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門塔
柳州東門塔建於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是廣西保存較為完好的明代城樓。東門塔位於文慧大橋北端。登上城樓,可以看到柳江,碧波萬頃,山巒倒掛,橋上樹影婆娑,令人心曠神怡。為了豐富市民的娛樂生活,政府還每周五在東門城樓前組織晚會表演。演出內容豐富,有舞蹈、相聲、小品和歌曲等。2.留侯公園
留侯公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作家、前柳州刺史柳宗元而建的,也是廣西最著名的景點。始建於清宣彤元年(1909)。留侯公園有五個與柳宗元有關的歷史遺跡:羅池、留侯廟、柳宗元衣冠冢和柑橘亭。公園內有近7公頃的人工湖,湖水清澈,小橋流水彎彎,相映成趣。湖邊樹木蔥郁,亭臺假山,景色宜人。園內還有盆景園、動物園、兒童遊樂場等豐富多彩的場所和設施。留侯公園就像市中心的綠洲,是人們在公共假期和用餐後散步和玩耍的好地方。
很多人說柳州人喜歡以柳宗元為榜樣,所以我來談談留侯公園的花。柳州種植了許多景觀樹木和花卉,尤其是紫荊花,留侯公園也種植了許多紫荊花,使柳州充滿了綠色的肺和氣場。在留侯公園外的灣塘路也種植了紫荊花,當它開花時,就像日本街頭的櫻花盛開壹樣。此外,留侯公園種植了幾株櫻花,主要是在公園紀念碑附近。櫻花是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松山市市長中村茂雄贈送的,代表著城市之間的友誼。
留侯公園裏有幾株優雅的紫藤花,清新淡雅。雖然留侯公園的紫藤花不多,但開花時會有很多遊客前來欣賞和拍照。
3.大龍潭公園大龍潭公園是集喀斯特自然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和亞熱帶喀斯特植物景觀於壹體的大型景區。大龍潭公園被郁郁蔥蔥的樹木和山脈包圍著,並有自己的屏障。臥虎山、美人峰、孔雀山等24座山峰環繞著鏡湖、龍潭和譚磊。橫臥在鏡湖湖面上的“龍潭風雨橋”是壹座仿木結構的鋼筋混凝土廊橋,是在三江城陽風雨橋的基礎上設計建造的。整個橋亭都有飛檐,很有特色。依水而建的九層鼓樓為四角塔結構,重檐、琉璃裝飾、葫蘆頂,威儀非凡;內部有壹個景觀長廊,盤旋而上,懸掛著壹個“錢鼓”,既體現了侗族以鼓示警聚集人群的意圖,也迎合了遊客登高望遠的心。4.柳州文廟柳州文廟原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原址已無從考證。為了弘揚孔子精神,2009年,柳州市政府決定在舞臺腳下、鶴山邊、柳江邊重建柳州文廟。重建後的柳州文廟面朝西北,背靠東南大山。由大成門、大成殿、崇聖寺、明倫堂等主體建築組成。建築以宋代風格為主,結合嶺南地方風格。5.盤龍山公園盤龍山位於柳江東岸。它的山脈由三座山峰組成,河邊像壹條龍壹樣矗立著,因此得名公園。明代,山上有王石山房和盤古寺。徐霞客遊覽後,作了詳細介紹,並對這裏的奇觀贊不絕口。在清朝,山上建有壹座古塔,後來被拆除。1993是利用市政府的資金和社會各界的捐款重建的。除了重建古塔中的“文光塔”外,還建造了壹座新的“盤龍塔”以從遠處呼應文光塔。夜晚,從柳江大橋向東望去,雙子塔的彩燈如星星般閃爍,與柳江文慧大橋的雄姿形成了壹幅絢麗的夜景。6.馬鞍山公園位於柳江南岸中心區。有座山叫馬鞍山,東西突兀,中間凹陷,形似馬鞍。它與玉峰山的東西相呼應。現在兩山由纜車連接,兩個公園現在統稱為“玉馬公園”。馬鞍山是柳州市區最高的山峰之壹,主峰海拔270米。沿著石徑從山腳到山頂,可以將整個柳州市盡收眼底,是柳州八景之壹。目前有壹部直達馬鞍山山頂的電梯,從山腳直達山頂,為腿腳不便的人提供了方便。您還可以鳥瞰整個柳州市,而不必繃緊雙腿。
7.以“再現窯埠古鎮古雅風貌,復興古埠碼頭昔日繁華”為基礎建設的窯埠古鎮,位於柳州市東堤南路盤龍山下。雖然經過人工改建,刻意仿古,但擁有壹線江景,堪稱“百裏柳江”的璀璨明珠。窯埠古鎮是集城市休閑、高端餐飲、文化娛樂、觀光旅遊於壹體的多功能休閑場所。它由壯族風情街、苗族風情街、瑤族風情街和濱水休閑步行街組成。晚上,許多音樂愛好者在窯埠古鎮用吉他、尤克裏裏琴和非洲鼓演奏和唱歌,在這個古色古香的窯埠古鎮吹著河風、聽著歌、吃著美食。這真是壹種樂趣。窯埠古鎮也有現代元素。河岸上的愛情鎖吸引了許多情侶在這裏鎖上同心鎖。它也成為了窯埠古鎮的壹個旅遊景點。註意,妳會發現許多有趣的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