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小孩小孩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這是什麽歌

小孩小孩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這是什麽歌

這是壹首北京的歌謠叫《過了臘八就是年》

歌謠內容:小孩兒小孩兒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壹宿;初壹、初二滿街走。

關於臘八節

1、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壹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壹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壹。

2、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壹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誌》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3、節日諺語

過了臘八就是年

喝了臘八粥,就把“年”來辦

臘八冰,吃不壞人

誰家竈囪先冒煙,誰家高粱先紅尖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臘八.臘八,有的,臘八,沒有的,哈撒

臘八,祭竈,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著桂花糕,老頭子戴著新氈帽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

4、歷史簡介

自上古時代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壹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5、臘八粥

臘八粥臘八這壹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壹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壹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壹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蕓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幹、白果等幹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裏保養脾胃。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臘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