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鬣蜥輪式橋車。
生產單位:曼公司、克虜伯有限公司..
現狀:生產。
設備:挪威。
摘要
該車由聯邦德國克虜伯有限公司、曼公司和Lor公司歷時近兩年共同研發。在研制過程中,借鑒了其他國家橋梁研制的經驗,盡可能使用現成的零部件。
它小巧敏捷,可以在聯邦德國的任何地形上通過。軸體低矮,可在最短時間內全自動架橋,橋梁可在障礙物兩側合攏。
這種車輛的優點是跨度大-可達26m,-自重小,但載重量60t,可搭載最重的戰鬥車輛。
1987年初,MAN與挪威國防部簽訂合同,提供14輛這種橋車和14輛附加橋身或12輛橋車和12輛附加橋身,合同總價值為1億馬克。該車已裝備挪威部隊。
結構特點
該車由三部分組成:運載車、架設機構和橋身。
1.載體
這是壹輛由MAN和奧地利汽車廠(OAF)生產的VFA 8×8輪式越野車。鑒於過橋地點壹般靠近高速公路,只在過橋點要求車輛的越野性能。因此,原型車沒有裝甲保護,制造商計劃未來在駕駛室安裝裝甲,使車輛在前沿地區有壹定的保護,特別是應對地雷的威脅。
加固底盤上支撐著1個活動框架,可以沿底盤長度方向移動,並承受所有的架橋機構。
2.橋接機制
它由直立臂、支撐臂和輔助臂組成。架設臂位於移動架後端,橋身借助1導向滾輪和齒輪傳動裝置縱向移動。
支撐臂位於前端,用於支撐橋體的上半部分;輔助臂在後端支撐橋身的上半部分。只有兩個乘客可以自動監督和橋接。架橋過程如下:車輛向後行駛至河岸,直至移架末端距離河岸邊緣約7.5m。
橋身上半部升起後,掛在旋轉支撐臂前,橋身下半部前移,然後坡度減小10%。在前面,橋由旋轉臂支撐,在後面,橋由輔助臂支撐。之後,輔助臂下降,使得橋身的兩半被擾亂。然後,橋身向後移動,直到其重心高於運載車輛的兩個後軸。
此時,移動架從橋身下方伸出,液壓支撐臂下降。橋完全向前移動,穿過溝渠,直到跳板的末端到達對岸。架設臂從橋身收回,架設臂的末端放在近岸。整個搭橋過程大約需要8分鐘。
3.橋身
由標準民用鋁合金A1Zn4.5Mg1制成,可允許60噸級車輛通過。由四個特制的轍叉桁架組成,長13m,寬2m,每個重2.5t,桁架梁構件呈楔形,行軍時疊放在車輛頂部。每根桁架梁寬1.555米,傾角3.6度。
工作特性
2名乘客,88種駕駛模式,25000kg車重,約10000kg橋身,共約36000kg橋,總長13.4m,總寬4.01m,無橋3.1m,總高3.922m,至駕駛室頂部總高2.73m。
車底離地高度0.4m,軸距1.5+3.225+1.45(m)接近角/離去角2025,高速公路最高時速73km/h,行程600~700km,燃油儲備400L,最大坡度100%。
分動箱型號G0801,2速,轉向裝置型號/類型ZF 8046/循環滾珠螺母,轉向半徑165m,懸掛裝置類型:前半橢圓板彈簧及增量加載空心橡膠彈簧及穩定器,後半橢圓彈簧及穩定器。
制動器:主制動器雙回路空氣制動,駐車制動後輪機械制動,發動機排氣制動,空氣控制發動機排氣,輪胎尺寸16.00×20,輪胎數8+1(備用),電氣系統電壓24V,兩塊電池數量/電壓/容量2VI73Ah(每塊),雙車轍橋結構型。
自重60/70噸,橋長26m,橋寬4.02m,每榀桁架梁1.55m,橋中心1.1m,跳板尖0.075m,架橋時間8min,操作人員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