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廈門中山路的經營危機

廈門中山路的經營危機

“中國十大名街”之壹的廈門中山路,人來人往,生意興隆,現在看著就難受。根據廈門市思明工商分局的調查,在中山路註冊的282家企業和個體戶中,大部分處於虧損、掙紮、等待商機的狀態。

記者走訪中山路發現,壹向以金店著稱的中山路甚至出現了店面空置的情況。壹些店面大門緊鎖,等待出租,人流也明顯減少。除了節假日,這裏的商業氛圍很淡。閑雅齋的主人薛說,他在中山路上幹了十幾年,對中山路的衰敗有著明顯的感受。現在的流量還不如以前的壹半,成交率低。

廈門中山路為什麽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年初以來,廈門市政府壹直在關註中山路越來越無人問津的現象,多個職能部門對此進行了調研和討論。壹致的結論是區域經濟的發展導致了中山路的衰落。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廈門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廈門城市化建設的加快,火車站、富山商業區、SM商業城、蓮花社區、前埔新區等商業中心相繼崛起,超市規模日益擴大,崇尚休閑購物的大型購物廣場的出現,導致廈門以中山路為核心的商業區地位逐年下降。同時,隨著城區的擴大,大量老區人口向東部新區轉移,熱點地區逐漸向東部地區分散。

在提交給相關部門的調查報告中,廈門思明工商分局還分析了導致中山路危機的其他原因:

壹是功能不全,不適應新的業務發展模式的需要。中山路282家企業沒有壹家可以用來休閑娛樂。除了購物還是購物,人們對旅遊的觀念從過去的觀光、購物轉變為休閑、文化、精神享受,導致廈門特色和企業文化品位的缺失。

第二,路面租金居高不下,運營成本上升。目前中山路最繁華路段的店面租金為每平方米2000-5000元,店面租金成本占全部經營費用的60%-70%,經營者普遍感到負擔沈重。

第三,交通有障礙。中山路是老城區,地面窄,車流量大。車輛和自行車無處停放,容易丟失。

如何盤活中山路,廈門市政府、思明區政府及職能部門積極謀劃並出臺了壹系列措施:

壹是擬在中山路中華區建設大型商業廣場,規劃面積4萬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35萬平方米,總投資8.5億元,以烘托商圈氛圍,聚集人氣,增加區域吸引力。

二是規劃將中山路打造成全天候步行街。

三是給予政策支持。比如中山路上60%的商鋪都是由思明區房管所管理出租,在租金上有壹定的控制能力。思明工商分局還提出了結合中山路實際合理規劃的建議,即在規則和布局上相應協調配套設施,如建設小廣場、小院落、小綠地、夜景工程等。,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觀光的鷺島特色,吸引更多的遊客和消費者到中山路遊覽。

未來發展趨勢

前不久,中山路步行街商會和廈門晚報聯合主辦了中山商圈發展高峰論壇。政府領導、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思明區副區長黃家彬:中山路的目標是打造中國著名的商業街。

去年中山路改成步行街後,整體人氣上升。但是中山路的定位和以前不壹樣了。以前只是單純的購物,也就是初級階段的商業街。現在,它是壹條集旅遊、購物、休閑為壹體的商業街。我們的目標是把它建成中國著名的商業街。在實現這個目標之前,我們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硬件上的夜景工程建設,整個業態的調整。此外,考慮到專業建設,結合第壹市場的退市,中山路將推出各類專業街。比如霞西路可能會改成閩臺特色街,大眾路改成婦幼街。

廈大人文學院副院長愛:延伸時間與地域。

中山路雖然定位為娛樂休閑美食街,但是目前小吃還是比較少。目前中山路有自己的logo,有助於宣傳。但是人來廈門,不去鼓浪嶼和中山路怎麽會後悔呢?涉及到兩個延伸——時間延伸和地域延伸。我們這裏可以舉辦各種活動,不壹定是大型的,也可以是壹些人性化的小活動。另外,很多人晚上10以後才開始夜生活,政府部門要動員壹些商家營業到晚上12。為了留住人,中山路要在地理上延伸。把中山路的壹些岔路口變成小吃街,讓逛累了的人有個落腳的地方。政府需要做的是營造購物氛圍。

廈門理工學院文化傳播系主任郭曉華:在鐘山穿越“慢生活”

在中國很多人眼裏,廈門是壹個非常傳統的享受慢生活的城市。中山路應該是減壓器。所以中山路應該是為了不購物的人來這裏。所以中山路要搞點大活動。如果中山路能舉辦廈門人喜歡的博餅大賽,中秋節期間整條街都會圍滿了打遊戲的人的桌子。(建築)風格和對奢華的追求,讓人關上門不想走。中山路的文化定義應該高於商業貿易。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副教授楊:讓人感受閩南文化氛圍

中山路的發展是壹個歷史沈澱的過程,不會壹天兩天就變成這樣。中山路作為壹個旅遊景點,應該是廈門市民和外地遊客感受溫暖的主要品牌。讓遊客徜徉中山路,感受溫暖、和諧、寧靜的閩南文化。除了現在的雕塑等文化符號,還要引進壹些有閩南文化的商家,比如圖書、字畫等。此外,對於具有閩南特色的商家和商品,消協可以采取授權、保真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利益,讓中山路產生不同於壹般購物場所的公信力。另外,對於本地居民來說,中山路應該是壹個懷舊的地方,應該恢復壹些小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中山路的特色,比如商品、店鋪、招牌等。讓大眾覺得不是購物,重要的是紀念和夢想。

市貿易發展局副局長梁群民:商場的店主不要太分散。

單店不是好的商業模式。中山路的氣息升起後,形成濃厚的商業氛圍,各種商業共存共榮。廈門最成功的商場是SM和世貿,也有壹些失敗的案例如香水城和大壹商城。SM的成功在於經營理念,SM掌握了整個商城80%的門店。很多開發商想的是,等項目結束了,房子賣完了,怎麽操作我就不管了。如果很多店面都在業主手裏,商場就很難形成統壹經營。

特征和位置

中山商圈作為廈門商業的發源地,歷史悠久,久負盛名,緊跟時代脈搏,始終站在廈門經濟特區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她位於廈門島西南部,以中山路為主幹,輻射各條支路。除了莒口女人街的進壹步深化,大眾路、鎮浜路等分店的商業業態也逐漸形成了特色商品街。中山商圈是廈門乃至整個閩南金三角最具商業價值的商圈之壹。除了固有的區位優勢,還有獨特的文化積澱,體現了廈門的商業兼容和開拓風格。商圈中山路是廈門目前唯壹的國家級示範街,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街之壹,華聯、萊雅、巴黎春天等大型知名企業均在此居住。為進壹步打造中山商圈,思明區政府以中山路為龍頭,開發建設南中迪達、明輝廣場、老虎城等十大項目。目前,這十個項目正在建設中,總投資60億元,總建築面積近654.38+0萬平方米。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山路的良好環境和十大項目的開發,將促進中山商圈的進壹步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