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蔡根潭的閑情逸致,書中的真知灼見和哲理需要細細品味。現在很多人連稍微長壹點的文章都看不下去。書籍填補了我們空虛的靈魂,我們渴望精神營養。書中自有黃金屋,蔡根潭的閑適文章有閱讀感。
看了蔡根潭的休閑文章,第壹次見到蔡根潭,在手機上看到壹本電子書叫《盲生》。這本書是《菜根譚》的解讀,當時看的時候深有感觸。關於修身、處世、待人的闡述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寒假前,壹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學校圖書館發現了這本書《菜根譚全集》,我是個寶。假期裏,每晚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柔和的臺燈下,我輕輕捧著這古老的智慧,靜靜的讀著菜根譚,讓我的心靈明白洗滌,讓我浮躁的心平靜。
《菜根譚》第壹章是“道德修養——站得高,坐得平,走得低”,把“德”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開頭就提到“潔身自好,恪守道德——恪守道德的人,壹時寂寞;按照強大的,永遠荒涼。與其承受千古的蒼涼,不如寂寞壹陣。“壹個能堅持道德原則的人,可能會孤獨壹陣子;壹個依附於權貴的人,永遠是孤獨的。心胸開闊的人,想著死後永恒的名聲,寧願堅守道德標準,忍受壹時的孤獨,也不願因依附權貴而遭受永恒的淒涼。這是多麽幹凈的生活啊!反觀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抵擋不住物欲的誘惑,就這樣踏上了人生的不歸路,留下了終生的遺憾。壹只只被查出來的“大老虎”或“小蒼蠅”,不正是驗證了這句話嗎?”潔身自好,恪守道德”,妳就活得坦然!
在《秘訣最神聖,聰明無用》壹文中,警示人們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成功和夢想。“振石無心樂,日無心;如果壹個危險的人試圖避免災難,天空會試圖抓住他的精神。可見天道之力是最神聖的,人之智謀有何益?”壹個堅持自己誌向的人,雖然不用心去尋求幸福,但上帝卻在不經意間引導他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雖然壹個陰險的人故意逃避災難的懲罰,但上帝在他故意逃避的地方帶走了他的靈魂,使它失去了活力。由此可見,神使用魔法的手段之神奇,不可預測。凡人的智慧有什麽用?
當壹個人培養自己的修養、道德和潛力時,即使我們不急於追求幸福,幸福和幸運也會主動來敲門;當壹個人不想成功,而是朝著那個方向努力的時候,他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老子說的“先下手為強。”不要過於急功近利,也不要為了達到那個目標而不擇手段。相反,當妳對名譽、利益、地位多壹些“不在乎”,對道德、修養、潛力多壹些“有心”,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我們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看了《菜根譚》的閑情逸致之後,我壹直在看《菜根譚》,是明末隱士洪應明在閑暇之余寫給女兒的。“菜根潭”二字表達了作者“咬斷菜根,無所不用其極”的至高心境。它講述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蘊含了很多人生哲理,看完會讓妳豁然開朗。無論妳是受困於人際困境,還是職場是非,它都會給妳壹把智慧的鑰匙,幫妳打開煩惱之門。不僅如此,它還能開闊妳的心胸,陶冶妳的身心,讓妳成為壹個懂事正直的人。這是壹本難得的對生活有幫助的書。
俗話說,人生十有八九會出問題。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人情,會和各種煩惱攪在壹起。“君子之心,天子之言,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藏於玉中,藏於珍珠中,不可輕易為人所知。”闡述了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晴天,人們都說“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的人”,“聰明人,不做見不得人的事”。對於人才來說,為了避免被人嫉妒,不容易急於展現自己的才華。在坦誠暴露自己的同時,也要真誠的戴上面具,用不同的面具面對各種各樣的人。不要不分時間場合的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樣不僅不能引起妳的註意,還可能引來羨慕的目光。所以,它不是世俗眼中的軟弱,而是壹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壹種處理世事的睿智之道。海之所以能成為海,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做人沒有崇高的事業。如果妳擺脫了庸俗的感覺,妳就會成為名人。對學習沒有太大的收獲,就有福了。”做人不壹定要成就壹番大事業。只要擺脫世俗名利,就能成為名人,學習沒有訣竅。只要擺脫了外物的誘惑,就能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如果我們不被名利所左右,只要能擺脫世俗的欲望,我們就會投身於壹項事業。淡泊睿智,誌存高遠。如果繼續追求奢侈的食物和物質享受,那麽我們真正活著就沒有意義了。真的沒必要下跪奉承,壹切都會好的。
“晴天與天之節義,是從暗室漏房中培養出來的,紡坤之經,從薄處走出來的。”光明磊落的節操,如同晴天霹靂,是從貧窮艱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扭轉大局的偉大才華和偉大,是從謹小慎微的態度中磨練出來的。我理解為“沒有點寒氣,哪來梅花香?”而且必須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行事。讀書時靜靜思考的過程,也是人生的過程。如果妳真的想讀壹本書,壹定要保持壹顆充滿真、誠、真情的心,這顆心可以被妳控制,在適當的時候釋放出來,讓周圍的人感受到妳的真、誠、真情。讀書也是品味人生真諦的過程。壹本包含智慧的好書讓人覺得自己是春風。《菜根譚》每篇文章字數不多,卻融入了最真實的生活感受。當這些融合了古代聖賢智慧的話語從舌尖劃過時,不僅僅是壹種新鮮感,更是壹種說不出的愉悅在心頭。菜根譚成功地將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無為而治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壹種獨特的為人處世之道,既使人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又有超越名利的情懷。我“悟性淺”,只能“品味”書中的智慧。結合我之前對人生的思考,最深刻的理解就是“迷茫”和如何忍受孤獨。譚才根的智慧印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壹方面,我也找到了壹條排解孤獨和煩惱的曲徑——夜深人靜的時候,翻開名著,靜下心來,走進文字的世界,用心品味“只要能咬到菜根,什麽事都可以做”。
讀蔡根潭閑情篇的感想3最近,筆者讀完了洪應明的《蔡根潭》。書中充滿了博大、包容、冷漠、善良、智慧,讓妳感覺仿佛在和壹個智者對話,妳的疑惑被打消了。作為壹名教育工作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教育批評的精彩話語。
洪應明曰:“襲人之惡,不可過嚴,故應思之;教人之善,不可過高,應令其從之。”這意味著,在責備別人的錯誤時,不能過於苛刻,而要考慮到對方能否承受,註意不要傷害到自己的自尊心;教別人做好事的時候,不要期望太高,要考慮別人能不能做。
我們經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太難教育,但是我們有沒有反思過我們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我們老師有時會當眾、當著家長的面大聲訓斥學生;有時小題大做,聲色俱厲,嚴厲批評;有時,長篇大論和喋喋不休像老女人.....這些做法並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最後壹句所說的那樣教育孩子為惡為善,我們還擔心效果不好嗎?
我喜歡菜根譚。在它優雅的眉毛下,是壹雙閱盡千古的眼睛。它就像壹股清泉,蕩滌了人們心中的壓抑,使人對事物有了清晰的認識,從而超脫於物,靜觀世事,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