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壹塊。如何寫壹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元宵節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我的家鄉在新疆哈密三道嶺,雖然這裏很小,是個煤礦小鎮,但是我們把元宵節過得分外熱鬧。
元宵節是春節中的最後壹個高潮,到了這壹天,街上處處張燈結彩,每壹個人都是喜氣洋洋,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前燃放鞭炮。好壹個熱鬧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顧名思義,這壹天是要吃元宵的。壹個個又白又圓的元宵飄香四溢,讓人看了就流口水。元宵還有團團圓圓的意思,壹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壹起吃元宵的情景,讓人感到幸福、溫馨。
元宵節除了放鞭炮和吃元宵,還有最熱鬧的壹個活動——賞花燈!
在我們的家鄉,花燈年年都會展示在體育館前面的小廣場上。在正月十五的前幾天,各個單位就開始在體育館前擺放花燈了。按照慣例,每壹年的花燈款式大都取決於每年的生肖,例如今年是雞年,花燈的主打款式就是大公雞了。當然,全場並不是只有“雞”這個款式,還有高高的門樓燈、喜慶的福字燈,敲鼓的猴子燈……四周還有各種各樣的走馬燈、宮燈……人們看得應接不暇,美不勝收。
元宵節這天,人們都會和家人壹起賞花燈。這壹天,體育館前面的馬路上、小廣場上人山人海,親戚朋友壹起有說有笑地觀賞著花燈,時不時地停下拍照留念。這時候,我們小孩子自然是最快樂的了,東跑跑,西看看,好不自在。
賞完了花燈,人們還會買來孔明燈放上天空。在孔明燈升起時,放燈的人都會把手合攏,閉上眼睛,許下自己的願望。據說這樣就會夢想成真。慢慢地,升上夜空的孔明燈越來越多,讓夜空平添了無數閃亮的星星。
賞完花燈,大家走在皎潔的月光下,在賞月中不知不覺地走到家中。躺在床上,睡夢中的人們臉上還掛著開心幸福的笑容哩!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2“牛年大吉,打壹字!”“犁!”“答對了!”原先這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同學們壹到學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著自我準備過來的燈謎。這天下午,我們還將與壹年級同學壹齊猜燈謎,吃湯圓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學們爭先恐後地領走了“燈籠”。然後壹只只燈籠如火般耀眼,我們留意翼翼地拉開燈籠,上面有個巨大的“福”字。
據說元宵節掛燈籠,也是有來歷的。正月十五時,有壹群害獸襲擊人間,人們反抗時不慎射死了壹只神鳥,天帝十分生氣,下令火燒人間。善良的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到人間災難,便冒著危險告訴了人們。人們苦思冥想,就用掛紅燈籠,放火炮,使天帝以為火已經燒了人間。為了紀念此日,人們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掛燈籠,放鞭炮。我們來到了對口班級—壹(1)班。我被分配到了紅組,組裏***有6名小朋友,個個活潑又可愛,有的做好了猜燈謎的姿勢,有的戴著眼鏡洗耳恭聽,還有的睜大眼睛躍躍欲試。
我的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壹字)。小朋友們苦思冥想卻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壹步壹步地提醒他們。最後,其中壹個小朋友大聲說出了“想?”“答對了!”“耶!”然後同學們歡呼起來,壹蹦三尺高。之後,我們繼續猜燈謎,歡笑聲此起彼伏。我將燈籠送給了猜對答案的小難孩。
猜燈謎的活動結束了,該吃湯圓了,碗裏裝著六個純白的小湯圓,小巧玲瓏,十分可愛。舀起壹個,放入口中輕輕壹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裏流出了壹點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無窮啊!
今年的元宵節裏,我不僅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湯圓,了解了元宵節掛燈籠的歷史來歷,還當了壹次小老師,給壹年級小朋友們猜燈謎,真是令我受益匪淺啊!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3新年過後,好像節日的氣氛就淡下來了,等到元宵節的時候,又會出現壹股很濃的節日氣氛,今年元宵節本來是不放假,而且還不是休息日,但是我們學校特別放了半天假,讓我們回家過元宵節。
中午放學回家,我本以為爸爸和媽媽都沒在家,誰知道他們正在等著我呢,說是領著我出去玩,這可是我最渴望的了,因為平日裏,爸爸和媽媽都很忙,有的時候星期天都不休息,難得這次他們都休息,所以我們全家出動,去杏花公園了。()
剛壹進大門,就看到很多人在放風箏,我們也買了壹個大風箏,今天風很大,壹會兒就放上去了。風箏在空中自由飛翔,突然從南邊飛來壹群鴿子,有白的、紫的多可愛。爸爸說:“我們去餵鴿子”。我和媽媽趕緊把風箏收下來。
哇!鴿子還真不少,它們還有漂亮的房子。很多小朋友都在餵小鴿子。我也買了壹袋玉米,我蹬下來把玉米放在手心,可鴿子壹個也不敢上前吃,我把玉米撒在地上,壹群鴿子都來搶,嘴裏不停的叫“咕咕咕”真好玩。
等晚上的時候,我們就回奶奶家過元宵了,吃著奶奶煮的湯圓,心裏真是美呀!由於玩了壹下午,今年的燈展就沒去,陪著爺爺和奶奶在家看元宵晚會,雖然沒能看燈展,但是我們全家都非常高興,這是我過的最開心的元宵節了!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4壹年壹度得元宵節到,身邊洋溢著熱鬧得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禮花炮竹聲便炸開元宵之夜看花觀燈得景象,迎來壹片繁華得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勁,趕快“飛奔”下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裏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裏察看還有沒有剩余得。天,這可是把咱家得“財產”全部都“扛”出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壹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得流星雨;不時出現壹個個排列整齊得小飛碟;不時又出現壹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得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
不壹會兒,我上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得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沈陽唱得《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得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大拇指;他們都獲得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得壹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得月亮。雖然像壹個害羞得小姑娘只是曇花壹現,但是我卻明白什麽。
夜深,我久久不願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已經過世得太奶奶……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5元宵節來了!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它是春節活動的壹個高潮,過了元宵節,這年才算真正過完了。在古代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或“燈節”,到現在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因此呢,元宵節是壹個“眼睛”的節日,但是同時也是壹個“嘴巴”的節日。
我們這兒不是什麽古城,沒有什麽廟會,也沒有燈會,我們有的就是縣政府組織的每年壹次的放煙花活動。放煙花的地點就定在縣政府門前。大約七點左右。
我們趕去看煙花時已經有壹些的晚了,花炮已經開始燃放。那裏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我們先是看到無數個孔明燈升上天空,我連忙許願。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只聽壹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麗的火花,同時掉下來壹個個“降落傘”,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有的煙花好像火箭壹樣,飛上天空,又象花朵壹樣綻放開來,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煙花越來越多,形態各異。有的好像撐開的傘,有的好像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有的好像數十條金色的銀蛇,扭動著升上天空。天空好似壹幅美麗,迷人的畫面。
我們被罩在五彩斑斕的煙花下面,有壹種仙女飛天的感覺;又像是若大的空間,只有我自己在遨遊神州。
欣賞煙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的習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團圓之意。賞完煙花,我們也要回家吃湯圓了!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6我們這裏到了正月十五壹定要放花。昨天是正月十四我們這裏也是要放花的。壹是為了祈求在新的壹年裏風調雨順。二是為了祭祖。這天的晚上人們都走出家門,來到南大港廣場。我也不例外,早早的來到了廣場。那場面簡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這時才會感到自己多麽的渺小。花還沒放之前,人們有談話的、有買小吃的、有放花的…….
突然之間燈全都滅了,人們都趕快離開花架子,不壹會的功夫人們全都找到了自己合適的地方。在這時,三聲禮花炸響之聲,淩空飛灑而下,人們都齊聲驚呼。嘈雜聲、敲打聲、小販的吆喝聲都停止下來,人們盼望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氣花支支騰空,如萬箭齊發。這是掛在高處的.瀑布花也被點著,好像下起了夜光雨。
“通通通”又有三禮花升上天空,人們都擡頭叫好,那禮花宛如壹朵巨大的花在天空綻放。那禮花的光線如流星飛竄、如流虹百道。縷縷白煙在藍黑色的天空中清晰可見。
樹上的花也被引花引燃,幾十架花筒噴出金屑,人們稱為“鐵樹開花”, 本來光禿禿的樹頓時變成金光燦爛的仙樹,樹下的人們抱頭逃竄。
廣場的花架也怒放了,大小禮花齊名,五光十色,金屑噴湧,都然之間噴起了十幾米高的火樹林,人們都拿出手機,拍下這壹偉大的場面。
人們都擡頭觀望,等待著花的熄滅,祈求著花的永久。花會結束了,人都湧回家。我還依依不舍的回頭觀看最後幾只小小的禮花。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7元宵節晚會上,我和家人壹起去青穎公園看壹年壹度的燈展。
還未進公園大門,目光就被門前號稱“天下第壹燈”的巨型燈——“龍鳳門”吸引住了。那是壹個亭子形的大燈,八根柱子上分別盤繞著四條青龍、四條金龍,燈的最上端是“二龍戲珠”的圖案。燈的右上方,有壹只雄糾糾、氣昂昂的大公雞,它有著火紅的雞冠,圓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撲閃”著“翅膀”“打鳴”呢!大有“雄雞壹唱天下白的感覺”
進大門向右看,是“十八羅漢”。莊重典雅的如來佛祖端坐羅漢中間,真是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龍燈送福”壹個昂首擺尾的巨龍!龍背中間,是壹個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兩邊都是紅鯉魚、大壽桃和金元寶,象征著福、祿、壽、喜“四喜臨門”。再向前走,還有“大鵬展翅”、“桃園結義”、“常回家看看”、“螳螂撲蟬”、“森林酒吧”……火樹銀花,鞭炮聲響,觀燈的人笑著,指著,如癡如醉,仿佛走進了仙境壹般。要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燈,還是“糊塗官”和“花果山”。
瞧!那邊還有唱戲的。遠遠看去,只見舞臺上跪著兩個人,壹個正哭天喊地叫屈,另壹個則鎮定自如地跪在那裏,好像這場官司他贏定啦;旁邊的衙役雖知道那個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縣太爺正悠閑地看著那個叫冤者;站著的師爺正瞇著眼看著他們;想必他們收了不少好處,才如此對待這個喊冤者。走近壹看,啊!原來是壹組名叫“糊塗官”的花燈。制作者的精湛技藝壹定會讓妳油然而生敬意吧!
玩了好長時間,我們才戀戀不舍的回家了。在路上,我回味著剛才的美景,不禁贊嘆制作者的高度智慧,他們用平凡的雙手,為阜城人民在節日裏帶來了美的享受。我們衷心地感謝他們。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8“老奶奶,手兒巧,做花燈……”這首熟悉的元宵節歌謠緩緩地從廣播裏放出來,又令我不禁想起了剛剛過去的元宵節。
正月十三是傳統的上燈日子。這天我敢死著做完作業,喝完壹碗濃醇的酒釀元宵,便拉著爸爸媽媽去廣場上“炫耀”剛從東關街買來的宮燈。
剛出門的時候,爸爸還壹臉的不情願,嘟嘟囔囔的說什麽他還要做什麽重要的教參,誰知到了廣場,他比我還興奮,跟個小孩子壹樣拿出個照相機拍來拍去。不過這也不能怪他,我也被那些“千奇百怪”的燈吸引住了:有忠厚純樸的小狗燈,有清新秀麗的蓮花燈,還有壹種壹推上面兩個燈籠就轉來轉去的燈……這些燈都讓我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我還是最喜歡我的宮燈。
我的宮燈是用紫色的綢紗手工制成的,綢紗上有五顏六色的青絲鐵條做成的框架,呈長條型的燈籠狀,宮燈的上下兩端各有兩個鉤子,上頭用來勾壹根木棍,好提著;下頭用來掛中國結等飾品,燈是壹定要點的。只不過因為我的燈比較小巧,所以用的是電子蠟燭。把蠟燭的開關撥好,放到燈裏,柔和的彩光趁著本就好看的紫色綢紗,更是美麗。
我們在廣場上轉了幾圈就回家了,因為我們還有壹個重大的活動--猜燈謎。
我搶來媽媽的手機,搜出壹大堆燈謎:壹顆咬到咬掉牛尾巴,猜壹字。媽媽沈思幾秒立刻報上名來:告!我興奮地說:“對了,對了!”便屁顛屁顛地跑回房間,精挑細選地拿了壹個漂亮的本本送給他。“繼續繼續!”我不耐煩地喊道,“壹肚生下龍鳳胎!”還沒說完,爸爸就說:“好!”我拿了壹個大橡皮給他,但他還不死心,炫耀地對我們說:“怎麽樣,厲害吧!”我和媽媽對望壹眼,瞬間無語……
我喜歡有花燈的元宵。我也喜歡有燈謎的元宵,我更喜歡壹家人在壹起其樂融融的元宵。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9我的家鄉在蘇州,我們過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節都是非常隆重的。今天我來介紹壹下我們蘇州的元宵習俗。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這壹天蘇州城內成了歡樂的海洋。奶奶壹早就會去大潤發購買湯圓,今天超市銷的最好的應該是湯圓了,都要排起長隊。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媽媽還會自己包湯圓,現在由於工作忙,都改成去超市購買了。
晚上,是元宵節那天最熱鬧的時間。壹家子吃過湯圓,就要趕去胥門的百花洲公園看花燈了。我們坐的公交只能在胥門的前壹站下車,因為賞花燈的人太多了,已經交通管制了。妳看,兔子燈多漂亮呀,五顏六色的百花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還有那棵高大的幸運樹,大家爭著在樹下拍照留念,希望今年都是好運常伴……各種小吃排成了壹條龍,每個攤位前都圍了壹大圈的人。咦,大家仰著頭在幹嗎呢?噢,原來大家在都在看燈謎的紙條,絞盡腦汁的在思考,希望自己能都猜出幾個。
奶奶說,她小的時候,在元宵節那天,還要特意穿上新衣,去“走三橋”,三橋,還要選有吉利名字的橋,比如,太平橋、吉慶橋、長壽橋等等。據說走三橋可以消除百病,所以也叫“走百病”。 媽媽在百度上搜了壹下,原來是過橋渡河,在古人看來是“度厄”的象征,走過三橋,就度過了壹年中的眾多災厄,就能終歲無百病。而“渡河”二字,在南方又和“渡禍”諧音,因此過橋更有了克服災禍的寓意。
過完元宵節,我們也就要上學報到了,所以元宵是我們寒假中玩得最高興的那天了。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0今天是壹個特別的日子,可謂是“陪著玫瑰吃元宵”,因為即使元宵節,又是情人節下面作文頻道編輯帶來了這篇小學六年級元宵節作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餃子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們就來學怎麽包餃子吧!先把餃子皮攤在桌子上,再把做好的餃子餡弄壹團在皮上,然後再合起來用手壹捏,壹個鼓鼓的、白白的餃子就做好了。餃子剛下鍋,像皮球似的,在鍋裏活蹦亂跳的,白白的皮裏漏出了誘人的餡,看著妳的口水肯定都要流下來了。
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了桌,大家都垂涎欲滴。奶奶的壹口鄉音傳遍了整個屋子:“可以吃了。”大家便有說有笑地吃了起來。突然,表哥驚叫了壹聲,原來他吃到了壹枚帶硬幣的餃子,正到處炫耀呢!我看到了,急忙用我的“兩桿長槍”從表哥碗裏夾了壹個,送入嘴裏。“我也有壹個了!”我張開嘴,壹枚硬幣閃出了它的光澤。當我吃到第二枚帶硬幣的餃子時,表哥早已吞下幾個帶紅糖的了。吃帶紅糖的餃子要小心,否則紅糖溢出來會把妳燙得滿嘴起泡。奶奶還包了壹個小金桔的餃子,看誰幸運,能吃到。結果,讓爺爺這個“老幸運”吃到了。
這時,我想:是不是《紅樓夢》中的賈府也有這等美味的餃子呢?隨後又想,大概是不會的,因為裏面包著壹股鄉土氣息,不像是榮華富貴中的味。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1這天是正月十五,皓月當空,銀光灑滿大地。我們吃個晚飯,就和爸爸媽媽壹齊,然後到印臺山下東正街的天橋上觀看禮花。啊!好熱鬧呀!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笑容,興高采烈地聚到那裏。
“多漂亮啊呀!”才放出幾束煙花,我就已經陶醉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忽然聽到幾聲巨響,天空中出現幾個亮點,緊之後無數條“小蝌蚪“壹齊飛向天空。過了壹會兒,又是壹聲巨響,又壹個亮點出現了,“啪”的壹聲,開出許多黃色的小花,漸漸地變成了綠色、慢慢地又變成了紫色,真是美極了。像太陽壹樣絢麗多彩的禮花,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鐵樹開花;有的像蘑菇。。。。繽紛的禮花壹次又壹次劃破寧靜地夜空,最後放出了壹個大紅色的禮花,頓時天空猶如白晝,煙火星星點點地散落下來,好像壹顆顆閃亮的星星,慢慢地變成壹個個長長的小燈籠,又美麗又可愛。然後人們歡呼起來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說:“到我那裏吧,落在我的手中,多麽美麗的禮花,讓我應接不暇,壹個多小時過去了,人們和我壹樣久久不願離去。
回到家中,我還陶醉在裏面,那些燦爛的景象,壹向在我眼前浮現,我衷心地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的生活像禮花壹樣更加絢麗多彩。
愉快的笑容興高采烈地聚到那裏。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2那麽有趣的元宵節壹年才壹次,當然要好好慶祝。在我們這裏,元宵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掛壹個大紅燈籠。讓我費解的是吃飯前還要放鞭炮。晚餐和很多地方壹樣吃甜甜的元宵,預示著新的壹年會甜甜蜜蜜圓圓滿滿。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的元宵夜都會去外面玩玩的。因為爸爸媽媽都喜歡在元宵夜去猜燈謎,因此他們每年元宵都會帶我壹起去猜燈謎。我們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猜燈謎的大廳裏。
大廳裏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湊上前壹看原來是猜燈謎,猜到了就到總服務太兌現。我看了渾身都是精神,連忙拉著父母上二樓。到了二樓擡頭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燈籠,有些燈籠下面還掛著紅色的紙條,那上面寫的便是謎面。
有的是打壹個成語,有的則是壹個字,有的則是壹名球星的姓名,有的還是壹本書名、壹道菜名。形式各種各樣,讓人傷透腦筋。到了賣內衣的地方有壹個謎面讓我壹看就知道謎底:水上健兒(打壹成語)我猜的是如魚得水,因為這則謎語曾在電視上播過。正當我興奮的準備到總服務臺報謎底時,爸爸的壹句話讓我猶豫不決:“肯定不對,‘如魚得水’和‘水上健兒’有什麽關系?”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記得是對的呀,對,要相信自己。
雖然是錯的但是我認真思考過了,今年的元宵我覺得自己過的很充實。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3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今年的元宵我過的很難忘,我永遠都會記住這壹天的。
元宵節,也稱“燈節”。那為什麽呢?因為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與燈連在壹起的,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元宵節那晚,我們壹家人壹邊吃熱乎乎的湯圓,壹邊觀看精彩的“20xx元宵晚會”。因為元宵是我最喜歡吃的食品之壹,所以我吃了很多。媽媽包了很多品種:有我最喜歡吃的豆沙陷的、有甜而不膩的芝麻糖陷的、還有香噴噴的菜陷的,對了,還有實心的小元宵。元宵還沒煮好,我就已經迫不及待了。元宵壹上桌,我就趕緊拿起筷子夾了壹個,猛地咬了壹大口“哇!好燙好燙!差點把我的舌頭燙到……”媽媽看了,壹個會心的微笑地說:“看吧,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我想想,也是。我再貼近仔細地看了看元宵:好潔白光滑啊!好象壹個白色小絨球!我又夾了壹個元宵,這次我壹定要吸取教訓。我小心地夾了壹個,然後放到嘴邊吹了吹,輕輕地咬了壹小口“好粘啊,簡直太好吃了!”我終於明白:無論做什麽事都不能心急,否則就像我吃元宵壹樣。
元宵真好吃,不過也不能吃太多哦,吃多了也是會膩的,希望明天還能繼續吃元宵!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4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春節後最熱鬧的節日。在我們家鄉哈密三道嶺,元宵節有很多習俗: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元宵節的時候體育館前的小廣場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元宵節這天,我們全家壹定要去奶奶家壹起吃元宵過節。上午我們就來到奶奶家,我仔細看著媽媽和奶奶怎樣包元宵。首先奶奶用壹點豬油將豆沙調好餡,再把糯米粉放在盆裏用水和成壹個大面團備用,面團得醒壹會。開始包了,每人從大面團上揪下來礦泉水瓶蓋那麽大的壹坨面,用大拇指按出壹個窩窩來,用勺子挖點餡放進去,用手捏緊封口,然後放在手心裏團壹團,就包成了壹個圓圓的元宵了。壹個多小時後全部包好後,奶奶就去煮元宵了。水開了,元宵全部漂起來再煮壹會兒就熟了。吃著自己包的元宵真得好香啊!
到了晚上,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我們壹家老小去體育館前的小廣場上看花燈。那裏人山人海,得排隊進入。我們排了好長的時間,進去後首先看到廣場上的壹只巨大的雄雞,它壹下子就引起了我的註意。它有兩層樓那麽高。它的頭會隨著音樂轉動,翅膀能上下扇動,嘴裏還不停地打鳴兒。它吸引了很多人觀看、拍照。廣場四周還有各種各樣的走馬燈、宮燈;還有敲鼓的猴子燈,高高的大馬燈……
看完花燈,我們回家放煙花。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伴著絢麗多彩的煙花,美極了!我不禁感嘆道:“這才是火樹銀花呀!”
窗外不時地還有煙花和鞭炮在響,我們愉快地度過了這個難忘的元宵佳節!
元宵節六年級作文15今天媽媽壹大早就回家了,手上還拎著壹大袋面粉和肉糜。
不壹會兒材料都準備好了,我馬上要開始學包元宵嘍!媽媽教我先把面粉和黏,再拿壹點出來,撮成圓形。然後用手指把圓的壹邊按下去,裏面再塞上壹些肉糜,最後把凹進去的開口捏緊。壹個多汁可口的元宵就包好了。突然在壹旁的爸爸問我:“妳知道元宵佳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於是爸爸對我說:“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佳節。又稱為‘上元節’。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佳節,及至漢武帝創建了‘太初歷’,進壹步肯定元宵佳節的重要性。元宵佳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及後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開始活動,直至年十七才結束。元宵佳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佳節。
這說明了:只要處處留心,隨時都可以學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