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博物館被盜
1992年9月18日,雨,河南開封包公湖畔,開封博物館。上午8時30分,服務員馬海娟、崔巧玲像往常壹樣,熟練地打開博物館明清宮廷用品展廳大門,準備迎接參觀者。但壹進門,她們大驚失色,展廳內壹片狼藉,幾個展櫃已空空如也。
8時40分,公安人員迅速抵達博物館,馬上展開勘查工作。隨後開封市公安局局長武和平、主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胡安太,也從不同地點趕到現場。
經警方初步勘查,發現展廳中有8個展櫃被撬,69件珍貴文物被盜走,其中國家壹級、二級文物59件。明代宣德年間青花纏枝蓮紋盤、明弘治年間黃釉瓷盤、明德化窯回紋三足爐、清雍正年間青花釉裏紅折枝果紋扁瓶等4件壹級文物是我國窯燒青花瓷器中的極品。按當時市場估價,失竊珍品總價超過億元。這是建國以來全國最大的文物盜竊案,也是繼“蒙娜麗莎”盜竊案後的世界第二大文物盜竊大案!
鎖定罪犯
隨著調查的深入,各種信息接踵而來。包公湖漁場工人吳玉柱反映:案發當日淩晨1時50分,他和同事顧保國等三人巡湖至中坑南環路包府坑加油站北墻外時,發現有壹輛白色桑塔納轎車停放在此。吳玉柱用強手電照了車牌說:“這是空軍的車。”
博物館職工李娟和在此值勤的武警戰士提供了壹條更重要的線索:9月初,有兩個住在東京大飯店的年輕人曾三次到博物館參觀,其中壹個自稱“武漢大學教授”,說來開封參加“黃河中下遊研討會”。經警方調查,證實9月初開封根本沒有召開過什麽“黃河中下遊研討會”。
根據這條線索,警方在東京大飯店查到,9月2日,有四個來自武漢的男子來此投宿,於9月7日離店。其住宿登記為:李軍,男,28歲。唐國強,男,32歲。陳納德,男,32歲。三人工作單位均為武漢鐵路分局,另壹人沒有登記。經查問,武漢鐵路分局並沒有李、唐、陳三人。
9月29日深夜,鄭州市公安局偵破開封“9.18”案件第三次工作匯報會正在進行。當金水公安分局局長說起8月5日鄭州金橋賓館發生了壹起盜竊桑塔納轎車案件時,立即引起了開封市公安局偵破“9.18”駐鄭工作組的重視。
經了解,7月29日,三個自稱是廣州宏達電子公司的青年,駕駛掛軍牌照“K43—1008”的紅色夏利車到金橋賓館,進了1003房間與開封機電公司駐鄭辦事處主任傅煥成洽談購車事宜。這三位青年的名字分別叫林沙、李軍、陳納德。
次日中午,林沙等人要求試車。其中壹人駕駛白色桑塔納在賓館院內試車時,突然駕車駛出賓館大門,約40分鐘才返回。幾天後,傅煥成發現那輛被試過的白色桑塔納不翼而飛。
經過細致分析,大家認定:鄭、汴兩地出現的林、李、陳、唐四人涉及的兩案系壹個團夥所為。“桑塔納轎車可能就是突破口。”指揮部當即決定兩案合並偵查,以車找人或以人找車。
擒魔武漢
兩地的幹警偵查後發現,鐵路分局對面是壹個軍事機關,而距此不遠的珞珈山麓則坐落著武漢大學。“陳納德”等人在鄭州金橋賓館“買車”時曾自稱是“省軍區的”,到開封博物館“參觀”時又稱是“武大教授”。偌大個武漢市,這三個單位恰好如此集中地在壹起!“我們就以這壹帶為重點,重點調查。”武和平斷然下令。
通過十多天的緊張工作,武漢公安機關發現了壹些與“9.18”案件有關的線索,偵查範圍逐漸縮小,最後縮小到不到壹平方公裏的範圍。
同時指揮部命令從小在武漢長大,對武漢地理、人際關系較熟悉的王偉,同在局治安科工作的妻子李靜萍壹起攜女兒以探親訪友的名義前往武漢開展工作。
12月1日上午10時,身著便裝的王偉攜妻帶女在漢口南京路由東向西漫步,行至鄱陽街與南京路十字路口時,北邊駛來壹輛白色桑塔納。夫妻倆犀利的目光同時盯準車牌:“K43-1008”!“快叫的士!”王偉邊給妻子下達任務,邊飛步追向“K43-1008”駛去的方向。
寬闊的馬路上,“的士”緊緊咬住“K43-1008”。拐過幾個彎,目標在武漢海關大門外北側停下,從車裏走出的兩個人步入海關大院。王偉指揮“的士”也悄然停在了海關大門外南側。王偉舉起事先準備好的照相機壹面拍照,壹面命令妻子“給指揮部打電話報告情況”。拍完照後他又走進海關院裏查看,“的士”中只留五歲的小女兒坐守。
接到李靜萍電話,張天增支隊長率領偵查員火速奔向海關。然而,在張天增壹行尚未到達時,“K43-1008”已逃離海關……經辨認,王偉所照的司機就是化名叫唐國強的人。當晚,武漢市公安局3000多名幹警分扼三鎮主要街道、路口,張網以待。
下午3時許,“K43-1008”終於出現了。武昌交通大隊民警王先進在武昌區小東門發現並扣留了壹輛掛“K43-1008”軍照的白色桑塔納轎車及司機的駕駛執照,司機同壹起乘車的女人卻狡猾地溜掉了。根據被扣駕照,了解司機名叫劉進,家住武漢民主路458號,女的是劉的妻子艾某。查對白色桑塔納轎車發動機號,確系鄭州金橋賓館內被盜車輛。
而此時劉進已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實在太愛玩車了,對這輛嶄新的白色桑塔納更是愛不釋手,而且他自認為“9.18”案件作得天衣無縫。三天前他就開始四處兜風。當被交警攔住時,劉進這才感到大難臨頭了,於是四處托人打探消息。
12月3日下午6時,武昌交通大隊、漢陽分局民警得知,有壹稱楊長明的人在打聽扣車的事。潘賢仁副局長和胡安太副局長果斷決定:“抓獲楊長明,順藤摸瓜!”
12月3日,漢陽公安分局將楊長明等人在漢陽區和平新村4門4樓抓獲。6日晚,公安機關對楊長明家進行了搜查,在梅巖村44號搜出了五件文物,其中有萬歷哥窯青花蝶紋瓶、青花繪紋瓶、黃釉瓷爐等,都是“9.18”開封博物館被盜的珍品。
在鐵的事實面前,楊長明交代了內弟劉農軍(化名陳納德)夥同劉進(化名林沙)、文西山(化名唐國強)、李軍四人9月18日盜竊開封博物館的事實以及窩贓轉移的相關案犯和線索。12月10日,公安部向全國發出了通緝令,對案件的主要嫌疑人劉龍軍、劉進進行通緝。 迫於政策和法律的強大攻勢,參與窩贓轉移的汪義強從廣州返回武漢投案自首,並提供了劉農軍、劉進在廣州的活動情況。
最後收網
為防止被盜文物和主要案犯出境,指揮部決定集中兵力,在廣州壹舉圍殲案犯。
十多天後,壹個神秘電話打到廣州市公安局,表示願意將文物交出,但懼怕抓人,不敢前往。經廣州市公安局精心運籌,55件被盜文物輾轉至穗,於12月23日0點55分,交到廣州市公安局11處。參戰幹警壹鼓作氣抓獲另外四名主犯,其余的九件文物也終於完璧歸趙。
1月9日下午2時40分,當壹個穿茄克、戴墨鏡的年輕人鬼鬼祟祟地出現在廣州街頭時,被當場擒獲。從他身上搜出了劉農軍與其妻淩海濱的兩本化名為淩達偉、淩海紅的委內瑞拉護照、兩張香港至倫敦的飛機票以及其他錢物。據其交代,劉農軍潛伏在青島,準備做整容手術後出境。青島市公安局聞訊而動,於1月9日晚抓獲了“9.18案件”首犯劉農軍
在公安人員的攻心戰術打擊下,三天後,劉農軍最終交代了策劃、指揮、盜竊開封博物館文物的犯罪事實。之後,偵查員在劉農軍的壹個落腳點摸清了文西山的潛藏地址。
文西山在與其他盜犯分開後,壹個人偷偷溜到了東北。當獲知同夥壹壹落網後,文西山準備再次潛逃。正當他於吉林市勞動局招待所匆匆結算完住宿賬目準備逃離時,吉林市公安局刑警隊員如神兵天降,擋住了他的去路。
1月17日下午4時許,赴廣州工作組接到壹個可靠情報:劉進將於晚間6時在廣東省中醫院門口出現。17日下午6時10分,廣州惠府路,壹輛紅色桑塔納轎車由南向北駛來,駛進中醫院。守候在此的開封市公安局刑警蔡永剛、許大剛躍身翻過路邊護欄,飛步向那輛車奔去,活捉了劉進。
此時,“9.18”案件的主犯只剩下了李軍。開封市公安局預審組抓住案犯驚魂未定之機,對文西山進行了突審。經審訊,文西山不但交代了作案全過程,而且提供了李軍在吉林的隱藏地點。信息反饋到吉林,吉林市公安機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正在家裏準備過年的李軍生擒。
案情大白
隨著國際文物走私黑浪卷起,劉農軍早已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開封博物館館藏文物。他於1991年6月在廣州將各懷“絕技”的犯罪分子劉進、李軍、文西山糾合在自己麾下,開始了盜竊文物的罪惡勾當。為增強作案的機動性,他們先在廣州竊得壹輛紅色夏利車。然後通過彭國禮將駐漢某部“K46-1008”軍車牌照改為“K43-1008”,掛在車上。
1992年7月,劉農軍壹夥先後兩次到開封博物館偵查,並合謀制定了作案計劃。為了保證作案後能迅速逃離現場,劉農軍等覺得夏利車車速太慢,於是又盜走了開封市機電公司正出賣的白色桑塔納轎車。9月16日,天空布滿陰霾,他們帶著作案工具,駕車離漢赴汴,17日駛入開封市區,到博物館觀察情況。是夜9時30分,劉農軍壹夥在博物館周圍窺伺動靜。18日淩晨1時許,他們將“K43-1008”轎車停在包公湖中坑南岸的加油站北墻外,劉農軍和劉進龜縮車內用對講機遙控指揮;文西山和李軍翻墻入院,實施作案。淩晨5時許,劉進開車至博物館北圍墻外接應,將盜得文物放置在轎車後備廂後,立即逃竄。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就是這樣壹起精心策劃的盜竊文物大案,在公安幹警的不懈努力下,千裏追蹤,不僅主要案犯無壹漏網,而且被盜文物也全部完璧歸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