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從螞蟻得到的啟示

從螞蟻得到的啟示

作文壹:《從螞蟻得到的啟示》400字

從螞蟻得到的啟示

在家裏,我不像別人那樣喜歡捉甲蟲玩,而是看家外面的螞蟻。要說,我們人類是個高級動物,其實還不如壹只螞蟻。

我把壹些食物的碎片給螞蟻吃,它們每只螞蟻都不是搶著自己獨吞,也不是在自己把食物藏起來,而是把食物和大家壹起分享。我看到兩只螞蟻,壹只螞蟻找到的食物較小,它就自己背回去,另壹只螞蟻找到的食物很大,他拖了拖,拖不動,它就趕回家就叫大家壹起來,走到食物旁邊,大家首先把食物圍起來,然後大家壹起用力擡。我想捉弄壹下它們,故意潑壹點水,它們在水裏猛力地掙紮,過了不久水幹了,螞蟻又開始找食物它們是多麽勤勞、團結啊!接著,我看見有幾只螞蟻,壹起搬壹只比它們大幾十倍的蜻蜓。如果是人背上比自己大幾十倍的東西,就是累死也毫無辦法。壹只螞蟻肯定背不起,若不是它們團結壹心,無論如何也背不起這麽大的蜻蜓。如果是我們人類,搬回洞裏,肯定會爭論食物是誰的,而螞蟻就不想我們人類那樣,它們是***同分享,***同慶祝。如果我們人類都能像螞蟻那樣,那是多麽美好啊!

螞蟻雖然弱小,但它們都有壹顆美好的心靈!

作文二:《螞蟻身上得到的啟示》300字

如果妳問別人:朋友,妳是否敬佩過螞蟻?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會說沒有。是啊,誰會敬佩這卑微的螞蟻呢?但如果聽聽它們的故事,這種想法應該就不會再有了。知道螞蟻窩失火時螞蟻們會怎麽做嗎?倉皇逃竄?就地等死?都不是,而是眾多螞蟻抱成壹團,形成壹個球,盡量快速地向洞口滾動。雖說這樣會讓很多螞蟻喪命,但盡管身為壹個人,妳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吧?妳能想象在火海中,最外壹層的螞蟻劈裏啪啦的燒焦聲嗎?那是團結的力量,用少數螞蟻的犧牲,換來整個家族的生還!多麽偉大的力量。這力量,多數人都是做不到的。現在的人們,都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獲利,這難道不是自私的表現嗎。現在有幾個人能在絕境中不顧自身的安危,去拯救其他人呢?恐怕那是極少數。所以,卑微的事物不壹定是渺小的,渺小的事物不壹定就比人類卑微。螞蟻家族團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作文三:《觀察螞蟻的啟示》600字

觀察螞蟻的啟示

黃德堯

世間的壹切,不管是動物、是植物、還是物品;不管它是多麽值錢,或者是分文不值。但是只要妳能用自己的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就可以發現其中蘊含的種種奧秘。

看螞蟻,早已是我的家常便飯了。我蹲在門口,看著那水管上來來往往的螞蟻,就深有感受了。他們行色匆匆,形成壹條流動的黑色的帶子。這時,幾只螞蟻大力士合作,舉起了壹只“巨大”的蟲子,正在往蟻窩走呢。“嘿呦,嘿呦,壹二三四?”,他們團結合作,努力地搬運著“美食”。我想:他們真團結啊!齊心協力,將那“龐然大物”都般起來了呀!是呀,只要我們團結合作,都可以舉起壹座大山了呀!

只要我們團結合作,就壹定可以成功,比如:我們掃地時,只要每人都出壹點力量,就能很快完成任務的。我掃地,妳倒垃圾,他鏟溝裏的垃圾,分工明確,團結互助,壹定很快就可以掃完的。傣家族那邊,十分團結,壹家蓋房,全村幫忙。他們有的砍竹子,有的搬運竹子,有的蓋房子,有的雕花紋?是多麽團結呀! 我們六年級(1)班是壹個集體,我們也壹樣團結。前幾天,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全班出動,去測量學校各個主要的建築物,以及操場等地的數據。我們壹***分成了八組,每個小組再進行分工。我們小組也進行了分工,我和楊傑超壹起測量教學樓的長和寬,其他組員則去測量花圃以及旗臺。大約過了兩三分鐘,我和楊傑超測量完了。我估計我們是第壹個測量完的吧。過了十幾分鐘,大家都測量好了,由組長將小組記錄的數據寫在黑板上,這樣,我們就可以畫出我們的校園平面圖了。如果,我們這個集體,沒有團結,單獨自己量整個校園的數據,既費人力,又耗時間。

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團結,就壹定可以成功!

作文四:《觀察螞蟻的啟示》400字

觀察螞蟻的啟示

今天中午,我來到廣場上,看到幾只螞蟻,想起老師讓我們觀察東西,那我想:就來觀察這些螞蟻吧。

螞蟻的啟示螞蟻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慢慢地向前走著,壹邊走壹邊左右嗅著,似乎在尋找什麽東西。突然壹只西瓜蟲從它們身邊慢慢走過。壹只最前邊的螞蟻忽地停住了,它轉過身碰了壹下第二只螞蟻的觸角,好像在說什麽似的。第二只又碰了第三只,依次來,不過傳的很快。不壹會兒,所有的螞蟻好像都領會了對方給它的信息。只見第壹只趕緊轉了壹個圈,到了最後壹只的後面,這時所有的螞蟻團團包圍住了西瓜蟲。我想:西瓜蟲雖小,但跟螞蟻比起來,那不成了龐然大物了嗎?螞蟻PK西瓜蟲能贏嗎?我決定繼續看個究竟。螞蟻們蜂擁而上,壹個給壹個搭梯子、疊羅漢,爬上它的殼。又是踢,又是打,又是咬,痛的西瓜蟲不停地來回打滾,拼命的掙紮著,不過,這都無濟於事,螞蟻們並沒有停止對它的攻擊。過了壹會,西瓜蟲沒有了力氣,兩只螞蟻從它的脖子上壹咬,它便四腳朝天、壹命嗚呼了。它們團結壹致打倒了這只“龐然大物”把它齊心協力拉到了洞裏。

這種團結壹致、齊心協力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作文五:《從螞蟻得到的啟示 從小草得到的啟示》500字

從小草得到的啟示

小草雖然沒有大樹那麽高大魁梧,也沒有花朵那麽鮮艷美麗,但它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勇敢的心。

小草無論火燒雨淋,還是沒有被打倒,它任我們踩任我們踏,看起來雖然是垂頭喪氣的樣子,但它還是會頑強地生長。

回家時我看見奶奶在燒草坪,我想明年春天,小草壹定還會長出來的。今年春天,我果然看到小草長出來了,它還是那麽翠綠,那麽頑強啊~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小草被壹塊大石頭壓住了,可是,它還是艱難頑強地生長著,沒有向石頭低頭服輸,它比人堅強得多啊~

有些人,為了壹點小事而想不開白白放棄自己的生命。我看了壹部電視,壹個20多歲的女子,花名叫王芳,因為男朋友和她分手,想不開,從屋頂上跳下來,幸虧救生員及時趕到,不然又要浪費壹個生命了,為什麽人類不能像小草那樣勇敢的面對困難,而是放棄自己的生命呢,如果天下人都

1

為了壹點小事而自殺,那天下不知有多少人死了。生命只有壹次,是買不到的,我們壹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草,妳雖然小,可是妳那堅強和不放棄的品質,我是不會忘記的,我要向妳學習~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您的在線圖書館

2

作文六:《作文:從螞蟻身上得到的啟示》400字

從螞蟻身上得到的啟示

壹次,我看到螞蟻在搬食物。出於好奇,我搬來小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壹只小螞蟻從巢穴裏探出個小腦袋來,看到沒危險,才慢吞吞地爬出來。看到了食物,便馬不停蹄地跑起來。壹路狂奔,終於到了食物旁邊。小螞蟻爬到了食物上面,咬了壹口,便咀嚼起來。小螞蟻心想:嗯!太美味了!要是我搬回去,蟻王壹定會大大獎賞我的。可是,小螞蟻怎麽也搬不動。於是,小螞蟻想了個法子:我先回家,等壹下我讓兄弟們幫忙。這樣,我們都有食物吃了。小螞蟻想好了後,飛快回到家裏,用觸角對碰,交流信息。過了幾分鐘,小螞蟻帶著壹大幫螞蟻來了。大家壹起齊心協力地搬起食物來。不久,螞蟻們就把食物帶到巢穴裏來了。

看了螞蟻搬食物,我懂得了壹個道理:只有團結、齊心協力去幹壹件難度較大的事情,才會成功。這件事情便讓我記起了壹個故事:壹天,壹個師傅讓三個和尚去挑水喝。結果,師傅有事出去了,回來時,發現三個和尚都沒去挑水。因為三個和尚都不想自己去挑水。如果三個和尚團結並合理安排,都會有水喝。

我從螞蟻搬食物身上得到啟示,是多麽寶貴啊!

作文七:《從螞蟻身上得到的啟示》500字

螞蟻,大家都耳熟能詳吧?從螞蟻這小小的生物中,我卻能學到許許多多。小時候,我在婆婆家玩。婆婆家院子水泥地上總有幾只螞蟻。我拿來小水壺對地上的螞蟻灑水。當時的我以為螞蟻會被淹死。誰知,小小螞蟻竟努力的劃起水來,直到上岸為止。這下我可不高興啦!擰開蓋子把壹壺水澆向螞蟻。正當我為自己的“成果”高興時,螞蟻們聚在壹起,送同伴出“洪水”,把自己留在“洪水”之中。這下我楞住了。螞蟻的勇敢和團結、勇於奉獻的精神在我心中樹立起了榜樣。還記得我們四年級學的《生命的壯歌》嗎?其中的螞蟻們也有這團結、勇於奉獻的精神呀!“螞蟻搬家”想必許多人都見過。螞蟻們之所以能搬起比它們重幾十倍的東西,是應為螞蟻們有集體榮譽感、樂於助人,即使是能力相當的同伴,它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幫忙。螞蟻也是“立刻派”。每每入夏,螞蟻們就忙了起來。它們不會“冬天的事兒深秋做”。有些人還不如螞蟻,什麽事壹而再,再而三的拖,到了最後來發愁:“呀!這個事我忘了做,那個忘了寫……”看來,我們也要做“立刻派”的壹員呢!有個諺語是這麽說的:“螞蟻撼大樹——自不量力”。也許那壹天,撼大樹再也不是螞蟻們的夢想了。螞蟻,小小生物就給了我很多啟示。這些啟示,也教了我許多做人的真諦。

作文八:《由“小螞蟻”中得到的啟示》900字

龍源期刊網 ://.qikan..

由“小螞蟻”中得到的啟示

作者:陳蕾

來源:《新課程·小學》2015年第03期

看圖寫話是對於小學低段學生來說,是語言文字對他們的第壹次考驗。學生能用壹兩句話把圖上的意思說清楚,但是落實到寫話時,卻很難下筆,不知道除了把圖意寫清楚的那幾句話外,還可以寫什麽。教師也覺得很為難,怎麽去引導教師除了觀察圖片中的事物外展開合理的形象。

針對這壹個問題,我們教研組以《螞蟻搬骨頭》的看圖寫話為基點,運用情境教學開展了壹次研討活動。以下是幾次活動的對比:在教育目標設定時,第壹次試教定位於觀察圖片,能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把圖意表達清楚。第二次試教則把“能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改為“展開合理想象,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目標更為具體,要求也有所提高。

教學難點的制訂也根據目標的改變,從觀察動作到語言、神態逐步增加。

在實施過程中,第壹幅圖的教學區別於第壹次試教:請幾個學生分別表演螞蟻搬骨頭,其他學生觀察同學是用了哪些方法搬的,教師把好詞記錄下來。在第二次試教時,讓學生說說體會,想想辦法。到第三次試教時,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設置的教學情境中來,讓部分學生來學學小螞蟻是怎麽樣呼喚朋友的(壹個學生學螞蟻呼喚同伴,其他學生當同伴給予回應)。

第二幅圖的教學,第壹次試教時只運用了讓學生想象,在後兩次的實踐中則更註重學生的參與。第二次是讓學生上臺表演,第三次則是讓所有的學生在座位上表演,加上音樂的烘托,讓每個學生都沈靜在這個情境中,從而讓學生說話時有話可說。

最後寫作環節的試教,更註重讓學生著重寫壹個場景,要求再看看兩幅圖,把自己最喜歡的壹個情節再回顧壹遍,然後動筆寫故事。

通過幾次的試教,學生的習作呈現也是不同的:

第壹次試教,學生用壹段話通順地寫下來,但是對於螞蟻搬骨頭時的動作描寫得不到位,很多學生羅列了和板書壹樣的動詞後,總結性陳詞“骨頭還是搬不動”,對於骨頭的描寫大同小異。學生缺少自己的視角。

第二次的試教,學生能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寫下來。在對小螞蟻找到食物後的細節描寫比較到位,能力強的學生還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是螞蟻壹起搬骨頭的重點還是沒有突破,從學生的作品中看,很多學生都不能把小螞蟻單獨想辦法時搬骨頭的動作遷移到集體搬骨頭的畫面中去。

作文九:《從螞蟻身上得到的啟示》400字

大自然是壹個奇妙的世界,有很多奇妙的東西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現在,人口越來越多,每家每戶都特別富有,所以大家現在都很不團結,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顧別人。而小小的螞蟻,卻比人類還要優秀,它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從不自私自利。

壹次,雙休日,我下樓下去玩,我在草坪中走來走去,跑來蹦去,玩的不亦樂乎。突然,我在草坪旁發現了壹只狗在啃壹塊骨頭,啃了壹會兒,它高高興興地走開了。這時我才發現,兩只小螞蟻壹直在註視著那只狗,直到那只狗離去,它們站在骨頭的上面,待了壹會兒,我發現壹群螞蟻爬了過來。這是怎麽回事呢?我上網壹查,原來,螞蟻的觸角能發出壹種聲波,人是聽不見的,這種聲波就是螞蟻用來互相溝通的。當壹只螞蟻遇上了食物,它自己搬不走,這時它就要請支援了,它通過聲波來呼喚自己的同伴。它們用了幾秒鐘就把面包擡了起來,運回了家。另外,壹直螞蟻能搬起來比自己體重重三十倍的東西。

通過這次實地考察,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雖然壹只小小的螞蟻搬不起太重的東西,但是團結的力量無窮大,只要我們每壹個人都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世界將會更美好。

六年級:牙四小

由“小螞蟻”中得到的啟示

房企網 ://.sz.fangqiw.

看圖寫話是對於小學低段學生來說,是語言文字對他們的第壹次考驗。學生能用壹兩句話把圖上的意思說清楚,但是落實到寫話時,卻很難下筆,不知道除了把圖意寫清楚的那幾句話外,還可以寫什麽。教師也覺得很為難,怎麽去引導教師除了觀察圖片中的事物外展開合理的形象。

針對這壹個問題,我們教研組以《螞蟻搬骨頭》的看圖寫話為基點,運用情境教學開展了壹次研討活動。以下是幾次活動的對比:在教育目標設定時,第壹次試教定位於觀察圖片,能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把圖意表達清楚。第二次試教則把“能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改為“展開合理想象,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目標更為具體,要求也有所提高。

教學難點的制訂也根據目標的改變,從觀察動作到語言、神態逐步增加。

在實施過程中,第壹幅圖的教學區別於第壹次試教:請幾個學生分別表演螞蟻搬骨頭,其他學生觀察同學是用了哪些方法搬的,教師把好詞記錄下來。在第二次試教時,讓學生說說體會,想想辦法。到第三次試教時,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設置的教學情境中來,讓部分學生來學學小螞蟻是怎麽樣呼喚朋友的(壹個學生學螞蟻呼喚同伴,其他學生當同伴給予回應)。

第二幅圖的教學,第壹次試教時只運用了讓學生想象,在後兩次的實踐中則更註重學生的參與。第二次是讓學生上臺表演,第三次則是讓所有的學生在座位上表演,加上音樂的烘

托,讓每個學生都沈靜在這個情境中,從而讓學生說話時有話可說。

最後寫作環節的試教,更註重讓學生著重寫壹個場景,要求再看看兩幅圖,把自己最喜歡的壹個情節再回顧壹遍,然後動筆寫故事。

通過幾次的試教,學生的習作呈現也是不同的:

第壹次試教,學生用壹段話通順地寫下來,但是對於螞蟻搬骨頭時的動作描寫得不到位,很多學生羅列了和板書壹樣的動詞後,總結性陳詞“骨頭還是搬不動”,對於骨頭的描寫大同小異。學生缺少自己的視角。

第二次的試教,學生能用壹段通順、完整的話寫下來。在對小螞蟻找到食物後的細節描寫比較到位,能力強的學生還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是螞蟻壹起搬骨頭的重點還是沒有突破,從學生的作品中看,很多學生都不能把小螞蟻單獨想辦法時搬骨頭的動作遷移到集體搬骨頭的畫面中去。

第三次試教,學生能用壹段完整、通順的話把圖意表述清楚。小螞蟻呼喚同伴幫助的難點落實得很不錯,螞蟻集體搬骨頭的想象也具體化了。學生能用“號子”的形式把搬骨頭時的場面描寫出來。

通過三次大同小異的試教課,讓我們得到了以下幾點思考:

壹、情境教學讓學生快速地融入圖境中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壹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壹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低段學生的思維還是處於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換中,大多時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情境教學可以很好地拉近學生和圖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看圖寫話並不是那麽的遙遠,減少學生的陌生感和敬畏感。如,在《小螞蟻搬骨頭》的引題環節中,以故事開頭,帶學生走進小螞蟻的情境中,再壹層層地

進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就是那只螞蟻,從而產生同感,進而能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把單調的圖結合到生動的生活中,減少了陌生感。

二、合理的情境教學讓靜態的圖片“動”起來

在看圖寫話中,有很多地方是要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的。但這個想象對於中等甚至是學習困難生來說是難以展開的。對於教師而言,在什麽地方運用情境教學法來提升學生的想象內容也是重點和難點。

教學《螞蟻》壹課時,對於第壹幅圖的教學,第壹次教學的重難點放在了“骨頭是怎麽樣的”這個問題上,但由於這個圖本來是靜態的,運用情境教學的效果不大。在第二次教學時,把重難點改為“發現骨頭後小螞蟻是怎麽樣表現的”。對於這個重難點又分兩個層次,第壹層次讓學生觀察圖片,利用圖片讓學生想象螞蟻的表情。第二層讓學生在第壹層的基礎上,想象螞蟻會怎麽樣搬骨頭。這裏就設計了讓個別學生上來表演,讓其他學生仔細觀察。這個環節雖然簡單,但是讓學生十分直觀地看到了小螞蟻在大骨頭面前,絞盡腦汁搬的各種動作以及搬時的臉部表情。把靜態的想象變成了壹個動態的場景,讓學生的想象豐滿起來,學生的語言也靈動起來了。

可見,在需要的地方合理地運用情境教學,可以搭建壹個很好的梯子,讓學生順梯而上,寫話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情境教學時可以點面結合,激發更多學生的寫話熱情

如果說,上壹點所說的情境教學,讓幾個學生上來表演,創設了壹個小情境讓其他學生觀看的話,那讓整個班級的學生融入壹個情境中,創設壹個整體的大情境,則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同身受,從而更有說的欲望。

如,在第二幅圖的教學時,第壹次試教時采用讓學生在腦子裏放映小電影,然後說說看到了什麽。第二次試教,采用的是讓學生小組演壹演,然後請個別組上來演,但效果都不是很好。雖然教師也試圖創設情境,但由於第壹次讓學生光想象,這對於學生來說難度大,很多學生說不清楚仿佛看到了什麽。

第二次則是因為教師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只註重搬,而忽略了語言文字的落實。因此,在第三次試教時,運用了整體大情境的設置。請壹個小螞蟻呼喚同伴,其他小螞蟻呼應。這樣,螞蟻的語言就落實到位了。在學生都興奮的時候,又讓每個學生在音樂聲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假裝壹起搬壹搬骨頭。學生隨著音樂,不約而同地把“骨頭”扛在了肩頭,嘴裏還喊著“嘿呦嘿呦”“壹二壹二”等號子。兩次大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從“我”變成了“螞蟻”,情感上得到了升華,也很好地落實了語言文字。

可見,在看圖寫話教學中,合理得當地運用情境教學,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說話欲望,積累學生的寫話素材。通過長期的實踐,寫話壹定不再是壹座難以越過的高山。

房企網 ://.sz.fangqiw.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從螞蟻得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