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了以上我說所到的臨清的 美食 也是多不勝數,用“小天津”之稱。臨清因經過大運河五百多年的錘煉,商業也因此繁榮,加之流動人口的匯集,使得臨清的 美食 小吃融匯八方,加之勤勞聰明的臨清人對此不斷的改進,現在的臨清 美食 是更具風土人情的市井小吃。臨清小吃絕對算得上上周邊地區之最。下面我就帶大家品味品味“小天津”臨清十大 美食 ,作為本地人的妳不吃個三五樣好意思說是臨清人嗎?
01家喻戶曉的——臨清清真八大碗
臨清的清真八大碗在臨清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外地人應該不太清楚“八大碗”都是那八碗,傳統的臨清清真八大碗分別是燒肉、燉肉、黃燜肉、肉雜拌、清汆丸子、黃燜雞、松花羊肉、圈巧閣,這“八大碗”是喜事上用的;在臨清還有“九大碗”是用於白事,菜品有所不同,將八大碗中的肉雜拌去掉,然後增加羊尾燴海帶和燴全羊這兩道菜。八大碗它的特點是吃起來清香滿口,壹湯八味,肥而不膩,每壹道菜都有自己的特點。現在八大碗也進入飯店了,但我建議還是事上的好吃,飯店的看個人口味吧。
02運河什錦香面
運河什錦香面也叫做十香面,在臨清很多上了歲數的老輩人也稱其為“溫面”,還有壹種叫法是衛面隨衛運河順流而來,壹開始是船上的吃法。不管它以前叫什麽怎麽來的,現在它焦作運河什錦面(十香面)。運河什錦面菜碼品種特別的多,也叫十樣菜,其實什錦面中的材料多達18樣以上,並且還會更具不同的季節更換時令蔬菜。吃的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面條滑嫩,爽口。
03金郝莊的“鬼子雞”
金郝莊臨清人當地人,甚至是周邊地區的人都稱郝“he”莊。“鬼子雞”是郝莊的名吃在臨清以及周邊縣市都特別的有名,起初的名字不叫“鬼子雞”而是叫做“金氏熏雞”。在郝莊“鬼子雞”有笨雞和鮮雞,前者貴後者便宜,形美色鮮,五香純正。但有壹點我個人感覺肉有勁不太適合老人孩子吃,年輕人牙口好嘗嘗還是不錯的。
04傳統名吃——燒麥
燒麥是聊城臨清的傳統 美食 名吃,它是類似於包子和餃子的包餡面食,但不同於包子和餃子,它居於兩者直接。臨清的燒麥還是羊肉的好吃,但現在牛肉的居多,羊肉的店家不是本地人還真不好找。燒賣形如石榴,皮薄柔軟,隔皮見餡,餡香鮮嫩,不腥、不膻、不膩特別的好吃。
05令人滿口生津的——托板豆腐
很多外地人應該只知道豆腐,而這個托板豆腐是什麽呢?臨清的托板豆腐其實就是水豆腐放在壹個長方形木板上食用,故稱其為托板豆腐。托板豆腐的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它屬於早餐的壹種吧,商家把豆腐切成壹塊壹塊地放在木板子上,豆腐就是豆腐,壹點別的佐料都不用,其清香的味道已令人滿口生津。
06下酒好菜——劉垓子白仁
白仁就是弄熟去皮之後的花生。約幾個朋友來家喝酒,怎麽能少了劉垓子白仁。劉垓子白仁是臨清劉垓子鎮特產 美食 ,個頭大,香酥可口,越嚼越有味,因其真的是特別的好吃還實誠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朋友喝酒的時候去超市稱上十塊錢滴,當個冷盤真的很不多。不是我誇它,正宗的劉垓子白仁算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白仁了。
07臨清進京腐乳
濟美醬園的腐乳那可是相當的有名,其 歷史 悠久距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 歷史 了。臨清的濟美醬園它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並稱為江北四大醬園。但現在濟美醬園的腐乳貌似吃的人不多了,可能是因為現在的 美食 小吃太多了吧,不過我吃火鍋的時候喜歡放壹些。記得小時候濟美醬園的腐乳瓶裝的不多,大多都是小商販騎著自行車托著倆桶串鄉叫賣,壹個裏面是腐乳,另壹個裏面是臭豆腐。買上幾塊回家夾饅頭。
08好吃不貴——武德奎肉餅
武德奎肉餅好吃不貴,也是臨清人比較喜歡的 美食 小吃之壹。其肉餅的做法是,用生水和的面,和好面之後斡成長面皮,然後再卷上肉餡子,再壓斡成肉餅,加油上鏊子翻烙。等到快烙熟的時候揭開上面的壹層灌上雞蛋,吃起來外焦裏嫩,鮮美可口。
09燒餅夾肉
臨清的燒餅夾肉是臨清特色小吃之壹。剛烤好的燒餅劃開,裏面夾上各種肉食,喜歡吃辣的可以加點辣椒,真的是又酥又香,特別的好吃。如果夾燒餅的時候燒餅涼的還可以讓老板再回爐烤壹下,完美。
10臨清燜餅
可能您看到燜餅就會說“壹個燜餅有啥特別的”,妳還別不信,臨清的燜餅確實好吃,在其他地方多是炒餅而不是燜餅。臨清燜餅是先將提前烙好的餅切成細絲,然後鍋中放油,先加入佐料、蔬菜爆炒,然後再把餅條蓋在上面燜壹會,燜好後再將炒好的肉絲或者是雞蛋倒入鍋中顛幾下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