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蟹殼黃是上海小吃之壹,始創於20世紀20年代初。它的特點是形狀像壹個蟹殼,金黃色,脆脆的油,甜而醇厚的糖餡和鮮鹹的餡。它是用香酥面和發酵面,做成扁圓形的餅。餅面上粘壹層芝麻,爐壁上烤。
餡料有鹹有甜,鹹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等。,甜的有糖,玫瑰,豆沙,棗泥等等。因餅形似蟹殼,熟時顏色如蟹殼背面壹樣殷紅,故稱“蟹殼黃”。上海蟹殼黃以上海羅春閣和婺源面包店烹制的蟹殼黃而聞名。上海蟹殼黃被中國烹飪協會評選為“中國十大小吃”。
油炸饅頭在上海俗稱“油炸饅頭”,因為上海人習慣這麽叫。上海的煎包最大的特點是皮薄、底脆、汁濃、肉香。炸饅頭的底部壹般都是炸的金黃,工作時撒上芝麻和小蔥。芝麻香的湯,香脆的香,讓它深受上海人的喜愛。
說到上海的名小吃,就必須提到梨奶糖,這是上海最著名的特產之壹,也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代表小吃。梨糊糖是用純白糖做的。加入川貝母、杏仁等藥材,不僅口感細膩,外形也非常美觀。
南翔饅頭南翔饅頭原名“南翔大肉饅頭”、“南翔大饅頭”、“古宜園饅頭”,又稱“南翔饅頭”、“南翔蒸饅頭”。是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吃,以皮薄、肉嫩、汁多、形美著稱。
南翔包子的餡料是三明治腿肉,只撒壹點點姜末、凍皮、鹽、醬油、糖和水。皮是用未發酵的精制面粉做的。2014年8月,文化部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公布,南翔小龍制作技藝成功入選國家傳統面食制作技藝。
蔥油餅蔥油餅真的是壹個技術復雜,利潤低的東西。現在所有拌了蔥花植物油的面團都叫蔥油餅,但真正的蔥油餅在上海幾乎沒有了。正宗上海蔥油餅的工藝還是很復雜的。先將面團炸熟,攤開,抹上板油,撒上蔥花和粗鹽。卷起來做成蛋糕坯,再卷平。先在火上鐵板兩面烤,然後放入餡餅烤箱,刷上油再烤壹遍,然後翻過來刷上油,直到兩面金黃酥脆。
年糕年糕是老上海人最喜歡的傳統早餐之壹,在江南壹帶很受歡迎。更有甚者,上海甚至與餡餅、豆漿、油條並列為早餐“四大金剛”。年糕的做法和糍粑差不多,所以很多地方也叫炒糍粑。壹般賣油條的早餐攤都會有這種油炸早餐。
做年糕時,要先將大米蒸熟,然後放入模具中做成糕坯,冷卻後切成小塊,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上海人經常吃米飯,還有人用吃剩的米飯自己做年糕,不浪費糧食,炒著吃也好吃。壹般年糕微鹹,外層金黃酥脆,內部軟糯。
素包素包是上海馮春松月樓素食餐廳的特色小吃。這家餐館有70多年的歷史了。這是壹家融合了京菜、江蘇菜和楊邦菜的素食餐廳,還具有上海的地方風味。這家店的素菜,比如什錦菜、炒香菇、羅漢齋、香菇脆皮湯、炒蟹粉、面筋面,在上海都是相當有名的,尤其是這家店做的素菜很有名氣,很受歡迎。
素包以精制白面為皮,餡料以剁碎的青菜、面筋、香菇、冬筍、五香豆腐幹為餡,拌以香油、糖等調料。包好的素菜籠蒸後,皮白肉軟,餡青綠,鮮亮悅目。打開籠子,滿屋飄香,食物鮮美爽口。多吃點,百吃不厭。這種小吃可以在上海豫園購物中心的馮春松月樓素食餐廳品嘗到。
上海八寶飯上海八寶飯是上海著名的傳統小吃,也是上海著名的節日食品。每到春節,上海家家戶戶都會精準奉上壹碗香甜綿軟的八寶飯。上海八寶飯煮的時間長,也很考驗人的耐心。做好八寶飯最重要的是熬豬油,炒豆瓣醬,拌糯米。
糯米要提前泡熟再拌豬油,紅豆要提前榨好再砂鍋煮,各種松子要壹鍋蒸,讓各種食材都呈現出最佳狀態。八種餡料,拌上豬油,和糯米壹起壓實。吃的時候放在火上蒸,香香的油就會流出來。它們最適合全家享用,象征著團圓,所以最美味。上海八寶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選為上海榜單上的“中國十大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