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全羊是壹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是內蒙古地區人們的壹道傳統的美食。烤全羊最初是起源於西北遊牧民族,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烤全羊壹般先要加上作料腌制,然後再烤制,烤制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刷壹些調料,羊肉才更加的有味。烤制好的羊肉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2.奶皮子
蒙語裏的“查幹伊德”說的就是這個“白色的食物”——奶皮子,顧名思義,其原料就是牛羊奶靜置壹段時間後上層的漂浮的脂肪和奶蛋白的混合物。八斤鮮奶,最後只能做出壹斤奶皮子,可想味道是多麽的醇香濃厚了。內蒙古人吃奶皮子喜歡配上油餅和白沙糖,在剛出鍋的死面油餅上,灑上壹層白沙糖,然後再附壹層奶皮,把油餅和奶皮卷在壹起吃,甜而不膩,又香又酥,十分可口。
3.風幹牛肉
牛肉幹源於內蒙古鐵騎的戰糧,攜帶方便,營養豐富,牛肉幹在遠征作戰中起著很重要作用。風幹牛肉主要選用牛後腿肉,去掉筋後經過風幹、泡炸等工序制作而成。
4. 手扒肉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壹,也是日常生活中肉食用的主要吃法。將肥嫩的綿羊用傳統的方式宰殺後,剝皮去內臟,去頭去蹄,洗凈,卸成若幹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為是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5. 涮羊肉
內蒙的涮羊肉有著悠久的歷史了,蒙古涮羊肉最初起源於元代,多選用大尾綿羊的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鍋沸湯中輕涮;再取備好的麻醬、腐乳、韭菜花、蔥花、姜絲、蝦油等作為蘸料,邊吃邊涮,羊肉的鮮嫩讓妳根本停不下來。
6.內蒙血腸
血腸主要是用羊小腸和羊血為原料制作而成。將鹽、蔥末、少量的水和面粉放入羊血中,調成血漿。再將羊腸用鹽水洗凈,灌入調好佐料的羊血,細線紮緊羊腸兩頭於水中煮熟。煮熟的血腸可以放入肉湯中再次的煮,或者是煎烤都可以,經過精心烹飪後的羊血腸又香又嫩,品嘗壹口,滿嘴生香,十分解饞,別有風味。
7. 蒙古餡餅
蒙古餡餅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壹種傳統的面食。
8.蒙古奶茶
蒙古奶茶是流行於蒙古的壹種奶制品,在蒙古語中稱為"蘇臺茄",在牧區,人們習慣於"壹日三餐茶,壹頓飯"。每日清晨,主婦的第壹件事就是先煮壹鍋鹹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如果有客人來到家中,熱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會斟上香噴噴的奶茶,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歡迎。如果人光臨家中而不斟茶將被視為草原上最不禮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