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沙市區美食

沙市區美食

元豆泡糯米、皮條鱔魚、龍鳳配、八寶飯、沙市豆瓣醬、早堂面、魚糕等。1、元豆泡糯米:用豬骨湯浸泡熟糯米、熟豌豆調制而成。成品糯米粘滑,豌豆軟爛,湯汁油潤,豆香撲鼻。2、龍鳳配:選用荊州特產大黃鱔與鳳頭雞,經過煮、鹵、炸、溜等多種烹飪方法烹制而成。成品金黃油亮,造型生動,外酥內嫩,甜酸可口。

1、元豆泡糯米:元豆即是豌豆,因當地人沒有“豌豆泡糯米”這種說法,因此沿用“元豆泡糯米”的稱謂方式,當地人也稱它為“蓿豌子泡糯米”。元豆泡糯米用豬骨湯浸泡熟糯米、熟豌豆調制而成。成品糯米粘滑,豌豆軟爛,湯汁油潤,豆香撲鼻,鮮鹹中略帶辣,開胃爽神。

2、皮條鱔魚:皮條鱔魚做法講究,尤重火功技法。將活鱔魚宰殺、洗凈後,切成條狀、擦精糊上漿,用三道不同溫度的油氽炸至皮酥,再掛上糖醋黃汁,這樣做出的皮條鱔魚,形似皺皮蛇條,色澤金黃透明,外酥脆,內油嫩,味道香甜醇厚。

3、龍鳳配:是古荊州的傳統名菜,有千余年歷史。此菜選用荊州特產大黃鱔與鳳頭雞,經過煮、鹵、炸、溜等多種烹飪方法烹制而成。成品金黃油亮,造型生動,外酥內嫩,甜酸可口。

4、八寶飯:聚珍園的八寶飯是荊州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之壹,是清朝末年宮庭廚師肖代制作的專供慈禧太後食用,後來,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園餐館制作八寶飯而聞名。八寶飯是用糯米、紅棗、蓮子仁、桂元肉、密櫻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它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有“淺盞小酌細品嘗,離席數時回味長”的俗語。

5、沙市豆瓣醬:豆瓣醬是由各種微生物相互作用,產生復雜生化反應,而釀造出來的壹種發酵紅褐色調味料,它是由蠶豆、曲子、鹽做成的。同時,又根據消費者的習慣不同,在生產豆瓣醬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而增加了豆瓣醬的品種,深受人們喜愛。

6、早堂面:早堂面是沙市著名的傳統早點,已有百年歷史。1895年沙市開埠後,當地壹面館老板根據這裏的碼頭工人因從事體力勞動喜歡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點,制作了這種油厚碼肥、湯鮮味美的面條。由於碼頭工人多在淩晨時分到面館吃面後上工,故得此名。制作時將高湯放入煮熟的堿水面,再放入用肉皮加七分肥的五花肉燉成的小碼子,然後是手撕的雞脯肉絲、切成薄片的精瘦豬肉、炸得酥香松脆的鱔魚骨頭等大碼子,最後還要撒上壹把噴香的本地小蔥。

7、魚糕:魚糕是采用魚糜、雞蛋及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蒸制而成的食品,入口鮮香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魚糕現為荊州壹帶筵席上的頭道菜,民諺謂之:無糕不成席。又傳此菜由楚都壹名廚為楚王加工的無骨剌魚肉演變而來,所以荊州魚糕也稱“楚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