鄉。在中華史前神話傳說中,上黨神話以其源流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內容之詳備,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拂去歲月的塵封,穿透時空的阻隔,我們仿佛可以看到,神農嘗草、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精衛填海,這壹篇篇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社話傳說,已帶著誕生它們的壹座座大山,高高矗立於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折射出長治古代文明的源遠流長,印證著上黨歷史文化的博大久遠。上黨是華夏文明的最早發祥地。上黨孕育過播谷稼穡的民族祖先,文明的曙光最早在這裏初現。2.5億年前的木化石,為上黨文明寫下了久遠而深厚的第壹篇章;新中國第壹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向世人昭示了上黨文明的亙古和綿長。數不盡的遺址,道不盡的陳跡,仿佛散落在上黨大地上的顆顆明珠,向妳印證著數千年長治文明的邈遠悠長,訴說著上黨文化的源遠流長。

上黨是山水雄奇之地。長治的山,不僅有著綺麗雄渾的外表,而且蘊藉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長治的水,不僅有著大江大河的神韻風采,而且印證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燦爛輝煌。長治山水,南北兼容,剛柔相濟,真可謂坐山水秀麗之勝,擁文化昌盛之富,必為仁智者向往。

上黨是詩書之鄉。壯美的山、秀麗的水,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無數文人騷客競折腰。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名士登太行觀賞山川河流之秀麗,進上黨領略歷史文化之悠久,駐長治贊嘆人文風情之俊美,或文或詩,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駢文絕句、文章佳作。這些熠熠生輝、流遠久遠的精品佳作,以寫實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上黨的古風古韻、美景名勝、人文地理、淳樸民風,記錄了文人墨客對長治那份揮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戀。

上黨是戲曲樂戶之鄉。天地大舞臺,舞臺小天地。千百年來,上黨戲曲根植於上黨這塊皇天厚土中,猶如枝繁葉茂的虬根老樹,見證著歲月歷史的蒼桑世變。憑借“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的誇張手法,依靠高亢激越的音樂唱腔和壹代又壹代演職人員聲情並茂、出神入化的表演,上黨戲曲曾經創造過“上黨歌舞先梨園”、“士大夫皆能誦之”、“譽滿並門”、唱紅京城等無以復加的輝煌。

上黨是禮儀之鄉。壹方水土養壹方人,華夏大地,滄海桑田,沈澱於社會底層的民俗文化,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十裏不同風,百裏不風俗”,上黨民俗民風,既有千百年的文化積澱,又有山河之地的影響,因而具有它的特殊性,正所謂“勤儉其本質也,奢靡其習染也,勁悍本於地氣,淳美由於化成”。

上黨是名產之鄉。在《關於重慶談判》中,毛主席說:太行山、太嶽山、中條山的中間,有壹個腳盆,就是上黨區。在那個腳盆裏,有魚有肉。毛主席說的“有魚有肉”,實際上就是物產豐饒。“中國第壹米”沁洲黃曾經上過康熙皇帝的禦宴,中國四大名綢之壹的潞綢曾經“衣天下”、“遍宇內”,史稱“上黨壹絕”的長治堆錦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名聲大噪、馳名中外,彈丸之地的蔭城曾經享有“天然鐵府”的美稱,並且“日進鬥金”,“上黨三寶”——---花椒、柿子和核桃名聞遐邇,飄洋過海…….....

上黨是美食之鄉。上黨美食在過去上敬奉過皇帝,下適應民間百姓,它長盛不衰,伴隨上黨人民度過了無數個寒來暑往,歲月更替。上黨名吃粗放而不失雅致,是文化的結晶,地域的印證。壺關羊湯曾讓曹操將士飽口福,精神振奮,壹口氣登上太行山滅了高幹;半疙瘩救過光武帝,潞城“甩餅卷臘肉”系唐玄宗親自命名,黃家涼粉來自皇家,沁縣幹餅曾是貢餅…….....原來美食名吃也蘊藏著歷史,飽含著文化。

上黨,作為長治市象征的上黨門,鐘鼓二樓左右對峙,風馳雲動,蔚為壯觀;分水嶺出土的大批戰國時期車馬文物,多系上乘精品;觀音堂殿內的明代懸塑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玉皇觀的琉璃塔,飛閣流丹,金碧輝煌;五鳳樓鬥拱蓮柱,匠心獨具;原起寺的八角七層大雄寶塔,巧奪天工;南涅水北魏石刻,技藝精湛;位於沁源縣的靈空山,松林密布,古樹參天既有五龍池、益海洞等“靈空十景”,更有“三柱重”、“九桿旗”等珍貴古松,實為旅遊避暑之勝地。壺關縣的天然紫團溶洞,洞內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洞外山霧繚繞,郁郁蔥蔥,確屬人間奇景,使遊人流連忘返。除此之外,還有長子縣的法興寺和崇慶寺、襄垣縣的仙堂寺、壺關的二仙廟、以及相傳女媧補天采石的黎城縣廣誌山、精衛填海采山的長子縣發鳩山,神農氏炎帝嘗百谷的老頂山等。此外,還有革命紀念地八路軍總部舊址、上黨戰役主戰場、黃崖洞保衛戰舊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