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自貢電視塔歷史

自貢電視塔歷史

1.自貢的歷史

南國燈城——自貢 1986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自貢稱謂沿於自流井和貢井兩地名的合稱。1939年9月,當時的中央 *** 以“自貢”為正式地名設市,這壹名稱和建制壹直相沿至今。

自貢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全市有國家、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十多處。有陳列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的鹽業歷史博物館,有世界第壹口超千米的深井桑海井,有世界奇觀的恐龍群窟,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壹館,有名揚天下的自貢燈會和彩燈博物館,有佛教文化榮縣大佛,有儒文化的建築富順文廟等。

2.自貢市的歷史變化

商周時期為古蜀國轄地。

秦代,富順和榮縣地區屬蜀郡。

漢代置犍為郡,富順地區屬犍為郡江陽縣,榮縣則屬犍為郡南安縣。

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以富世井為名置富世縣,

唐代改名為富義縣,唐代升公井鎮為公井縣,隸榮州,宋代廢公井縣入榮德縣,

明代易名富順縣;以大公井為名設公井鎮,降榮州為縣。

明代嘉靖年間,富順鹽業生產中心西移,新開自流等井。富順縣自流井鹽區與榮縣貢井鹽區相距5公裏,產、運、銷聯系十分密切,“前明以來本屬壹廠,名曰富義”。富義廠是構成今日自貢城市框架的雛形。

清鹹豐時期,太平軍建都南京,淮鹽不能上運,清廷飭令川鹽濟楚。富義廠鹽業生產步入鼎盛時期,年產量占全川的壹半以上,年征稅銀占全川鹽稅收入的40%,自貢成為四川井鹽業的中心,被譽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鹽都”。

3.自貢歷史

自貢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

自貢:因鹽建鎮、置縣、設市。建市前,自貢地區分別歸屬榮縣和富順縣。

遠古時:四川東、西部分屬巴國、蜀國,榮縣歸蜀、富順歸巴。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伐蜀。

是年冬,蜀平,兼取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蜀仍為侯國),置巴郡,時榮縣境歸秦之蜀國,富順縣域屬巴郡治理。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誅蜀侯綰,國廢,改立郡,是為蜀設郡之始。榮縣為蜀郡轄區。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巴割蜀及新型地置犍為郡。犍為郡領江陽、南安、武陽、資中、符、南廣、漢陽、朱堤、堂瑯等縣,富順歸為江陽、榮縣境屬南安縣。

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析江陽縣北部富世鹽井及其附近地區置郡、富世縣(以井名命縣名),是為富順境域立縣之始。同期,在榮縣境東部建公井鎮(因附近有著名鹽井曰大公井,故井名命鎮名),是為榮縣境最早設立行政建制單位之始。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原郡廢,富世縣隸屬瀘州。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安縣置大牢鎮,十三年(公元593年)改鎮為縣,時榮縣境在大牢縣內。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資州大牢、威遠二縣置榮州,治公井鎮,公井由鎮升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大牢置旭川縣(因附近有鹽井號旭川,取以為名),治今榮縣城關。

時榮州領縣六;旭川、應靈、公井、威遠、資官、和義,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時榮縣境主要為旭川、公井二縣。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富世縣改名為富義縣。 北宋初年。

富義縣升富義監,隸屬潼川路;榮州轄旭川、公井、應靈、威遠、資官五縣,榮州隸屬東川路。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趙義諱,富義監易名為富順監。

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置富順縣(今縣名始於此),隸屬富順監。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縣改名榮德縣。

熙寧元年(1068年),富順縣廢存監;四年(1071年),公井縣廢並入榮德縣。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升榮州為紹熙府,嘉熙元年(1237年),蜀亂。

鹹淳元年(1265年)富順監徒治虎頭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知監王宗義舉城降元,監廢,治所由虎頭城遷回原地。

端平三年(1236年)紹熙府擇地僑遷徙治鴻鶴鎮(今自流井區鴻鶴壩);寶祐六年(1258年),府廢。 元朝建立行省制。

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順安撫司,二十年(1283年)升為富順州,隸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敘州路。元末,復置榮州,屬嘉定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順州為縣,歸屬敘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榮州為縣(榮縣縣名始於此),屬嘉定府。

清代因之。 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以道統縣,榮縣屬上川南道(次年改稱建昌道),富順歸下川南道(次年改稱永寧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省,富順、榮縣隸屬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推行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濟楚,富榮鹽場在保證瞎轉需民食和支援前言抗戰方面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克服兩縣長期分治鹽場的弊端,加速鹽業經濟發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經四川省 *** 批準,劃出富順縣第五區、榮縣第二區兩者緊密相聯的的主要產鹽區,面積160.9平方公裏,新成立市,市名取自流井和貢井之合稱名自貢市。

同年九月壹日,自貢市正式成立,隸屬四川省 *** 。1949年12月5日,自貢市和平解放。

解放初期,隸屬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撤銷後至今,自貢市壹直隸屬四川省人民 *** 。

解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行政區劃多次調整,1978年4月榮縣劃歸自貢市,1983年3月富順又劃歸屬自貢市管轄。 以上便是自貢歷史的壹個大概演變過程,有什麽不夠詳細的請諒解。

謝謝。

4.四川自貢的歷史

自貢歷史悠久,城市形成較早。

自 貢以盛產井鹽聞名,素有“鹽都”之稱。自貢地區的井鹽生產發端於東漢,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清末民初。近兩千年來,在城市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自貢由鹽業 “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走過了因鹽設鎮、建縣和置市的道路。城市地域以鹽井鹽竈、產區產場為範圍,逐步形成今日城市分片集中,成組成團,相對獨 立的組團式城市布局的風貌;人口以直接和間接從事井鹽生產、經營為主體,交通以運鹽道路為網絡,商品交換圍繞鹽業而繁榮興旺,文化道德、城市建築、民俗風 情、音樂繪畫等,多保留著濃郁的鹽業歷史特征。

據《華陽國誌》記 載:自貢地區在秦代分屬巴、蜀二郡。漢武建元6年(前135年)置犍為郡而分蜀江陽、南安縣。東漢章帝時期(76壹88),在今富順、鄧關地區,開鑿成功 壹批鹽井。其中壹口位於今富順縣城西南,以其出鹽最多;收獲厚利,被名為“富世鹽井”。富義鹽井漸具規模,並因其出鹽最多,商旅輻輳,百姓得其富饒,故名 富世鹽井隨著鹽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南北朝時期,在今貢井地區又鑿成了以“大公井”為代表的壹批鹽井。東漢章帝時,自貢即有鹽業生產。。北周武帝,大公 井也聞名於世,成為與富世鹽井同時著稱於蜀中的鹽井。此時的井鹽生產,始由官府控制和管理。同時,相傳秦時,榮縣始有土陶的生產。至漢代,以鹽鐵著稱。 《漢書.地理誌》記:“南安有鹽官、鐵官”。鹽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以大公井和富世井為中心的地區人口逐漸聚集,經濟日漸發展。

到北周武帝時(561~578),因富世鹽井而置富世縣,並在大公井所在地置公井鎮。

富世縣到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因避太宗諱改名富義縣。宋代升為富義監,後因避宋太宗諱,改為富順監。元代曾升為富順州。明代又降為富順縣,延至清 代,建置未變。明嘉靖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539—1554),在距富順縣城西去九十裏的榮溪本濱(即今自流井地區),以自流井為代表的壹批鹽井開鑿成 功,逐漸取代了因淡水滲溢而坍塌的富義、鄧井等原主要鹽井而成為富順縣新的鹽業生產中心。公井鎮到唐武德元年(618)改為公井縣、由於兩地鹽業生產的繁 榮,清雍正八年(1730),分設了富順縣自流井縣丞署和榮縣貢井縣丞署。分屬富、榮二縣的自流並、貢井,即是現今自貢市的自流井、貢井兩區。由於相距不 過10裏,在鹽業生產中逐漸聯為壹體,合稱“富義廠"、“富榮廠”。清鹹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占領南京,淮鹽難以上運,富榮鹽場得以飛速發展,進 入歷史上井鹽生產之鼎盛時期。同治九年(1870),年產井鹽15萬噸。1914年以後,兩地雖仍分屬兩縣,但已“地方稱自貢,鹽場稱富榮”了。自流並稱 東場或下廠,貢井稱西場或上廠。1928年和1932年,曾兩度提出設市。1937年,抗戰軍興,海鹽停滯,川鹽崛起,再度濟楚,設市之需尤迫。1938 年經四川省批準成立自貢市政籌備處之後,至1939年9月1日,始將自流井和貢井正式從富順、榮縣劃出,合並成立省轄的自貢市。

自1949年12月5日以來,自貢壹直是四川省直轄市之壹。隨著鹽業、化工生產的進壹步發展及城市經濟實力的壯大,繼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之 後,1983年又將富順縣劃人自貢市行政區劃之內。至此,自貢市形成今天四區兩縣的規模。自貢市目前的規模,標誌著自貢市已經進入了壹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5.自貢多少年歷史

遠古時期,四川東、西部分屬巴國、蜀國,榮縣歸蜀、富順歸巴。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伐蜀。是年冬,蜀平,兼取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蜀仍為侯國),置巴郡,時榮縣境歸秦之蜀國,富順縣域屬巴郡治理。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誅蜀侯綰,國廢,改立郡,是為蜀設郡之始。榮縣為蜀郡轄區。

以上可以看出有2300多年的歷史。

自貢市成立是在1939年,在四川省是很早的了。

6.彩電塔有什麽歷史

遼寧廣播電視塔坐落於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南運河帶狀公園湖畔。塔高305.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1984年8月8日破土動工,1989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是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播電視發射為壹體的多功能電視塔。獲得建築“魯班”獎,是沈陽城市標誌性建築,被列為遼寧省“五十”佳和沈陽市“十五”佳旅遊景點。

觀光廳---位於塔樓196米處,面積800平方米,乘高速電梯40秒即可到達,內設遊藝廳、旅遊紀念品商場,其中可容納200余人的空中休閑酒吧可舉辦生日婚禮慶典及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

旋轉餐廳---位於塔高193米處,面積4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是沈城最高美食府,由名廚主理的遼、川、粵菜及彩塔餃子享譽海內外,風格各異的包房典雅舒適。轉臺旋轉壹周45分鐘,客人可邊就餐邊領略沈城無限風光。旋轉餐廳承辦空中婚禮宴席,宴會來賓免費登塔觀光遊覽。

露天觀光平臺---位於塔樓205米處,面積900平方米,設置高倍望遠鏡免費供遊人觀看。登臨平臺,心曠神怡,沈城全貌盡收眼底。夜色中的電視塔,立體照明系統絢麗多彩美不勝收。

彩電塔塔樓臺階1280級、長期開展“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為主題的全民健身徒步登塔活動

7.誰能介紹壹下中國知名的電視塔

中國各地知名電視塔長江之星電視塔 478米 水泥 -規劃西安電視塔 470米 鋼 -規劃東方明珠電視塔 468米 水泥天津電視塔 415.2 鋼 筋 砼 綜 合 中央電視塔 405 鋼 筋 砼 綜 合 高386.5米,加避雷針總高405米廈門海峽明珠電視塔 350米-規劃合肥翡翠電視塔 339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在建四川電視塔 339 鋼 筋 砼 綜 合 -設計高度316 -在建澳門電視塔 338米 鋼哈爾濱龍塔 336米 鋼江蘇電視塔 318.5 鋼 筋 砼 綜 合 遼寧電視塔 305.5 鋼 筋 砼 綜 合 深圳梧桐電視塔 298 鋼塔(組合結構) 綜 合 株洲電視塔 293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石家莊電視塔 280 鋼塔(組合結構) 綜 合 洛陽電視塔 278米 鋼塔開封電視塔 268米 鋼塔青島電視塔 232米 鋼塔武進電視塔 228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濮陽電視塔 228 鋼塔(六邊形) 鶴壁電視塔 227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武漢電視塔 221.2 鋼 筋 砼 綜 合 吉林省電視塔 218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廣州電視塔 218 鋼塔(四邊組合) 綜 合 德陽電視塔 218 鋼塔(組合結構) 綜 合 丹陽電視塔 200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廣東電視塔 200 鋼塔長沙縣電視塔 200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廊坊電視塔 200 鋼塔(六邊形) 貴陽市電視塔 190 鋼 筋 砼 綜 合 漢中電視塔 189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黑龍江臨時電視塔 186 鋼塔(六邊形) 長慶電視塔 185 鋼塔(六邊形) 吉林市電視塔 185 鋼塔(六邊形) 阜新電視塔 180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重慶廣播電視塔 180 鋼塔營口電視塔 180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內蒙古紮萊特電視塔 180 鋼塔(四邊組合) 綜 合 山東諸城電視塔 170 鋼塔(八邊形) 綜 合 山東平原電視塔 170 鋼塔(四邊組合) 河北冀州電視塔 168 鋼塔(六邊形) 河北槁城電視塔 168 鋼塔(組合結構) 綜 合 山東冠縣電視塔 168 鋼塔(六邊形) 黑龍江綏化電視塔 166 鋼塔(六邊形) 遼寧喀左電視塔 160 鋼塔(四邊形) 山東禹城電視塔 158 鋼塔(組合結構) 綜 合 河南延津電視塔 158 鋼塔(六邊形) 黑龍江同江電視塔 155 鋼塔(四邊形) 山西大同電視塔 154 鋼塔(四邊形) 遼寧錦州電視塔 153 鋼塔(六邊形) 山東乳山縣電視塔 153 鋼塔(四邊形) 安徽亳州電視塔 152 鋼塔(四邊形) 吉林松源電視塔 152 鋼塔(四邊形) 安徽六安電視塔 150 鋼塔(六邊形) 吉林遼源電視塔 150 鋼塔(四邊形) No? 工 程 名 稱 高度 (m) 結 構 類 型 功 能 河南鄭州教育電視塔 150 鋼塔(四邊形) 河南許昌電視塔 150 鋼塔(四邊形) 山東高塘電視塔 150 鋼塔(四邊形) 河北蔚縣電視塔 150 鋼塔(四邊形) 河北清苑電視塔 150 鋼塔(四邊形) 黑龍江大同電視塔 150 鋼塔(六邊形) 徽阜陽電視塔 150 鋼塔(六邊形) 密雲電視塔 150 鋼塔(六邊形) 四川自貢電視塔 143.6 鋼塔江西波陽電視塔 143 鋼塔(四邊形) 河北灤縣電視塔 140 鋼塔(六邊形) 河南上蔡電視塔 136 鋼塔(四邊形) 陜西渭南電視塔 135 鋼塔(六邊形) 河北邢臺電視塔 132 鋼塔(四邊形) 黑龍江慶安電視塔 132 鋼塔(六邊形) 黑龍江龍江縣電視塔 132 鋼塔(六邊組合) 河南漯河源匯區電視塔 130 鋼塔(四邊形) 河南上蔡區電視塔 130 鋼塔(四邊形) 安徽淮北電視塔 130 鋼塔(六邊形) 山東菏澤電視塔 130 鋼塔(四邊形) 山東液縣電視塔 130 鋼塔(六邊形) 山東威海電視塔 130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山東榮城電視塔 130 鋼塔(六邊形) 綜 合 河北館陶電視塔 128 鋼塔(組合結構) 山東利津電視塔 128 鋼塔(四邊形) 雲南寶山電視塔 127 鋼塔(四邊形) 綜 合 河南鞏義電視塔 126 鋼塔(四邊形) 新疆鄯善電視塔 121 鋼塔(六邊形) 黑龍江肇源電視塔 121 鋼塔(四邊形) 張家港電視塔 121 鋼塔(四邊形) 山東臨邑電視塔 121 鋼塔(四邊形) 河北邯鄲縣電視塔 121 鋼塔(四邊組合) 河北邯鄲電視塔 120 鋼塔(四邊形) 河南新鄉教育電視塔 120 鋼塔(四邊形) 峰峰礦區電視塔 120 鋼塔(四邊形) 彰武電視塔 120 鋼塔(四邊形) 江西鷹潭電視塔 120 鋼塔(四邊形) 青島城陽區電視塔 120 鋼塔(四邊形) 綜 合 山東東阿電視塔 120 鋼塔(六邊形) 山東墾利電視塔 120 鋼塔(組合結構) 河南偃師電視塔 117 鋼塔(四邊形) 山東汶上縣電視塔 113 鋼塔(四邊組合) 山東寒亭電視塔 110 鋼塔(四邊形) 寧夏銀川電視塔 110 鋼塔(四邊形) 江西萍鄉電視塔 110 鋼塔(四邊形) 河南濟源電視塔 108 鋼塔(四邊組合) 江蘇豐縣電視塔 107 鋼塔(四邊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