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誰說說長沙地美食

誰說說長沙地美食

長沙最具體的美食

1.燒賣

馬嗲嗲燒賣任何時候去買都是熱的,因為出籠即賣完。好味道來自馬嗲嗲自己炸的油渣,吃起來特別香。只有每天早上8點半前國儲電腦城巷子裏有賣。

溫馨提示:火車站國儲電腦城右手邊的巷子裏。

2.糖油粑粑

新大新對面的糖油粑粑很出名,上午去早了沒有,下午去晚了沒有,中午太熱了沒有,俏得很。

溫馨提示:五壹路綠化廣場。

3.涼面

白沙路靠天心閣附近的喬伯涼面是個小攤,不過從創始人喬伯算起也有十多年了,現在兒子、媳婦接手做面,外帶打包還很專業地用半個保鮮袋裝好湯料。小小的攤子也有電話預定,能提前知道出攤的時間,號碼是5111946。

溫馨提示:南門口國美電器城往上走,天天向上附近。

4.炸榴蓮

文廟坪的油炸小店開了11年,從街頭做到街尾,長郡校門大改三次,不少學生還是特意繞來走這條小路,除了炸牛奶、香芋酥、榴蓮,還有長沙版的爆米花、土豆泥和手打肉丸。

溫馨提示:南門口附近。

5.麻辣燙

辣姨在大古道巷裏做了10多年麻辣湯,最開始沒有名字,是後來食客叫出來的名字,每天下午4點多才出攤子,到了5點半,基本上就只剩下豆腐皮和大白菜在賣了。

溫馨提示:南門口步行街附近。

6.臭豆腐

“中國城”後面的鐵路宿舍,有壹個炸臭幹子的店,比五娭毑還出名,白色的臭幹子據說是香港搞法。

溫馨提示:中國城在解放東路233號,距火車站僅1公裏。

7.烤腸

出國肉腸不是說外銷品,而是描述裕南街的老兩口靠賣自家做的肉腸將兒子送出國的故事。2元壹根香腸名聲在外,即使是壹口氣買50根,也要排除半個小時以上。

溫馨提示:裕南街在火車南站附近。

8.雞爪

熊貓姨在八壹橋下做雞爪子很多年,從小攤子做到小門面。六毛錢壹個的雞爪子煮得很爛,老板圖的就是薄利多銷。店內還有壹個“專利”叫“靈範得樂”,其實就是那可樂加點沙冰,很大壹杯。

溫馨提示:在第壹中學那裏。

10熱鹵

吃四合壹的地方長沙很多,可能吃到十六合壹的,估計除了火星鎮的熱鹵老店,找不出第二家。可能老板是過慣了隨性生活的人,開門要看心情,吃飯就得碰運氣。

11.燒烤

朝陽燒烤越晚越熱鬧,不管是在朝陽壹村,還是搬到朝陽二村,人們總能第壹時間找到那股地道的孜然味。

溫馨提示:朝陽壹、二村在火車站金蘋果服裝市場對面。

12.餛飩

書院路口的家庭夜宵攤幾乎什麽都賣產。有餛飩(肉價這樣漲,他家餛飩肉還是好多)、面(有幹面幹粉,也有湯面粉)、熱鹵、燉品和湯,涼菜首推糖醋排骨、鴨腳筋、粉皮、土豆絲。人多的時候擺到街上去了,酒水少喝,因為沒路燈,沒廁所。

13.涼面

從南門口四娭毑旁邊的巷子進去,周娭毑涼面老店,據說做了幾十年,賣刮涼粉和豬血,飲料就只有可樂、雪碧等瓶裝汽水。涼面的特色是芝麻醬很多,看上去清淡,其實特辣。

14.芋頭燉排骨

天馬師大宿舍門口,壹臺板車每天5點半後出來賣燉湯,推薦芋頭燉排骨,芋頭燉得相當好,湯味夠,記得不要放蔥,賣湯的大姐手很快。

15.酸黃瓜

老三角花園對門的蔣記,最拿手就是拍黃瓜,3元壹份,最好不要空腹去吃,辣得妳胃痛。自制牛肉幹也好吃,千萬不能催,老板的態度那叫壹個。。。。。。。汗。

溫馨提示:老三角花園在青少年宮附近。

16.蛋炒飯

文藝路口喜鵲咖啡旁,晚10點才出攤,招牌是炒鴨架子和蛋炒飯,鴨架拌著大蒜、香菜、辣椒在鍋裏翻滾幾下味道就出來了,蛋炒飯就要加火腿。

17.鐵板香幹

五壹路口腔醫院和大成華天中間的巷子裏,又是夫妻檔,每次聞到鐵板香幹的香辣味就忍不住要買,只是每次都要排好長的隊。

18.涼皮

藥王街涼皮,人民公社的對面,味道很正,文運街裏面西安人開的涼皮店,兼賣稍子面,也好吃。

溫馨提示:春天百貨旁邊的巷子裏。

19.豬腳

南門口東之傑的東南角,非常窄的門面要下午4點才開門,進去後豁然開朗,打包豬腳的人最多,也有五張桌子,可以坐下來吃海帶排骨、涼菜。

20.拌面

高葉塘下去壹點,蘇寧對面的彭記,吃炒碼面和粉的店,壹直做到晚上7點,推薦芹菜肉絲和黃瓜炒肉拌面。

21.油爆蝦

南湖路的新哥油爆蝦是去年才興趣的夜宵店,今年周邊突然開成了片,沒到淩晨2點,前坪裏就人紮堆了,也分不清是哪家店的客人,吃的都是和新哥壹樣的油爆蝦。

22.水煮活魚

陳記大排檔,在伍家嶺維多利亞商場左側活魚村對面,開了八年,早餐也有人排隊吃粉,不過推薦還是夜宵的水煮活魚,雄魚先燜煮,上桌後再放在酒精爐子上慢慢煮,還送火鍋小菜兩份,花生米壹碟。

23.魚唇

潮宗老街的魚嘴巴店在好吃魚的人眼裏,是有點奢侈的,壹條魚只吃嘴巴也吃出了名堂。42元壹份的魚唇火鍋,得靠酒咽。

24.蛇

燕山街的帶皮蛇好吃在蛇皮勁脆,是大廚試驗了十多年才得來的手藝,哪個廚校都學不到。

女子大學的九龍緣吃姜辣蛇,分淡辣、中辣、猛辣、特辣四等,如果不在點菜時說明,壹般就會上中辣的。

25.口味蝦

易記今年重新刷墻了,三年前還在做米粉的小店,在白沙路口居民呵護下,成了長沙頗為有名的口味蝦店。來吃口味蝦和油炸餛飩的食客,車子可以從白沙路南排到白沙路北。

溫馨提示:白沙路和城南路交界的橋下面往碧水藍天方向。

26.醋炒蛋

從老板女兒出生的1985年,做到安塑路上頂頂有名的小村飯店,醋炒蛋好吃又實惠,老板把好味道歸於好材料,比如土雞蛋。

溫馨提示:安塑路在商學院附近。

27.芋頭娃娃菜

城裏的戴家村分店很多,可是裝修後加了菜譜的新店到底不是芙蓉北路靠城郊的那個味道了,想吃正宗的芋頭和娃娃菜還是不能省那點油錢。餐前的豆奶,老板要是沒給,千萬記得開口要哦。

溫馨提示:長沙市韶山南路100號(九芝堂公司旁)。

28.魷魚絲

中山西路的小巷2008年依然強勢,天下客、娟娟餐館、桑桑廚房,飯店都是家裏樓下,推薦魷魚絲和酸菜豆腐腦湯,反正不管別人怎麽創新,它總是抱著“虛心接受”的態度,堅決不改。

29.臘味

從白沙南路上壹個洗車店旁邊的巷子進去,很隱秘的嶺上人家,三層小樓,最著名是大蒜葉炒臘牛肉,因為店裏有個臘肉熏烤房,保證臘味原料正宗。

30.炒肚絲

曙光北路的“蘭外婆家菜館”,最好吃是炒肚絲和姜辣豬腳。訂座要直播老板兼廚師的手機號碼,如果打過去聽到極不耐煩的答復“過來再說,我在炒菜”,那表示妳飛奔過去也沒位置了。

31.肥腸

不吃內臟的記者,開始吃腸子就是從王府花園內街的石門永惠土菜館開始上癮的。以肥腸、辣椒和土豆上鍋的老式做法,吸引的可不僅僅是客人,競爭對手也開成了壹整條肥腸街。

32.蓋碼飯

蔡鍔南路天心閣西門X5酒吧正對面,推薦酸辣魷魚、口味豬肝、酸辣腰花,辣得爽。價格不貴,長沙行市價8元起。上面的草坪,適合晚上去找靈感。

33.三合魚粉

在天心區壹中出口的巷子裏,門口有壹個很大的魚字,還以為是吃魚的餐館,不過店內只有粉招待。

34.三杯肉

私房菜館僅次於解放路城市經典13樓,推薦三杯肉,味甜有嚼勁,用面片將大蔥、黃瓜和肉包在壹起,吃起來感覺像片片鴨,而且老板很帥很man的。

35.柴魚

嶽麓區天馬阜埠河路口的衛記野生柴魚館,整體口味偏湘菜,最有名的是肉嫩入味的香辣柴魚片,晚上在坪時吹吹風也好舒服。

36.雄魚

韭菜園九如巷的九如川菜館,湯料是雄魚生長的深山泉水,雄魚有湖藕墊底。還有水煮牛肉、麻婆豆腐、辣子雞丁等正宗川菜。

37.鴨

名聲思房菜開在芙蓉廣場曼哈頓寫字樓,主菜以鴨為主,但做法每月壹換,記者吃到的是檳榔鴨。

38.煎豆腐

白沙井對面的巷子進去,只要問“吃豆腐的店”都知道,最有名的是煎豆腐,再煎條桂魚,要個榨菜皮炒肉。生意好的時候廚師壹個鍋煎兩條魚。

39.海鮮火鍋

從成都到長沙的芙蓉中路,蝦佬頂湯是原本專賣基圍蝦的老板開拓海產品市場後研制出來的,兌新湯熬制25小時,是鍋小湯濃的秘訣。

40.羊肉火鍋

猴子石大橋旁的羊羊得意蒙古綿羊城,豪爽的大盆肉,鍋底只是清湯撒點蔥段,不蘸點老板特制的辣椒醬,會膻得入不了口。

41.吃蟹去天福家菜館。

秘制口味蟹小份從58漲到88,食客也不見少,晚上不接受預定,中午訂座還要趁早。

42.吃排骨去何氏排骨。

現在的老板是第四代傳人,墻上發黃的老照片和桌上的霸王排骨壹樣震得住人。

43.吃魚丸去廣殿漁村。

搬家後底盤低的車子要小心翼翼地走,不過魚丸還是正宗,配上自釀米酒,爽口不醉。

44.吃石鍋魚去教育街的老屋。

板凳有點低。但多的是開奔馳、寶馬的客人。

45.吃雞去杜家雞。

環境談不上好,但味道正宗,最特別是開了長沙對講機點菜的先河。

46.吃蛙去錢四口味店。

配料除了辣椒就是大蒜,老板特別爽快,就是服務員做事太慢。

47.吃花江狗肉去南陽街鐵哥老店。

狗肉火鍋配米豆腐,貴州廚子做了十幾年。

48.吃叉燒去好食尚。

烤得焦脆,肥肉不膩,而且顏色正。惟壹不足是分量太少,當真是“珍品”。

49.吃湘菜去省委旁邊的湘菜研究所。

50.吃辣椒炒肉去水泵廠旁邊、芙蓉路上的辣椒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