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松林鎮的鄉鎮概況

松林鎮的鄉鎮概況

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78億元,農業總產值6350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5977萬元;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萬元,招商引資713.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977元。

松林桃花盛景 松林鎮有“水果之鄉”的美稱,水果系列品種100余個,櫻桃、枇杷、桃、蘋、李、梨、柚等優質鮮果占領...滴水村、紅堰村經過省級生態示範園區驗收合格,松林鎮先後榮獲 “德陽市優質水果基地”、“德陽市水果專業鎮 ”. 松林鎮有“水果之鄉”的美稱,水果系列品種100余個,櫻桃、枇杷、桃、蘋、李、梨、柚等優質鮮果占領德陽、廣漢、綿陽等市場,優質品牌水果有白砂櫻桃、大甜桃、皮球桃、漳州柚、脆香甜柚、布朗李、麻蘋、“綠寶石”梨、“翠冠”梨、“新高” 梨、“豐水” 梨、大五星枇杷等,2005年全鎮水果面積達2.58萬畝,水果總產量3500萬斤,優質率可達80%,可實現產值2800萬元,實現人均種果收入1400元。同時,“公司+農戶”“協會+農戶”等新型經營模式逐步深入全鎮種植業和養殖業,初步構建了松林鎮的農業產業化。

全鎮現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000畝,退耕還林面積達2715畝。滴水村、紅堰村經過省級生態示範園區驗收合格,松林鎮先後榮獲 “德陽市優質水果基地”、“德陽市水果專業鎮”、“德陽市藥材基地”、四川省“無公害蔬菜基地”等稱號。獲四川省農業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松林柚、松林桃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並且註冊“松林”牌水果商標。 紅堰村位於松林鎮南部,與金堂縣官倉鎮相鄰,地處松林鎮半丘陵半平壩地區;距松林場鎮1.5公裏,下轄13個農業合作社,人口2125人,耕地面積1600余畝;2005年,紅堰村實現人均純收入4200余元,居松林鎮前列。紅堰村是松林鎮最早的種果致富村和水果專業村;全村現有各類水果面積2500余畝,其中耕地種果1500余畝,荒山荒坡和庭院種果1000余畝,人均種果1.18畝,全村年產水果750萬斤,人均種果收入達2500余元。從1995年始,紅堰村首先從省農科院引進優良梨、桃等水果品種,推廣矮化、密植、快速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科學施肥技術和多頭高改品種技術,很快在全村掀起種果高潮,全村水果面積由95年前的500余畝迅速擴大到2500余畝,果品品質不斷提高,商品性越來越好,水果遠銷陜西、甘肅、重慶及省內周邊城市,形成了以桃、梨、柚為主栽品種的水果專業村,在紅堰村成功經驗的帶動和啟發下,鎮黨委政府抓住有利時機,及時組織農村工作隊下村社,宣傳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97年開始在全鎮掀起了水果種植高潮,水果面積和產量迅速增大,品質不斷提升。到2005年止,松林鎮形成了以桃、梨、柚為主栽品種的水果面積22580畝,產鮮果3500萬斤,實現產值3000萬元,實現人均種果收入1500余元,水果業成為了松林鎮的支柱產業。紅堰村水果業的發展,促進了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全村村社道路13.5公裏,已硬化路面5公裏,占全部道路的37%,有各類排灌溝渠19.5公裏,已建成磚混三面光溝渠長2公裏,占全部溝渠的10%,建有提灌站3處,山毛坑蓄水池650余個,各類機沈井4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衛生不斷變化,全村600多戶農戶中,有400余戶已建成兩層以上的樓房,占全部農戶的64%,全村農戶人均住房面積達61.5平方米,住房水平列松林鎮各村第壹位;建有沼氣210余個,水沖式廁所202個,改畜禽圈舍420余間,村社環境衛生、秩序井然;信息暢通,固定電話裝機300多部,移動電話400余部,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產生活,農戶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紅堰村兩委班子著眼,放眼將來,最大最好的利用資源優勢,從2002年始,外出考察、參觀、學習觀光旅遊業,鼓勵扶持發展旅遊業。建有農家樂3處,即將興建的4處,規劃全村興建農家樂20處,年接待能力5萬人。規劃出租農戶住房80余套,向旅客提供享受田園生活的場所。紅堰村在水果業生產中不斷創新,成立了紅堰村水果協會,把水果業中銷售能人、生產能手和技術人員組織起來,加強水果新品種、新技術、市場信息的交流與應用,實現為市場而種,為賺錢而賣的目標,確保水果良性循環,同時,利用廣漢市果樹專家大院地處紅堰村的優勢,及時邀請專家為廣大果農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推廣先進管理技術,培養先進管理理念。利用專家媒介作用,加強同上級科研所和技術部門的聯系,加速新品種的引進改良,不斷增加果品科技含量,嚴格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操作,樹立紅堰村水果品牌,提高紅堰村水果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