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專職廚師”是何許人也?,他就是國寶級烹飪大師程汝明。他出生時,國家正處於壹個動蕩時期,家裏生活十分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解決,經常食不果腹,這樣的日子壹過就是好幾年,正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能夠讓家人吃飽穿暖,13歲的他跟著壹個在天津永安飯店打工的老鄉,來到天津這個大都市當學徒打工,雖然後廚的工作又苦又累,但程汝明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他在天津多家餐廳壹幹就是十幾年,好幾次都因為過度的勞作而暈倒,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又學著做西餐。常年工作累積的經驗讓他的廚藝遠超當地的老廚師,很快就得到了烹飪界的尊重和認可。
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程汝明調至鐵路部門工作,負責鐵路餐飲。1952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選定在北京召開,程汝明負責外賓列車上配餐工作,他做的西餐受到了外國友人壹致的好評,程汝明優異的表現受到了外交部高度贊揚,而程汝明自然也被領導重視起來。由於程汝明精湛的廚藝和對工作態度的認真,兩年後,程汝明被選派到毛主席專列擔任了廚師,當時,毛主席經常要外出進行視察,有時三五個月都不在北京,毛主席本著去繁就簡的原則,經常將專列作為與當地領導會談的會議室,談完工作後,毛主席會留對方吃飯,當時只有李錫吾壹名廚師。經常就忙不過來了,這才有了程汝明的調任。
程汝明第壹次為主席做飯,不知道主席平時喜歡吃什麽,擔心自己做出來的菜不符合主席的口味,反復地問李錫吾壹些主席平時的喜好和口味。因為程汝明對毛主席的飲食不太了解,所以主要是做壹些小菜,其次,做壹些主食面點,身為南方人的毛主席,卻十分喜愛吃面食。當毛主席第壹次吃程汝明做的面食時,連連表示:“口感不錯。”這更能證明他精湛的廚藝,他第壹次為毛主席做的紅燒肉更是深得主席的青睞。紅燒肉作為壹道大眾人民頗受歡迎的 美食 ,起初毛主席是不愛吃的,不是不喜歡,而是不願意吃。這讓程汝明百思不得其解,在後來的了解中才知道原來毛主席不喜歡吃醬油。
在毛主席小的時候,家裏曾經是做醬油生意的,在釀制醬油的過程中黃豆發酵,油缸表面爬滿了蛆蟲。這在年幼的毛主席心裏留下了陰影,從此不再喜歡吃放了醬油的菜品。毛主席的這個怪癖可將程汝明難住了。制作紅燒肉放醬油,這是每個廚師都知道的工序,這也是他學中餐時學到的。這不放醬油的紅燒肉怎麽上色?他也沒做過啊!這時,程汝明開始研究如何不放醬油還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通過不斷地研究嘗試,程汝明發現將適量的糖放入鍋中融化,同樣能起到和醬油壹樣的作用,並且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色澤鮮艷,看起來更加有食欲。完全不輸傳統的做法。
在紅燒肉上桌後,主席還覺得驚訝,誰都知道他不吃“紅燒肉”的,便詢問程汝明。程汝明回答到這道菜並沒有加入醬油,而是用糖進行了替代。聽到這個回答,毛主席立刻忍不住地吃了壹塊,味道說不出的好,吃完連連誇贊程汝明廚藝又精進了。此後只要是程汝明做的紅燒肉壹上桌,毛澤東主席便沒有讓它剩下來過。
在1956年的6月,列車上發生了壹件令人難忘的事情,毛主席在壹次武漢視察時,程汝明特意為毛主席燒制了武昌魚,毛主席在品嘗之後,覺得這條魚肉質鮮美、可口,對程如明的廚藝贊嘆不已。即興寫下“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裏指的就是程汝明做的那條武昌魚。可見,毛主席對於他的廚藝有多麽喜愛了。程汝明每當與身邊的人提到此事,總會很自豪地說“毛主席那次所吃的武昌魚,是我做的”。程汝明在給毛主席做飯的時候,竟發現毛主席吃魚時有壹些特殊習慣,就是毛主席喜歡吃小魚,吃大魚他很少,而且魚肚子上的肉吃的最幹凈,魚背上的肉吃得比較少。不過,毛主席最喜歡吃魚頭,不管是大魚小魚,他都不忌口,發現這壹習慣的時候,只要有魚,程汝明就會為毛主席做壹頓砂鍋魚頭或者魚腦,毛主席每次都能吃幹凈。
毛主席因為常年高強度的工作,身體情況越來越差,之後就很少在進行視察工作了,在1961年的時候,為了主席的安全,對他身邊的警衛員、秘書、廚師等所有人都進行了調換,曾與程汝明壹起為主席做飯的李錫吾也被調走了,只留下程汝明壹人繼續為主席掌勺。程汝明更加珍惜剩下的這段時間,他決定將主席的所有飲食喜好都壹壹記錄下來,每次主席吃完飯之時,他總會輕聲的問:“今天做的飯菜合不合口味?”時間長了,便慢慢的了解了主席所有的飲食習慣,並對此進行了不斷的改進。
程如明在工作中非常努力,在為毛主席做飯的這些年裏,他做的菜譜必須保密,準備好菜肴後,必須立即銷毀菜單。壹開始他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麽,後來通過詢問得知,敵人能夠通過查看菜單,可以分析壹個人的飲食和 健康 狀況。為了不被敵人竊取毛主席的飲食情況,每頓飯後必須將菜單毀掉。除此之外,為了保密,程汝明甚至沒有將自己工作的地方告訴家裏人,只留下了壹個神秘的收信地址。後來,毛主席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牙病嚴重地影響了他的生活,在沒有特殊場合的情況下他不再飲酒;七十年代後期毛主席又出現了嚴重的咳嗽,不僅把煙戒了,連他最愛的湖南辣椒也不吃了;後來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他再也沒有吃過自己最喜歡的紅燒肉。正是因為飯後必須銷毀菜單的原因,程汝明也不清楚自己在這些年為毛主席做過哪些菜,他的印象中只記得最普通的幾道菜。因為在毛主席身邊的特殊性,程汝明的家人只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每次給他寫信也是寄到中南海101信箱。後來直到毛主席去世,程汝明的家人才知道原來這些年他在中南海是給毛主席做飯的。
程汝明的壹生,平凡卻又不普通,在年少時便離開家鄉,來到天津這個大都市獨自打拼,再到成為毛主席的“專職廚師”。他的壹生見證了中國 歷史 的巨變,真實地體現了新時代勞動人民的光輝歷程。不幸的是,2012年3月14日,86歲的程如明在北京逝世。在為毛主席掌勺的22年中,程汝明精益求精,不僅很好地照顧了毛主席,也從毛主席的身上看到了屬於我們新中國人民領袖的獨特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