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哈爾濱的紅腸和大列巴面包為什麽那麽出名?南方人喜歡嗎?

哈爾濱的紅腸和大列巴面包為什麽那麽出名?南方人喜歡嗎?

哈爾濱的紅腸和大列巴面包是哈爾濱地方特色 美食 的壹張名片。眾所周知,哈爾濱在100多年前曾經是歐亞商賈雲集的地方,是當時中國商業最發達的地方,是遠東的中心城市,當時旅居哈爾濱最多的就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猶太人等等。這些西方飲食文化的民族長期生活在哈爾濱,就逐漸地把他們的 美食 ,諸如:啤酒、紅腸、大列巴面包、俄式西餐等等都帶入了哈爾濱。

哈爾濱紅腸的出名是因為工藝繁復、用料考究、口味濃香、色澤紅潤,真正烤紅腸的老師傅們曾經師承德國人、俄羅斯人,經過逐漸的調整、改良形成了現在的味道,在百年的進化中融合了中外風味,最終固定了下來。傳統正宗門派有裏道斯紅腸、哈爾濱肉聯紅腸、哈爾濱商委紅腸,後來的新興門派也很多,但都有腸肉澱粉少Q彈緊致的內裏和腸衣紅潤褶皺均勻密布的長相,享譽南北,備受贊譽。

至於大列巴面包,最好理解的解釋就如法國人摯愛的法棍面包,都是為了享受面粉的醇香而誕生的品種,不同的是,大列巴面包發酵法不同,可以說,是俄羅斯人的“法棍”。南方朋友當然也喜歡,因為吃完了胃裏很舒服。

大列巴抹黃油,配紅菜湯、魚籽醬和紅腸,再來壹瓶格瓦斯,這就是典型的戰鬥民族,不對,是哈爾濱當地人的傳統吃法

說起來,壹周君接觸這兩樣恩物已經是很久以前啦,身為哈爾濱人的某大學同窗,每年假期歸來都會給室友們捎上壹些紅腸和大列巴。紅腸倒是很快被滅光,而大列巴......我等南方軟妹紙都是面面相覷,充滿困惑——這種又幹又硬的俄式面包,即便是比起饅頭花卷,也毫無口感優勢,嚼起來還腮幫子疼。

所以說,鐘愛軟糯口感的南方人,大多會對它接受無能吧

哈爾濱紅腸就不多說啦,原名蘇聯立陶宛灌腸,有著百年 歷史 的俄國引進食品。外表呈紅色的豬肉煙熏腸,不管南方北方,大家都能接受它的味道。

至於說大列巴為什麽在哈爾濱如此出名,這還是由於 歷史 原因和地理位置決定的。

眾所周知哈爾濱被譽為“東方莫斯科”,當年俄國與中國合作修建中東鐵路,大量的俄國湧入哈爾濱,為滿足他們的需要,各種俄國傳統食品商店便應運而生,大列巴就是其中的代表。

嚴格來說,“列巴”才是俄語“面包”的意思,因為個頭是在是大,所以中國人在前面加了個“大”字。妳可以想象重達4斤的面包是個什麽概念

其實說它不好吃只是南方人的想法,哈爾濱人可是愛的不得了。

上面提到的壹周君的室友,她吃大列巴會首先切上幾片蒜瓣,然後把蒜汁塗在面包的硬殼上,據她說這樣吃口感超級棒,或者是將面包切片,抹上黃油,配合著熱湯吃,可以當壹餐飯啦

據說在上世紀初,能吃得起大列巴的都是上流人士或是俄國僑民,解放後,大列巴壹度賣斷貨。而用糧票限購的時代,壹個五斤重的大列巴要三斤半糧票,還要再加上1元錢才能買到,夠壹家人吃幾天。

這個我應該很有發言權了,身為壹個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幾乎是吃著哈爾濱紅腸長大的,至少可以說吃過的腸都是伴著紅腸的味道,所以我的記憶中香腸應該都是這個味的。

直到來到天津,發現還有其他口味的香腸,才知道原來我記憶中的味道只屬於東北。

生產紅腸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腸衣(動物腸衣,以豬或牛的小腸腸衣為最佳)、澱粉(馬鈴薯澱粉最佳),大蒜,鹽和硝等。其中有壹半是瘦豬肉,大約三分之壹的肥豬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為澱粉和調料。

喜歡吃紅腸,不僅僅是因為味道,可能也是壹種鄉愁吧。

哈爾濱的大列巴、紅腸等為代表的食物其實不是原生的哈爾濱文化,而是外來泊入而受到當地人喜愛又溶入地方的文化。早年的哈爾濱外來族群很多,這些人有的是躱避壹戰後的饑荒沿西伯利亞過來的,有的是逃避新成立的蘇聯對沙俄分子的鎮壓而來的,還有蘇俄西伯利亞勞改營的逃犯。這些外國人多數是斯拉夫人,包括蘇俄境內的哥薩克和白俄,還有猶太人,波蘭人等。這些外國外族人來哈爾濱定居後,帶來了歐洲的建築風格的房屋,他們居住的多是田園式的獨居院,住歐式風格的農舍,在哈爾濱過去名叫馬家溝、南崗現秋林公司周邊以及道裏偏臉子、正陽河、中央大街四周地區都是這些外人的居住區。他們居住下來,把他們吃的習慣和口味也帶來了。用就地食材加工力道斯紅腸,茶腸,幹腸,養奶牛,生產牛奶,奶油,幹奶烙以及各式的烤制面包等。這些食品有幾個特點,壹是口味適合高緯地區的人食用,熱量高,耐寒。二是耐儲藏。三是方便食用,不用現做,隨時可吃。那時沒有冰箱,這些食物比當地食品保質期長。這些特點鋳就了它在哈爾濱的地位。哈爾濱人喜歡它們,吸收這些外來文化,形成了現在的紅腸大列巴啤酒和戈瓦斯飲料等為代表的這部分食品。這些食品除奶制品和飲料外,壹般都烤制,制作程序嚴格。比如那時沒有味素雞精等調味品,但烤制的紅包腸等扱香。這些就形成了哈爾濱的食品文化支柱,成為哈爾濱的名片之壹。外省人來,吃了也認為是地方特色。回去也帶壹些高緯地區的特色食品給家人朋友享用。應當說知名我國南北。但客觀的說南北地域氣候文化差異,南方人特別是以米食為主的地區,因為口味不壹,他們還是願意享用當地的食品文化。但這不影響哈爾濱食品文化向全國傳播。

小的時候吃不起,偶爾吃壹次夠吹噓半年的。這兩樣食品典型的北方口味,我個人更喜歡香腸,絕對的東北風味。後來調到了南方,每次回老家探親必須去哈爾濱的奮鬥路副食品商店采購壹些食品帶回南方,香腸是必選的,有時大列巴也帶壹個回來,價格也都不便宜。但是南方的同事和朋友還真吃不習慣,特別是大列巴吃起來硬邦邦還酸酸的,他們更喜歡本地的臘腸。所以,地域性的飲食習慣還真是難改。

哈爾濱的紅腸和大列巴面包為什麽那麽出名?南方人喜歡嗎?

首先回答第壹個問題,為什麽哈爾濱的紅腸和大列巴那麽有名?弱弱地問壹句,真的很有名嗎?至少在本世紀之前,我不知道大列巴。哈爾濱紅腸知道多少?又壹次去北京出差,臨回家前,進了壹家大超市,那時候揚州還沒有大賣場。我不知道買些什麽帶回去給孩子。轉到冷凍櫃那邊,看到方腸紅腸,每樣買了壹點。喜歡肉食的孩子,我覺著帶這些東西回去,立馬可吃。

果然,進門後面對孩子眼巴巴的樣子,我得意地拿出了兩種肉腸。方腸,我們第壹次吃,沒覺著好吃也沒覺著難吃,壹般般。那時候,火腿腸似乎還沒有占領市場。帶著期望,我們打開了紅腸。壹口下去,濃濃的大蒜味,差點嗆昏了我們。回過來在此方腸,感覺真好吃。那紅腸,放在壹邊,最後扔了。

這是我第壹次買紅腸,全家人第壹次品嘗紅腸。我不能說不好吃,只能說口味上的巨大差別,讓我們難以接受。後來吃過紅腸沒有,吃過。所以我的文字是第壹次購買。後來壹次到大連出差。同事托我帶壹點哈爾濱紅腸,指定要秋林的。我細心地找到了這個牌子的紅腸。自己順帶買了壹根。

我想的是,被指定的品牌,可能不是這個味道吧。吃了後發現,差別與第壹次相比沒太大區別。但是有了心理準備,沒那麽排斥罷了。看了很多電視劇,其中不乏表現哈爾濱的故事。冰天雪地裏,拎著紅腸回到熱氣騰騰屋裏的鏡頭,經常出現。所以,我只能說,不是東西不好吃,只是口味的差異。當然,現在紅腸因為物流等,受眾廣了些。就像年輕人對於麻和辣的喜好沒有地域差壹樣,他們對紅腸的接受,超過了我們。

再說大列巴。我第壹次看到大列巴名字的時候,不知是什麽。辦公室有位北方人,她母親的東北人,想吃。在有了某寶以後,她又壹次看到了大列巴,便買了。在辦公室每天念叨到了哪裏。那時候是物流速度,遠不是今天。我們幾個同辦公室的人,跟著她壹起等待。我問她大列巴是什麽?她說是壹種非常好吃的東北糕點。

那時候我知道京八件,知道大麻花和豌豆黃等,東北的糕點好像沒吃過。等同事收到大列巴時,我們全都等著看是什麽美味。待到看到是巨大的面包時,我驚呆了。這麽有這麽大的面包?同事本來想用手給我們掰壹點嘗嘗,沒有成功。後來找到壹把水果刀,總算讓我們見識了大列巴。

至今忘不了壹口吃下去的感覺。和面包的松軟大不同,硬硬的很有韌性,關鍵還帶了酸酸的味道。礙於同事的面子,我只說壹般般,沒說“不好吃”。而我們幾個人***同的感覺是,怎麽有這樣口感的面包?

現在網上紅腸與大列巴很多。那天突發奇想,買了哈爾濱的大列巴。我以為,第壹次吃到的大列巴,是不是路上的時間太長了導致的酸味。現在物流多快!下單第三天,我收到了快遞。晚飯沒吃,我打開了大列巴。好像比那年松軟了壹點點。我用刀將面包切成壹片片的,夾了鹹鴨蛋。在勉強吃了壹個後,第二個再不想吃了。

真的,大列巴也好,紅腸也好,在我們這裏知道的人不多。我之所以知道質量中東北的食品,是因為我們單位從北方搬遷過來,有很多東北同事。就說我買回來的大列巴,我拿去請我的妹妹吃,她們非常奇怪,我怎麽會買回這麽硬這種口感的面包,還說是不是過期放時間長了。

我是江蘇揚州人,不是正宗的南方,算是華東人。但時意外的經驗來說,紅腸和大列巴既沒有那麽出名,也少有人喜歡。

不好意思,這樣的回答,讓妳失望了。

在外地生活的老哈爾濱人沒有不想哈爾濱紅腸的!哈肉聯、正陽樓、理道斯可以網購,商委紅腸只能朋友帶或親自回哈才能嘗到。像“哈爾濱風味紅腸”此等蒙人仿品,真正哈爾濱人是不會買的。

大列巴或塞克,除了作為禮物,本地人也不怎麽吃,相比較,馬叠爾的槽子面包永遠供不應求。

南方人對哈爾濱紅腸和大列巴不會太感興趣,只有老哈爾濱人才念念不忘,現在鍋包肉都可以像零食壹樣吃了,想想就流口水…

我個人不否認秋林公司的大列巴和紅腸確實是哈爾濱獨有的 美食 (外地確實吃不到),但是我個人更喜歡華梅西餐廳的賽克兒(沙爾克)面包和商委的紅腸,那更是全中國獨有的 美食 (更為精致和美味)。

我非常愛吃大列巴。在天津幾乎沒有正宗的俄羅斯大列巴。前幾年在睦南道與河北路交口處,有壹家專營店,口味還真不錯,只可惜現在連這家店面都沒有了。以前,佟樓綜合食品商場賣過,但口味稍差。至於其他大小規模不同的面包房 ,也有做的,但都口味沒有那麽純正。現在要想吃這口兒,只有等到食品展銷會時,才能買到來自哈爾濱的大列巴和紅腸。

我覺得有點遠了,就我個人而言,太原也有賣的,有家叫做壹手店的肉鋪,打的也是哈爾濱紅腸,但是說實話,三十多壹斤價格感覺和本地十幾塊的沒多大區別,談不上好吃,我就買過壹回,再沒買過,當然,價格是壹方面,但是更關鍵的是,這種紅腸還達不到那種好吃的程度,就是個普通的粉面腸而已,和本地的沒有太大的區別。好像他們的紅腸在本地賣的也不好,本地人不會花三十多塊去買粉面腸的,就是純粹的肉腸都賣不到這價位的,何況還不是。大列巴本人沒見過,更談不上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