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四兩)、肥肉(壹兩)、面粉(九兩)、開水(半杯)、花菜或鹹菜葉(幾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醬油、生粉(各兩茶匙)、姜(壹茶匙)、清水(四湯匙)、香油和胡椒粉。
醋(兩湯匙)
工作方法
1.瘦肉和肥肉壹起剁碎,加入調味料攪拌至凝膠狀,分別做成小肉丸。
2.將面粉均勻篩入大碗中,慢慢加入開水,快速混合均勻成柔軟的粉球,用少許面粉冷卻雙手。
將面團搓成長條,然後切成小圓粒,磨成細圓粉絲,加入肉丸做成饅頭。
3.蒸鍋抹上油,鋪上菜葉,再把菜葉抹上油,放入饅頭蒸七到八分鐘,拌勻即可。
與果汁壹起食用,趁熱食用。
吃法
因為小籠子裏有很多湯,吃的時候壹定要小心。
1.首先,把饅頭放進碟子裏,註意不要夾到它們。
2、在饃的側面咬壹小口,微微放涼。(包子的湯是熱的,最好不要直接吃。)
3.吸它的湯。
4、帶肉帶皮吃。
(吃之前壹定要把湯吸幹,否則湯非常容易濺出來。)輕輕舉起,慢慢移動,先打開窗戶,然後喝湯。
饅頭做法
第壹,頭發表面:
面團有兩種制作方法:1。用水浸泡面粉(通常稱為大堿面粉),然後將面粉倒入其中並混合均勻。醒發8小時後,面團會是原來面團的1倍,然後不會酸到堿臉,但會有點堿味。剛睡醒半小時。蒸的時候,在鍋裏放點醋,避免饅頭皮花,所以壹定要用醋。
A.配料:面粉500克、幹酵母3克、泡打粉5克、大豆油1兩、溫水250克-300克、糖20克。
B.做法:1。將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幹酵母、泡打粉和糖混合均勻,挖好坑。2.向坑中加入溫水和大豆油。復制並揉搓面團,直到它醒過來。大約需要1小時。
3.當妳醒來時,做妳想做的饅頭、包子和花卷。4.將準備好的生坯放入抽屜中,鍋中放入冷水,然後蒸13分鐘。(如果饅頭大約需要30分鐘到40分鐘,那麽花卷需要17分鐘。) 2.做包子。姜:將蔥和姜切成末與肉餡放在壹起,然後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和鹽以及味精(雞精)攪拌均勻即可制成包子。2.三鮮包子食材:面粉70克(兩小碗)、豬肉30克(小半碗)、鮮蝦5-6只(剁成泥)、煎蛋半個、白菜適量(2個做法:蔥、姜和蘑菇加入1/3杯水,將料酒與蝦和肉末混合,加入鹽,然後混合均勻並加入炒雞蛋,將白菜心切碎並混合均勻,不用醬油制作包子。在溫火上蒸饅頭15-20分鐘。
湯包
1:湯圓不需要酵母和泡打粉,壹般稱為死面包。直接在面條上加水並混合均勻,直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事實上,它和餃子面幾乎壹樣,但它只是不同。2.臉應該掉下來...要勁道(吃過拉面的人應該知道,但不要太勁道,要適中)3。電線桿的外皮壹般不用說...面被調和並被陷住...盛湯包。
湯包裏的配料是確定的...他們用天平稱重(秘方很難說...可以看金額),壹般按10斤計算...然後把湯放進坑裏(壹斤和四兩湯的比例)...4:讓我們談談包裝方法...面包圈可能不會死...但是面包會死的...我們都是壹個有十根面條和壹個陷阱的籠子。像菊花壹樣放下。皮膚又薄又大...這湯很油...軟嫩可口...
三湘包子
原料:精制面粉250克,面粉肥堿適量,鮮肉餡100克,洗沙餡,糖餡。制作方法:在精制面粉中加入面肥和溫水揉搓均勻。發酵後,加堿揉勻備用。將赤小豆洗凈,煮沸後揉成糊狀,加入糖和油制成洗沙餡,將豬肉剁成肉餡,加入鹽、味精、胡椒粉、蔥花和香油拌勻制成肉餡。將揉好的面團揉成12條粗條,每條重約2個三香包。
0克,碾碎後用肉餡、豆沙餡、白糖包好,揉成18道褶皺,用筷子頭端4點吃紅水,上籠蒸熟。風味特點:外形美觀,甜鹹相間,清新爽口。技術要領:面團必須適當加堿,使其成為“大酵母”。
排骨包子
饅頭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傳統方便食品。在北方,豬肉和大蔥是最常見的餡料,其次是羊肉、韭菜、豆瓣醬、蘑菇和大白菜。最著名的是天津狗不理。南方包子中,有蟹肉和蟹黃包子。至於開封灌湯包、重慶冠生園蛋黃饃、南翔小籠包、成都小籠包等。,它們各有特點,種類繁多。下面介紹的這款包子可能鮮為人知,但它別出心裁,風味獨特,讓我們從眾多包子中找到了新的感覺。好吃的排骨包子壹般是這樣的:新鮮排骨洗凈,控幹水分,然後剁成小塊。用醬油、鹽、料酒、蔥、姜、味精腌制三到四個小時。使用溫水和方便面,將面條均勻徹底地揉搓。等到表面蘇醒並起泡。此外,準備扁豆(或其他蔬菜),去掉老筋,洗凈,放在地上壹整籠蒸熟,冷卻後剁碎。壹切準備就緒,排骨饅頭
每個包子裏都有壹根小排骨和壹點扁豆餡。包好的饅頭要小火蒸幾分鐘,然後大火蒸25分鐘。蒸好後,不要太忙打開蓋子,最好悶壹會兒。當蓋子打開時,壹股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增。美味的排骨包子肥而不膩,百吃不厭。中國是壹個美食之國。原本普通的食物,經過有心人的發掘和培養,會讓人耳目壹新,我們的餐桌上又多了壹道美食。如果妳感興趣的話,不妨根據這篇介紹來試試。如果妳有興趣,妳會開壹家美味的排骨包子店,它將與南翔包子壹樣出名。
狗不理
食材:面粉750克、凈豬肉500克、姜5克、醬油125克、水422毫升、凈蔥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許、堿適量。
做法:1。按照肥瘦比例3: 7搭配豬肉。將肉的軟骨和殘渣洗凈切碎,使肉成為不同大小的肉丁。在攪拌肉餡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姜水,然後加入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調節鹹度,醬油的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每次加壹點點,這樣醬油就能完全融入肉裏。上醬油後等壹會兒。如果能在冰箱裏放壹會兒,最好立即加水。水也要分幾次加壹點,否則餡料容易出湯。最後加入味精、香油和蔥花攪拌均勻即可。(蔥花提前抹上香油)。2.做好面團後,將其分成20克的藥丸。3.將粉末均勻滾動,並將其卷成厚度均勻、大小合適的圓形皮。4.左手撐皮,右手插餡,搟18-22片。捏包時,拇指應向前移動,拇指和食指應同時擰褶。合包的時候要壓好,包子口不能有疙瘩。5.饅頭蒸4-5分鐘。
醬肉包子
醬肉餡材料:
1.鮮肉泡沫(妳也可以把瘦肉稍微煮壹下,然後切成丁)2。將黃洋蔥切成丁。甜面醬4。雞精、糖、鹽適量:1。往鍋裏加油。油溫7成熱時,加入肉沫攪拌均勻,然後加入醬料包子。
加入甜面醬、糖、少許鹽和少許雞精翻炒壹會兒,然後加入小蔥稍微翻炒壹下。2.將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排氣(面團的詳細制作過程見花卷制作),揉成條後分成小面團;3.將面團搟成面團,包上餡料,合上後放入蒸鍋中,放入冷水抽屜中大火蒸至水開後轉中火蒸10分鐘。
蘇坡包子
這是雲南的特色面條。之所以叫脆皮,是因為成品的表皮有層次和開口,層次就像脆皮壹樣。主要原因是面團的制作過程有些不同,而餡料可以制成甜味或鹹味。配料:外皮:面粉(通常包在餃子和饅頭中)、利口酒(與米飯和湯相連)和豬油(大油)。餡料:肥後腿肉、蘑菇、洋蔥、醬油、糖和鹽。做法:皮:主要由面團制成,不加酵母,制成甜酒,使成品皮具有天然的甜味;面粉不用壹次就能調好。可以先發酵壹小部分面團,之後再做需要發酵的面團。妳可以用1來制作“老面粉”,取2湯匙面粉,煮壹小鍋水,使面團均勻。水燒開後放置至不太熱,將1/3水倒入利口酒中拌勻,再將利口酒混入面粉中拌勻;2.如果水不夠,可以慢慢加。這只是制作面團的第壹步。可以先少做壹些,等面粉充分發酵後再按量添加。面粉揉成團,表面沒有面粉顆粒。把它放在鍋裏,蓋上蓋子,放在溫暖的地方。如果家裏有暖氣,可以在晚上或陽光下放在暖氣旁邊,但應避免面粉直接被風吹動。如果氣溫很高,雲南著名的小吃——蘇坡包子
壹般會在晚上發酵,第二天中午發酵成功。蜂窩狀發酵面團是這樣的也很明顯。如果家裏溫度很低,就會耽誤很長時間。如果妳不能很好地掌握它,妳也可以使用發酵粉,這真的很無奈。3、可以取壹個和好的面團,加入適量的水、面粉和成壹個光滑柔軟的面團,放置5分鐘左右,這就是包子的皮了。
餡料:1,肥瘦相間的後腿肉下鍋煮至8分熟後撈出晾涼備用;
2.幹香菇泡好後,瀝幹水分切成小丁,洋蔥切末。以前的肉也切成肥肉甚至肉丁;
3.炒鍋中加入少許底油。加熱後,將三種餡料壹起倒入炒鍋中,加入2-3勺醬油,可以上色和增香。加入1茶匙糖和適量蘑菇水。餡料底部最好有壹點湯汁。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壹點鹽,因為包子皮是無鹽的,然後就可以包了。包:把面團搟開,盡量搟薄壹點,然後不要在上面抹壹層豬油。這是分層的關鍵,然後壹邊拉壹邊慢慢搟成條狀,這樣面團越薄,最後的分層就會越明顯。搟成條狀後,可以用手拉起來,用手揉成邊薄中間厚的圓皮,不用搟面杖。包子皮裏有帶餡的湯,很香,可以配粥吃。如果嘴重,可以蘸醬油、醋、糖和油辣椒制成的小材料,也很爽口。
註:1。如果面團是由酵母制成的,建議在最後揉面時加入少許食用堿,這樣可以中和酵母,使成品味道更甜。堿必須超過拇指指甲蓋,而且必須揉得非常均勻,否則成品會出現黃色斑點。加堿壹定要適量,太多了,最後面團又黃又麻。測試方法是撕壹小團面粉,加堿後放在火上煮,以免粘牙。2、餡料,這是壹種比較傳統的鹹味做法,以及非常經典的甜味餡料,壹般做法是:將火腿(最好是雲腿)切成丁,加入等量的糖,並拌勻,但饃皮壹定要裹緊,因為糖加熱後會很容易流出來,這就是著名的糖腿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