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壹個特別的偏好:每次回老家,都會去老家走走。所謂故鄉,就是小時候經常走的地方。老廣州人都會知道“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我就是東山出生的。雖然我不是“東山大師”,但至少我對“東山”這個地名充滿了感情。
“東山”就是這樣壹個極具穿透力的地名!但在2005年,由於廣州的區域調整,越秀區吞並了東山區。從此東山再也無力東山再起。我記得在壹代身份證上,我的戶籍地址還是“東山區”,但是在二代身份證上,就改成了“越秀區”。換身份證的時候,內心特別難過。
走在小時候走過的路上,發現很多店鋪已經離我們而去。我失學的時候,經常花兩毛錢買壹根牛奶冰棍。雖然包裝沒有現在的冰淇淋那麽高大上,但是吃起來比現在的哈根達斯更愉悅。如今,這家賣冰棍的“東山冰室”已經多次易主,如今變成了“肖恩麻辣燙”。
我爸媽發獎金的時候,都是在地下吃飯。我們經常去的地方是東山飯店。現在這棟樓還在。然而,壹切都變了。東山餐廳早已不復存在,變成了麥當勞。或許是因為比起清冷的官員,民眾更喜歡沈市場。
另外,我感覺以前要走很遠的路,現在已經很近了,比如部門前面的路,還有龜山的主幹道,以前覺得很長,現在看起來走幾步就可以了。也許我正在改變自己,從壹個懵懂的孩子變成壹個油膩的大叔。壹方面腿長,步子快,另壹方面小時候無憂無慮,現在充滿焦慮,加快步伐。
回到我出生的地方,梅花北路14號。我來到這個世界後,這是我的第壹個家。離開這麽多年了,房子的結構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門前的樹還活著,從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為現在的主人遮風擋雨。雖然是在市中心,但是這裏還是那麽安靜,沒有新中軸線的喧囂和繁華,也沒有堵車之類的。當我來到這裏,我的心回歸平靜。
我離開了家鄉,走到了最近的公交車站和3路公交總站,回頭壹看,我的旅行就靠它了。如果妳想去北京路、上下九等地購物,3路公交車可以帶我去任何地方,購物後送我回家。幾十年過去了,大部分公交線路都改線取消了,但是3路公交依然堅持了幾十年的路線:東山-如意坊!經歷了幾代司機師傅,但都走了壹條路。
走到貴港,看到了這個“東山肉菜市場”,也是壹個多年不變的菜市場。那時候我家所有的食材都是在這個菜市場買的,現在還是這麽吵,人間煙火從未熄滅。
還有東山百貨,當年是東山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雖然與賈政、高德等後起之秀相比,顯得有些落伍,但這是老壹輩人的感受。希望東山百貨能屹立不倒。它不僅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東山”這個地標。
回到我們的母校東山培正小學,到今年為止,經歷了131年的風風雨雨,培養了無數的學生。我在這裏,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更重要的是“正直、勤學、美麗”的校訓依然鞭策著我,它對我的影響將是我壹生都無法磨滅的。以前上課的新教學樓現在都是老房子了,但不變的是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從不打折。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幾年我參加了電腦比賽,畢業那年,我獲得了廣州市第壹名,還獎勵了壹臺任天堂遊戲機。我毫不猶豫地捐給了母校。誠然,為了學校,我不會把遊戲機給弟弟妹妹們玩,但這代表了我熱愛學校的情懷。現在想來,我捐的遊戲機也特別有意義,因為在我的人生經歷中,我突然領悟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母校留給我最珍貴的財產,就是坐在學校門口的那個“會思考的小女孩”。當我遇到任何問題時,我總是看著她。即使我對壹個問題完全沒有概念,看著她思考,我認真思考,最終解決問題。現在回母校,我也回來看看這個“有思想的小女孩”。對了,我可以把她拍進手機裏。遇到比較燒腦的問題,也能看到她,問題就解決了。
魯迅先生在《野草》的題詞中寫道:“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這種死亡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知道它曾經存活過;死亡的生命已經腐爛,我為這種腐爛而慶幸,因為我知道它不是空的。“人生是壹場馬拉松,我們走的每壹步都很重要,我們不會白走。
無論走到哪裏,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我們都會牢記起點,不變的初心,不斷前行。
2020年9月23日@瘋子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