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保護環境、倡導綠色消費日益受到人們的關註。國務院制定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國家經貿委近期推出的“三綠工程”都對我國飯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時,由於我國加入了WTO和北京申奧成功後,國際間交流日益頻繁,綠色消費已逐漸成為今後消費的主流。
為因應這種形勢和要求,規範和強化飯店行業的環境行為,引導企業在經營中更多地考慮消費者的環保、安全、健康等需求因素,特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的制定參照國際慣例,借鑒了國外實施綠色飯店的先進經驗,並結合了我國飯店行業現階段的經營狀況和人們的消費水平,為企業創建綠色飯店、實施和加強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
綠色飯店的創建、實施與保持將是壹個持續的發展過程。由於環境保護技術的發展、對環保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飯店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環境績效的改善,本標準將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訂和完善。
本標準由中國飯店協會提出、歸口並負責解釋及修訂。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飯店協會、全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韓明、李仁良、陳新華、陳勇、周和華、平安穩、張軍
綠色飯店管理規定
1 總則
1.1 目的
本標準為申請“綠色飯店”評審的酒店、賓館、度假村以及餐館、酒家、飯莊等企業規定了應達到的要求。
1.1.1 證實其有能力穩定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綠色飯店服務內容。
1.1.2 通過持續的改進提高顧客的消費滿意程度和環境保護功能。
1.2 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中華人民***和國境內的酒店、賓館、度假村以及餐館、酒家、飯莊等企業。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新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001-2000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ISO9001:2000)
GB/T 24001-1996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ISO14001:1996)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綠色飯店: 運用環保、健康、安全理念,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生態和合理使用資源的飯店,其核心是為顧客提供舒適、安全、有利於人體健康要求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並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3.2 綠色消費:指人們在購買商品和消費時,關註商品在生產、使用和廢棄後對環境的影響問題,並在消費過程中關註環境保護的問題。
3.3 綠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生產,經專業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的食品。
4 等級劃分及標識
綠色飯店分為五個等級,根據企業在提供綠色服務,保護環境等方面做出不同程度的努力,分為A級、AA級、AAA級、AAAA級、AAAAA級***五個等級。AAAAA級為最高級。
A級 :表示飯店符合國家環保、衛生、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規,並已開始實施壹些改進環境的措施,在關鍵的環境原則方面已作了時間上的承諾。
AA級 :表示飯店在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服務,減少企業運營對環境的影響方面已做出了壹定的努力,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AAA級 :表示飯店通過持續不斷地實踐,在生態效益成果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步,在本地區飯店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AAAA級:表示飯店的服務與設施在提高生態效益的實踐中,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並不斷提出新的創舉,處於國內飯店行業領先地位。
AAAAA級:表示飯店的生態效益在世界飯店業處於領先地位,其不斷改進的各項舉措,為國內外酒店采納和效仿。
5 等級劃分的依據和評定方法
5.1 等級劃分的依據是綠色飯店標準。
5.2 評定方法
5.2.1 企業自願向中國飯店協會及其委派機構報名,並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培訓。
5.2.2 企業參照綠色飯店標準及細則,開展實施活動。根據企業的需要,全國綠色飯店評定機構將派專家進行具體指導。
5.2.3企業根據實施結果,填寫有關評估材料報全國綠色飯店評定機構。
5.2.4全國綠色評定機構對材料進行書面審核後,委派審核組對現場進行檢查評審,出具評審報告並確定等級。
5.2.5壹個企業評定壹個等級,如果企業由若幹分店組成,應按各店的實際情況分別評定等級。如果是連鎖店,可以統壹申報,壹次評定。
6 等級評定和管理原則
6.1 綠色飯店的評定采取企業自願申請,評定為綠色飯店的企業實行強制管理制度。
6.2 經評定的綠色飯店授予相應等級的綠色飯店標誌牌,對本企業生產的餐飲食品經專家委員會認定準許使用“綠色美食”標誌並頒發證書。
6.3 綠色飯店標誌牌由全國綠色飯店評定機構統壹制作、頒發,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授權或認可,不得擅用。
6.4 經評定的綠色飯店,由全國綠色飯店評定機構每兩年進行壹次年度監督,四年進行壹次復評。在此期間,應企業的申請,可安排進行晉級評定。同時,中國飯店協會還將作不定期暗訪,在監督、暗訪、復評人員出示審核員證及綠色飯店評定機構委托書後,飯店應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標誌的有效期為四年(自頒發證書之日起計算)。
6.5 企業在使用標誌期間,壹經發現與標準不符或發生給消費者帶來直接的、間接的利益損害的其他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給予警告、降級、摘牌等處理。
7 審核員
7.1 綠色飯店的等級評定工作實行審核員制度。審核員必須經專業培訓與考核,合格者頒發審核員資格證書。
7.2 綠色飯店審核員資格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級實行註冊制度。註冊初級審核員有資格實施綠色飯店的企業內部審核,註冊中級審核員有資格實施綠色飯店的外部審核,註冊高級審核員有資格擔任綠色飯店外部審核組組長。
7.3 審核員在四年內要定期接受再培訓及驗證,以確定其註冊資格。
7.4 審核員按規定的審核程序進行審核,應嚴格執行有關紀律。
7.5 審核員只能在接受執行全國綠色飯店評定機構委派書後方能行使審核職責。
綠色飯店標準
A1 前提條件
A1.1 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環保、節能、衛生、防疫、食品、消防、規劃等法律法規,各項證照齊全合格。
A1.2 飯店最高管理者必須任命專人(綠色代表)負責本企業的創建綠色飯店任務,飯店有綠色工作計劃,明確環境目標和行動措施,健全有關公***安全、食品安全、節能降耗、環保的規章制度,並且不斷更新和發展,飯店管理者定期檢查目標的實現情況及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A1.3 飯店有關於公***安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培訓計劃,全員參與,提高員工安全和環保意識;分管創建綠色飯店工作的負責人必須參加有關安全、環境問題的培訓和教育。
A1.4 客人活動區域以告示、宣傳牌等形式鼓勵並引導顧客進行綠色消費,使顧客關心綠色行動。飯店被授予“綠色飯店”後,必須把牌匾置於醒目處。
A1.5 有建立綠色飯店的相關文件檔案。
A2 節約用水
A2.1 積極引入新型節水設備,采取多種節水措施,加強水資源的回收利用。
A2.2 飯店用水總量每月至少登記壹次,廁所水廂每次沖水量、水龍頭每分鐘水的流量、浴池水龍頭的水流量、小便池的用水量、洗碗機的用水量等有明確的標準並執行。
A2.3 飯店的水消耗主要來源客房、廚房清潔和餐具清洗。各主要部門要有用水的定額標準和責任制。
A2.4 飯店用水消耗每月至少監測壹次,建立水計量系統,並對用水狀況進行記錄、分析。
A2.5 嚴格禁止水龍頭漏水。
A3 能源管理
A3.1 飯店要有能源管理體系報告,每年至少做壹次電平衡監測,各主要部門有電、煤(油)能耗定額和責任制。
A3.2 通風、制冷和供暖設備應強化日常維護及清潔管理,並配有監控系統,對冷櫃、窗戶的密封情況每年都要檢查,並寫出檢查報告。
A3.3 健全飯店的能源使用計量系統。
A3.4 積極采用節能新技術,有條件的企業應使用可再利用的能源(太陽能供熱裝置、地熱等)系統。
A4 環境保護
A4.1 飯店汙水排汙、鍋爐煙塵排放、廢熱氣排放、廚房大氣汙染物排放、噪音控制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A4.2 洗浴與洗滌用品不能含磷,使用和用量正確,對於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A4.3 冰箱、空調、冷水機組等積極采用環保型設備用品。
A4.4 室內綠化與環境相協調,無裝飾裝修汙染,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A4.5 室外可綠化地的綠化覆蓋率達到100%。
A5 垃圾管理
A5.1 飯店要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減少垃圾數量等方式進行控制和管理。
A5.2 飯店建立垃圾分類收集設備以便回收利用,員工能將垃圾按照細化的標準分類。
A5.3 對顧客做好分類處理垃圾的宣傳。
A5.4 對廢電池等危險廢棄物有專用存放點。
A6 綠色客房
A6.1 有無煙客房樓層(無煙小樓)。
A6.2 房間的牙刷、梳子、小香皂、拖鞋等壹次性客用品和毛巾、枕套、床單、浴衣等客用棉織品,按顧客意願更換,減少洗滌次數。
A6.3 改變(使用可降解的材料)、簡化或取消客房內生活、衛浴用品用的包裝。
A6.4 放置對人體有益的綠色植物。
A6.5 供應潔凈的飲用水。
A6.6 客房采光充足,有良好的新風系統,封閉狀態下室內無異味、無噪音,各項汙染物及有害氣體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
A7 綠色餐飲
A7.1 餐廳有無煙區,設有無煙標誌。
A7.2 餐廳內有良好的通風系統,無油煙味。
A7.3 保證出售檢疫合格的肉食品,嚴格蔬菜、果品等原材料的進貨渠道,確保食品安全。在大廳顯著位置設置外購原料告示牌,標明主要原料的品名、供應商、電話、質檢狀態、進貨時間、保質期、原產地等內容。
A7.4 積極采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害蔬菜。
A7.5 不出售國家禁止銷售的野生保護動物。
A7.6 制訂綠色服務規範,倡導綠色消費,提供剩余食品打包服務、存酒等服務。
A7.7 不使用壹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壹次性木制筷子,積極減少使用壹次性毛巾。
A7.8 餐廳內有男女分用衛生間,潔凈無異味,衛生間面積及廁位與餐廳面積成恰當比例,衛生間各項用品齊全並符合環保要求。
A8 綠色管理
A8.1 飯店應建立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
A8.2 飯店應建立積極有效的公***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預防、管理體系。
A8.3 飯店應建立采購人員和供應商監控體系,盡量選用綠色食品和環保產品。
A8.4 飯店積極采用綠色設計。
A8.5 飯店的綠色行動受到社會的積極贊同,顧客對飯店的綜合滿意率達到80%以上。
具體實施細則和評估標準,參見《綠色飯店評估細則》,中國飯店協會將另行公布。
綠色飯店是指運用環保健康安全理念,堅持綠色管理,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生態和合理使用資源的飯店。核心是為顧客提供符合環保、健康要求的客房和餐飲。
綠色飯店有三大標準——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和食品安全;健康:提供給消費者有益於健康的服務和享受;環保:減少和避免浪費,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我國綠色飯店以銀杏葉作為標識。根據飯店在安全、健康、保護環境等方面程度的不同,綠色飯店分為A級至AAAAA級。
綠色飯店概念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昆明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06年起全力以赴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以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綜合競爭力,實現整個城市環境與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加快和諧昆明、現代新昆明建設。綠色飯店系列創建活動就是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細胞工程”,倡導和創建節能環保健康型的綠色飯店也是國際住宿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昆明怡景園度假酒店積極響應號召,開展壹系列“創建綠色飯店”的工作。在此,也希望得到您的參予、支持與配合。
壹、綠色飯店(Green Hotel):是在飯店建設和經營管理過程中,堅持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理念,以節能降耗和促進環境和諧為經營管理行動,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安全、健康服務的飯店。
二、綠色飯店的核心是:為顧客提供舒適、安全、有利於人體健康要求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並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三、綠色飯店的含義:綠色飯店的“綠色”,其含義有三層:
第壹,提供的服務本身是綠色的。即要為顧客提供舒適、安全,符合人體健康要求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等。
第二,服務過程中使用的物品是綠色。要求用於服務的所有物品是安全、環保的。
第三,經營管理過程中註重保護生態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總之,要在確保服務品質的前提下,做到盡量節省能源、降低物質消耗,減少汙染物和廢棄物的排放。
四、綠色飯店的指導思想:以環境友好為理念,將環境友好行為、環境管理融入飯店經營管理中,貫徹環保、節約、健康和安全的宗旨,堅持綠色管理和節約資源,建設綠色消費,保護生態環境和合理使用資源的飯店。
五、綠色飯店的四個特點:環保、健康、節約、安全。
環保是指飯店在經營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實現服務與消費的環境友好。
健康是指飯店為消費者提供有益於大眾的身心健康的服務和產品。
安全是指飯店在服務中確保公***安全和食品安全。
節約主要是指在飯店經營過程中註重循環經濟,節能降耗,水、電、煤等降耗物質應減少浪費。
[編輯本段]A1 前提條件
A1.1 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環保、節能、衛生、防疫、食品、消防、規劃等法律法規,各項證照齊全合格。
A1.2 飯店最高管理者必須任命專人(綠色代表)負責本企業的創建綠色飯店任務,飯店有綠色工作計劃,明確環境目標和行動措施,健全有關公***安全、食品安全、節能降耗、環保的規章制度,並且不斷更新和發展,飯店管理者定期檢查目標的實現情況及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A1.3 飯店有關於公***安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培訓計劃,全員參與,提高員工安全和環保意識;分管創建綠色飯店工作的負責人必須參加有關安全、環境問題的培訓和教育。
A1.4 客人活動區域以告示、宣傳牌等形式鼓勵並引導顧客進行綠色消費,使顧客關心綠色行動。飯店被授予“綠色飯店”後,必須把牌匾置於醒目處。
A1.5 有建立綠色飯店的相關文件檔案。
[編輯本段]A2 節約用水
A2.1 積極引入新型節水設備,采取多種節水措施,加強水資源的回收利用。
A2.2 飯店用水總量每月至少登記壹次,廁所水廂每次沖水量、水龍頭每分鐘水的流量、浴池水龍頭的水流量、小便池的用水量、洗碗機的用水量等有明確的標準並執行。
A2.3 飯店的水消耗主要來源客房、廚房清潔和餐具清洗。各主要部門要有用水的定額標準和責任制。
A2.4 飯店用水消耗每月至少監測壹次,建立水計量系統,並對用水狀況進行記錄、分析。
A2.5 嚴格禁止水龍頭漏水。
[編輯本段]A3 能源管理
A3.1 飯店要有能源管理體系報告,每年至少做壹次電平衡監測,各主要部門有電、煤(油)能耗定額和責任制。
A3.2 通風、制冷和供暖設備應強化日常維護及清潔管理,並配有監控系統,對冷櫃、窗戶的密封情況每年都要檢查,並寫出檢查報告。
A3.3 健全飯店的能源使用計量系統。
A3.4 積極采用節能新技術,有條件的企業應使用可再利用的能源(太陽能供熱裝置、地熱等)系統。
[編輯本段]A4 環境保護
A4.1 飯店汙水排汙、鍋爐煙塵排放、廢熱氣排放、廚房大氣汙染物排放、噪音控制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A4.2 洗浴與洗滌用品不能含磷,使用和用量正確,對於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A4.3 冰箱、空調、冷水機組等積極采用環保型設備用品。
A4.4 室內綠化與環境相協調,無裝飾裝修汙染,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A4.5 室外可綠化地的綠化覆蓋率達到100%。
[編輯本段]A5 垃圾管理
A5.1 飯店要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減少垃圾數量等方式進行控制和管理。
A5.2 飯店建立垃圾分類收集設備以便回收利用,員工能將垃圾按照細化的標準分類。
A5.3 對顧客做好分類處理垃圾的宣傳。
A5.4 對廢電池等危險廢棄物有專用存放點。
[編輯本段]A6 綠色客房
A6.1 有無煙客房樓層(無煙小樓)。
A6.2 房間的牙刷、梳子、小香皂、拖鞋等壹次性客用品和毛巾、枕套、床單、浴衣等客用棉織品,按顧客意願更換,減少洗滌次數。
A6.3 改變(使用可降解的材料)、簡化或取消客房內生活、衛浴用品用的包裝。
A6.4 放置對人體有益的綠色植物。
A6.5 供應潔凈的飲用水。
A6.6 客房采光充足,有良好的新風系統,封閉狀態下室內無異味、無噪音,各項汙染物及有害氣體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
[編輯本段]A7 綠色餐飲
A7.1 餐廳有無煙區,設有無煙標誌。
A7.2 餐廳內有良好的通風系統,無油煙味。
A7.3 保證出售檢疫合格的肉食品,嚴格蔬菜、果品等原材料的進貨渠道,確保食品安全。在大廳顯著位置設置外購原料告示牌,標明主要原料的品名、供應商、電話、質檢狀態、進貨時間、保質期、原產地等內容。
A7.4 積極采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害蔬菜。
A7.5 不出售國家禁止銷售的野生保護動物。
A7.6 制訂綠色服務規範,倡導綠色消費,提供剩余食品打包服務、存酒等服務。
A7.7 不使用壹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壹次性木制筷子,積極減少使用壹次性毛巾。
A7.8 餐廳內有男女分用衛生間,潔凈無異味,衛生間面積及廁位與餐廳面積成恰當比例,衛生間各項用品齊全並符合環保要求。
[編輯本段]A8 綠色管理
A8.1 飯店應建立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
A8.2 飯店應建立積極有效的公***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預防、管理體系。
A8.3 飯店應建立采購人員和供應商監控體系,盡量選用綠色食品和環保產品。
A8.4 飯店積極采用綠色設計。
A8.5 飯店的綠色行動受到社會的積極贊同,顧客對飯店的綜合滿意率達到80%以上。
[編輯本段]綠色飯店的原則
“綠色飯店”需要有壹些基本的原則來指導實際工作以支持它的持續改進和發展。
1.再思考(Rethinking)—— 轉變觀念
環境問題的產生並不是人們故意破壞的結果,而是人們在追求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提高生活水平的過程中的壹個副產品。尤其是90年代以來變得日益嚴重的壹些環境問題,如固體廢棄物的增加,於產品生產者的生產理念、人們的生活理念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飯店要重新思考現行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把環境因素作為壹個重要內容來考察現有行為的合理性,然後提出進壹步的改進措施。長期以來在旅遊界流行的"旅遊業是無煙產業,不會造成對環境的汙染"的觀念需要改變。事實上,我國許多地方為了開發旅遊業大興土木,已經造成了環境的嚴重破壞,而且許多破壞是不可彌補的。
2.再循環(Recycling)—— 節約資源
由於地球上的絕大多數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對它們的利用效率,壹個較好的方法是對可循環使用的資源進行再利用。再利用可分為微觀再利用和宏觀再利用兩個層次。微觀再利用是壹種企業內部的行為,而宏觀再利用是在全社會範圍內,由政府幹預或其他的方式而實現。飯店內部首先要努力實現微觀再利用,例如中水、冷凝水的回用等。但是紙張的宏觀再利用,即紙的再生,在飯店內部是無法實現的,此時,飯店的任務是要為宏觀再利用創造條件,即把廢棄的紙張從其他的廢棄物中分離出來,集中由廢品處理站送到造紙廠進行再生。
3.再減少(Reducing)—— 降低成本
簡化、減少的根本目的是減少浪費、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從而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資源效益。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現代飯店就是豪華生活的代名詞,所以飯店非常註重"包裝",包括對服務過程、對提供物品的包裝,正是這種包裝使得飯店產生大量浪費,並產生大量廢棄物。典型的例子就是飯店提供的生活用品、衛生用品包裝精美,但被客人打開後就成了廢棄物,飯店完全可以實施簡化包裝,既能節約資金,又可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又如飯店為客人壹天壹換床單,為此飯店每日有大量的床單要洗,用水量大大增加。而在不影響衛生標準的情況下,減少床單的更換次數可以減少水、電的用量,減少織物、設備的磨損和洗滌工作量。
4.恢復、補償(Recovering)—— 改善環境
飯店存在大量對環境不利的因素,因此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改進,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飯店要在可能的情況下投入資金,對已經造成破壞的環境進行治理,以使環境得到恢復和補償。雖然環境在遭受到破壞後很難再恢復原貌,但是對它進行恢復和補償是必要的,例如飯店通過種植花草樹木的方式來凈化空氣、補償綠地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