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山廣場美食小吃

中山廣場美食小吃

龍抄手;成都餛飩

四川人管“餛飩”叫“雲吞”。老成都第壹家“龍餛飩”店成立於1941,地點在成都悅來昌。20世紀50年代初,這家商店搬到了壹個新的市場。20世紀60年代後遷至成都著名商業街區春熙路南段,有“中華第三街”之稱。2007年搬遷至春熙路中山廣場東側。開店之初,創始人之壹張先生和另外兩位合夥人商量在當時成都的“繁花茶園”開店。在討論店名時,我們借用了茶園名中的“濃”字(四川話“濃”與“龍”同音),“龍”意為“吉祥”“興旺”,因此得名。

鐘餃子

餃子,在古代被命名為“水餃”,是北方人最喜歡的食物。然而在四川,餃子只是壹種小吃,制作要講究得多。它們由特殊的湯和調料補充。過去,成都有許多賣餃子的小攤,其中“鐘餃子”因其皮薄、餡嫩、味道鮮美而聞名。

“鐘水餃”成立於1893。創始人不詳,只知道廚師名叫鐘凡森。因為老店位於成都荔枝巷,所以當時也叫“荔枝巷水餃”。這家店最有名的品種是“紅油餃子”和“清湯餃子”。紅油餃子微辣、鮮香、鹹甜,配上特制的椒鹽鍋巴,別具風味。紅油餃子由手工制作而成,餡料選材嚴格,制作精細。此外,調味料中的自制鹹紅醬油獨特且調味得當,很受食用者的歡迎。清湯水餃味道鮮美,清淡而不單薄,入口細膩化渣,是面食制品中的佳品。“鐘餃子”於20世紀初在成都出名。1992年,“鐘餃子”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成都名小吃”;1995年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1999年榮獲“中國名小吃”稱號。

來湯圓

四川人稱“元宵”為“湯圓”。清末民國時期,四川資陽東峰鎮人賴元新跟隨堂兄在成都壹家餐館當學徒。幾年後,他學會了自己的手藝,即他籌集資金出入老成都的繁華街道或在茶館、劇院等地賣餃子。賴元新的擔子由壹頭冒著熱氣的大鍋和另壹頭裝滿調料的櫃子組成,櫃臺有權充當餐桌。擔子兩頭系著壹根發亮的黃色竹筒,是食客的凳子。點亮油燈不僅能吸引顧客,還能在黑暗中用作烹飪照明。賴元新的餃子包袱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名。第壹,他包的餃子細膩均勻,餡料香而薄。第二,他待人和善,而且他的名聲很好。成都人把他賣的餃子叫“賴湯圓”。獲得這壹聲譽後,賴元新更加註重湯圓的質量,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20世紀30年代,他在成都最繁華的春熙路北街開了壹家商店,商店的名字以賴湯元命名。

豬肉龍欣辣椒醬

參考:/question/13399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