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史料記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寫成“衣”,而《說文解字新賦》呢?“米蔔”的意思是“隋時,蘆葦葉被米包裹著。從米飯上看,它是吱吱響的。”“說文?顏:“嘿,夠了。“當鳥飛行時,它會將腿和爪收攏。“定韻?送韻:“嘿,角是也。”或者包餃子。"
粽子又名“交趾”,最早記載於西晉地方風俗:“仲夏五日,方伯極和。在順德享受玉米和龜甲。註:結束也是開始,意思是五月初五。四忠就是方伯。五月五日的風俗很重,和夏季的至日壹樣。●(與“鴨”相同),春富雞在夏季至日期間都可以吃。首先,前兩個節日是壹天,然後糯米用葉子包裹,與小米混合,用純灰色的汁液煮熟,第二個節日仍然是好的。.....用糯米包裹,壹個‘糯米’,壹個‘角粟’,掩蓋了陰陽仍然交織包裹的形象。”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小米用葉子包裹,以尖角或棕櫚葉的形狀烹飪成食物,因此被稱為“角小米”或“粽子”。明清以後,粽子大多由糯米制成。這時,他們被稱為粽子而不是玉米小米。
【編輯本段】民間傳說
自南北朝以來,人們開始吃粽子,這源於人們對屈原表示敬意的說法。
南朝吳郡(467-520年)在《續和》中寫道:“屈原於農歷五月初五日在汨羅去世,楚人哀悼。每天,大米被儲存在竹筒中,並在水中獻祭。漢朝軍事建設期間,長沙回歸歐洲。白天,我突然看到壹個自稱三閭博士的人說,“妳應該看看犧牲。真好。但它經常被留下來並被惡龍偷走。如果今天有什麽好處,妳可以把印楝葉放在上面,用彩色的絲綢綁起來。這兩樣東西也是龍害怕的。“回他的話。世界上用五色絲綢和楝樹葉制作粽子,這些都是汨羅的遺產。”
另壹種說法是人們害怕屈原的屍體被河裏的魚吃掉,所以他們把粽子包起來扔進河裏餵魚。
粽子與屈原相關聯的觀點因其浪漫主義而廣為流傳。粽子經常出現在文人的詩詞中。
元稹在《夏日十首》中寫道:“彩雲縷縷,香白玉球。”
宋代,楊無夏在《齊天樂端午節》中寫道:“空余幾個黃梅雨。又到中午了。蜀黍披金,菖蒲滿玉,風景依舊美麗。襯衫剪裁的艾虎。更有簪鬈朱府,臂纏紅曌。浮粉香棉,呼風中午扇小窗。”
【編輯本段】宗野的象征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為了不使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把大米放在竹筒裏壹個接壹個地放入河中。在未來,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尊重和紀念,人們在這壹天將大米放在竹筒中並將其放入紀念儀式中,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粽子的起源。
後來為什麽用艾葉或蘆葦葉和荷葉包粽子?
《初心書》中有這樣壹段記載:漢朝建武年間,長沙人夜裏夢見壹個自稱三閭大夫(屈原的正式名字)的人對他說:“妳犧牲的壹切都被河裏的龍偷走了,所以妳可以用艾葉把它包起來,將來再把五色絲線綁起來。”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用“葉子包著小米”制作了“牛角小米”。代代相傳,它已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端午節食品。
【編輯本段】粽子的演變
春秋時期,谷子被茭白(【2】【3】茭白)的葉子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被密封並烘烤,這被稱為“筒粽子”。
東漢末年:草木灰浸泡在小米中,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並被烹飪成成廣東堿性粽子。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此時制作粽子的原料除大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好的粽子稱為“益智粽”。
南北朝:雜粽出現。品種增加了,米飯中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和紅豆,包好的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禮物。
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粽子的形狀出現圓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
宋朝:有用艾葉包裹的“艾香粽子”和“蜜餞粽子”。參見蘇東坡的詩《粽子裏見楊梅子》。這時還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表明吃粽子在宋代非常時尚。
元代:粽子的包裹材料從野生樹葉變成了野生樹葉,突破了野生樹葉的季節限制。
明代: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附加材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棗和核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朝:“火腿粽子”出現了。
如今,粽子有成千上萬種。如今,糯米通常用糯米殼包裹,但內涵和顏色取決於當地的特產和習俗。著名的有桂圓、肉、水晶、蓮子、蜜餞、栗子、麻辣、酸菜、火腿和鹹蛋。
【編輯本段】壹個關於粽子的趣聞
最古老的粽子:湯唯聚源食譜中的Xi安蜂蜜涼拌粽子。其特點是只用糯米不加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拉成薄片,澆上蜂蜜和黃桂花醬——白糖腌桂花醬。
最大的粽子(正常食用):大肉粽子產於廣西南寧,每只重約兩公斤。裏面是肥豬肉和綠豆,香軟潤而不膩。
最大的粽子(吉尼斯紀錄):
2000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暨廣西(南寧)旅遊美食節期間,南寧明源新都大酒店的廚師煮了壹個巨型粽子,粽子長3米,寬2.1米,高1.2米。蒸熟後達到2000多公斤,打破了浙江粽子大王的記錄,成為新的吉尼斯世界粽子大王。餃子王分享了20多個大桶,550公斤糯米,150公斤五花肉,500公斤綠豆,150公斤板栗,100公斤蝦皮,10公斤冬菇和7。5公斤餃子醬。煮了6天。此外,為了烹飪這種巨型餃子,南寧化工集團機械廠專門制作了壹個長3 .5米、寬2.6米的巨型鍋。3000多人品嘗了這個粽子。
最小的粽子:位於上海城隍廟、綠波廊和湖心亭。長約壹寸,形似枕頭,以火腿為餡,小清新;湖心亭認為茶和食物很棒。
【編輯本段】粽子流派
北方的粽子大多是簡單的白米飯,或者混合了紅豆、棗和糖。
江南的粽子最有名,最復雜,尤其是餡料,變化多端。與北方粽子的壹大區別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大多提前浸泡在醬油中,與肉餡壹起蒸熟,香味濃郁。
中國最著名的粽子產自長江以南的嘉興。【4】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食書記載了嘉興粽子的種類和做法:“竹葉粽”:“取竹葉包入白糯米粽中煮熟,其尖如生荸薺。”
《艾香粽子》:“糯米淘洗幹凈,與棗、栗子和綠豆壹起,用艾葉包裹,放在鍋裏煮。”
“薄荷味粽子”:“薄荷浸泡在大米中蒸至變軟,與外國糖混合,用糯米包裹並煮熟。”
《紅豆沙餃子》:“紅豆沙、糖和脂肪油煮在小餃子裏。”
《蓮子餡餃子》:“去皮去心,拌洋糖,包小湯圓。”
《松仁粽子》:“沒有皮包的小粽子”
“火腿餃子”:“把餃子放在火腿塊裏。如果火腿是金華的,細肥要均勻。還有,肉丁可以包餃子。”
在嘉興粽子中,五芳齋最為出名。嘉興五芳齋的鮮肉餃子四季供應。他們用筷子分成四份。每壹塊看起來都像肉,又香又潤,又脆又嫩,肥糯而不膩。湖州最古老的粽子擅長洗沙和甜粽子。用紅豆沙和豬肉丁填充它們並不罕見。難得的是,紅豆沙經過淘洗、沙煮和去殼,然後用糖、熟豬油和玫瑰汁油炸,直到它變得又黑又亮。這種紅豆沙好吃、濕潤、細膩、爽滑。
在長江以南,端午節相當盛大。這個民俗氣息濃厚的節日也是各種粽子食品上市的時候。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這個節日,祖母都會在我的脖子上掛壹串微型粽子。綠色的粽葉和淡淡的香味是我的朋友們聚會的快樂話題。漸漸地,我意識到粽子好吃是沒有原因的。原來江南的粽子可以分為廣式和蘇式,就像月餅的分類壹樣。廣式湯圓有椰蓉湯圓、蓮蓉湯圓、烤鴨湯圓、豬油豆沙湯圓、叉燒蛋黃湯圓等。蘇式,有白粽子、紅豆粽子、鮮肉粽子、火腿粽子等。後來,我去了以生產粽子聞名的嘉興,才知道這裏的肉粽真的非同壹般,它的香濃可口,迄今為止沒有壹種粽子可以與之媲美。
20多年前我去過廣東韶關,當我看到生產的巨大粽子時,我充滿了眼睛。那種大大的方形粽子,只要吃壹個,就會讓妳有飽腹感,但就口感而言,還是正常的。
老壹輩人說,包粽子的粽子很講究,是壹種專門種植的綠粽葉或竹粽,有特殊的寬度和長度。如果妳把它們包在粽子裏煮,妳可以讓它們變得又香又難壞。
作為壹種傳統食品,今天各地生產的粽子壹年四季都可以供應,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嘉興肉粽。今天,所有來嘉興的中外遊客都知道如何品嘗新產品,並買幾串帶回家。在香港,壹些專門出售江南食品的商店也全年供應自制的培根火腿餃子或鮮肉餃子。但是,就味道而言,它們自然無法與嘉興本地生產商相比。
比較著名的粽子是:
1五芳齋粽子(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
2稻香村粽子(創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中華老字號企業)
好利來粽子(著名品牌,大型糕點連鎖企業)
4 .三全粽子(中國名牌)
5粽子小姐(中國名牌)
6利口福粽子(廣州餐飲企業集團旗下著名品牌)
7老邊粽子(創建於1829,中華老字號餐飲企業)
8田明頂粽子(1994 Xi安,名牌)
9金樂園粽子(1996天津某知名品牌)
10 Kutokuhayashi粽子(創建於1922,中華老字號企業)
11大三元粽子(是壹家集餐飲、食品加工於壹體的知名企業。它是改革開放後在北京開設的第壹家正宗高檔粵菜館。)
12鮮品屋粽子(青島著名品牌)
【編輯本段】鳩茲粽子
清朝乾隆皇帝在端午節期間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子後,閆隆喜出望外,贊不絕口,並高興地寫了壹首詩:“四季如此美麗,九子粽子力求新奇。”
九子粽子:是粽子的壹種,即九個粽子連成壹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面,小的在下面,形狀各異,非常漂亮。而九種顏色的絲線系在壹起就形成了五彩斑斕。鳩茲粽子大多用作親朋好友的禮物,例如母親給出嫁女兒的禮物和婆婆給她婚禮的禮物。因“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粽子”能生兒子的習俗,故稱之為“九子粽子”。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曾作詩贊美九子粽子:“連壹桶米裹春,九子彩縷系重,綠葉全白,笑炊藕又松。”
【編輯本段】南北著名粽子
粽子不僅有許多形狀和品種,而且在中國不同地區有甜味和鹹味。甜度包括白水餃、紅豆餃、蠶豆餃、棗餃、玫瑰餃、瓜子餃、豆沙豬油餃、棗泥豬油餃等等。鹹口味:豬肉餃子、火腿餃子、香腸餃子、蝦餃、肉丁餃子等。,但是豬肉餃子比較多。還有南方風味的什錦餃子、豆沙餃子、香菇;還有壹種“雙層餃子”,壹端甜壹端鹹。這些粽子都伴隨著不同的味道,這使得粽子家族豐富多彩。
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獨特。除了鮮肉粽子和紅豆沙粽子之外,還有以雞丁、鴨丁、叉燒、蛋黃、蘑菇和綠豆沙為餡料的什錦粽子。日本粽子
閩南粽子:廈門和泉州的燒臘粽和堿水粽馳名中外。燒肉餡餃子的米飯壹定是最好的,豬肉是五花肉,先鹵香再爛,再加上香菇、蝦仁、蓮子、紅燒肉湯、白糖等。吃時蘸上蒜泥、芥末、紅辣醬、蘿蔔酸等調味料,香甜爽滑,油而不膩。閩南的粽子分為堿粽、肉粽和豆粽。堿性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堿液蒸出來的,糯米又粘又軟又滑,冰後加入蜂蜜或糖漿特別好吃。肉餡餃子的材料有紅燒肉、蘑菇、蛋黃、蝦皮、筍幹等。廈門的肉餡餃子最有名。豆粽在泉州很受歡迎,九月豆和少許鹽混合在壹起,用糯米包裹。蒸熟後,豆子聞起來很香,有些人用白糖蘸著吃。
寧波粽:浙江寧波粽呈四邊形,品種有堿水粽、紅豆粽、紅棗粽等。其代表品種“酸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酸水,用老黃葉包裹而成。煮熟後,糯米變成淡黃色,可以蘸白糖,又香又好吃。
嘉興粽子:嘉興粽子呈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例如,鮮肉餃子經常在瘦肉中夾壹塊肥肉。餃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飯中,入口肥而不膩。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小,呈斜四角形。在北郊的農村地區,人們習慣吃大黃粽子,這種粽子又粘又香,裏面大多是紅棗和紅豆沙。
廣西粽子:廣西靈山的枕頭粽子是壹種形狀像枕頭的大枕頭粽子。廣西中部的壹個大枕頭餃子用了半斤到壹斤大米;在桂林,壹斤大米可以做六七個粽子的小枕餃。在桂林的北部,我喜歡包狗頭形狀的餃子。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食材各有特色。例如,桂林人喜歡在餃子中加入壹些堿性粉末,使煮熟的餃子產生堿性香味;然而,泉州人喜歡用稻草灰浸泡糯米。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粽子堿性適中,味道可口。
其他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和湖北的辣粽子、貴州的腌粽子和蘇北的鹹蛋粽子。
上海有很多種粽子。
廣式粽子以杏花樓和新雅為代表,口感柔軟,味道濃郁。它的形狀底部平坦,呈正方形和五邊形,其中壹個角朝上,其余的角向各個方向延伸。廣式餃子有很多品種,包括栗子、鮮肉、蛋黃和蘑菇。枕式餃子包括烤鴨、蘑菇、栗子、鮮肉、蛋黃和米仁,其他包括堿水餃子、豆沙餃子、鮮肉餃子、鮮肉蛋黃餃子和紅豆餃子。
以老板齋、揚州飯店為代表的淮揚特色餃子“八味八式”,正宗的“小腳”粽子、四角形紅棗紅豆餃子、秤砣形蛋黃栗子餃子、元寶形火腿餃子、三角豆板鹹肉餃子、枕頭鮮肉餃子、長枕頭雞肉餃子、菱形豆沙餃子,特色鮮明。
Kutokuhayashi供應的蘑菇餃子,豆板餃子,豆沙餃子,紅豆和紅棗餃子,松子和白米飯餃子和羅漢餃子都是素食。
穆斯林洪長興的粽子很穆斯林,外殼略帶綠色,棱角分明,外觀精致,味道純正,尤其是“牛肉粽子”,這是其他幫派所沒有的。
沈大成,嘉興粽子店,五芳齋和其他傳統專賣店供應各種粽子,如紅豆沙,鮮肉,白米飯,紅棗和紅豆,以及新鮮的蛋黃。沈大成首創了色彩繽紛的咖喱雞粽子。各種粽子的品種、形狀、味道和顏色都不壹樣。廣式抱枕大粽子重450克,而迷妳粽子只有25克。
端午節各地都流行粽子,但粽子的包裹形式也有不同的風格。在廣西中部,長得像枕頭的大枕頭粽子很受歡迎。廣西中部的壹個大枕頭餃子用了半斤到壹斤大米;在桂林,壹斤大米可以做六七個粽子的小枕餃。在桂林的北部,我喜歡包狗頭形狀的餃子。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食材各有特色。例如,桂林人喜歡在餃子中加入壹些堿性粉末,使煮熟的餃子產生堿性香味;然而,泉州人喜歡用稻草灰浸泡糯米。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粽子堿性適中,味道可口。
【編輯本段】粽子的做法
棗子粽子
類別:甜點/小吃自汗和盜汗食譜用於補虛和保持健康食譜用於夜間排尿和更多食譜
工藝:烹飪口味:香濃可食用:早餐|中餐|晚餐|小吃
味道:這種粽子既舒適又有營養。
材料:糯米1000克。
輔料:葡萄幹50克、蜜棗100克。
烹飪方法
1.將400克粽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至變軟,瀝幹備用。
2.糯米洗凈瀝幹備用。
3.將蜜棗放入碗中,蒸軟後取出,趁熱去核,葡萄幹洗凈瀝幹水分。
4.取3片毛對生的粽葉。首先加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幹,然後加入2/3糯米做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紮緊。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約2小時,然後用小火慢燉約3小時,即可食用。
馬來西亞粽子,綠豆和鴨蛋粽子(很多人說很好吃)
烹飪方法:糯米和綠豆750克,花生25克,熟鹹鴨蛋5個蛋黃。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和花生混合均勻制成餡料。將泡好的粽葉殼折成漏鬥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放入鍋中瀝幹水分,加入冷水浸泡粽子,煮1小時,再用文火煮1小時。
陳皮牛肉餃子
烹飪方法:1000克浸泡糯米和綠豆,100克牛肉和陳皮,50克豬肉末,蔥花,姜末和鹽。用豬油炒香蔥花,依次加入牛肉、陳皮和豬肉末,翻炒半分鐘,然後倒入香油作為餡料。包的時候先把拌好的糯米和綠豆放進去,把餡料放在中間,然後按照上面的方法煮。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25克,菠蘿肉和冬瓜條25克,西瓜仁、核桃仁、葡萄幹和紅綢15克,白糖300克。首先將青梅、菠蘿肉和冬瓜條用白糖煮開,瀝幹水分,然後用白糖腌制24小時,這就是餡料。包成壹個方底的餃子,煮50分鐘,離火燉4分鐘。
健康素食湯圓材料:三寶米飯3碗(煮熟)、1米棉繩、1/2杯蘿蔔幹、6個蘑菇(中型)、12片粉紅葉子(大型)、6個栗子、1/2杯煮花生、60克素食蛋黃(65448)。
調料:
1、黑胡椒1/8茶匙、糖1/8茶匙、芝麻油1/4茶匙、醬油1/4茶匙。
2.少許鹽、白胡椒粉和素蠔油。
練習:
1.將粽葉放入熱水中煮8分鐘,然後洗凈擦幹水分備用。
2.將蘿蔔幹浸泡在水中10分鐘,然後將其切碎並擠出水分;將蘑菇浸泡在軟方塊中;栗子用水浸泡2小時,香菇和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將蘿蔔絲、香菇丁和調味料(1)炒勻備用。
4.將調味料(2)加入煮好的三寶米飯中,拌勻。
5.將兩片重疊的粽葉卷成尖筒狀,然後放入方法(4)中的2勺三寶米,再放入1勺切碎的蘿蔔幹、蘑菇丁、栗子、素食蛋黃和素食肉松,然後放入1勺三寶米,輕輕按壓,包成粽子狀,用棉繩紮緊。
6.放入蒸鍋蒸10分鐘。
五鬥宗
6月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雖然中國人壹直有吃粽子的習俗,但甜粽子富含糖分和熱量,鹹粽子富含油和脂肪,使人們對其敬而遠之。現在,我們將教您制作壹種“五豆餃子”,既滿足了人們的食欲,又保證了營養和健康。
“五鬥粽子”由綠豆、紅豆、花生、梅豆、糯米等豆類和粗糧制成,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健脾和胃的作用。它還被粽子葉包裹著,粽子性質涼爽,具有治療作用。它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非常適合夏季食療,適合鹹宜各種年齡的人。
食材: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葉24片。
練習:
1.糯米、紅豆、綠豆、花生分別洗凈後用冷水浸泡2小時,梅豆洗凈後用冷水浸泡1小時;
2.瀝幹水分,將糯米、紅豆、綠豆、花生、梅豆和玉米混合,加入糖調味;
3.將葉子洗凈,用熱水浸泡2小時,然後晾幹。
4.取出2片粽葉,交叉折疊成三角形的頂部,加入適量的糯米混合物,將頭尾對折。把另外兩片葉子包在兩邊,折疊後用細繩包起來,就是五個豆角餃子。
5.上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回答者:蜜蜂看到了花朵-2009年5月28日20: 54
掛鐘: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戶戶都掛鈴鐺和雕像來辟邪。唐開元皇帝在驪山講武後回宮,瘧疾肆虐。他夢見壹大壹小兩個鬼穿著紅襠褲,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明朝的玉笛,在寺廟裏跑來跑去。大鬼穿著藍色長袍,戴著藍色帽子,抓住那個孩子,挖出他的眼睛,壹口吞下。當明朝皇帝問大鬼時,他說:“我姓鐘馗,也就是說,我是壹名武術家。”。我願意為陛下驅魔。當明朝皇帝醒來時,瘧疾將被治愈。於是我請畫家吳道子根據夢中所見畫了壹幅鐘馗捉鬼的畫像,並命眾將在端午張貼以驅邪。
掛艾葉菖蒲: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用菖蒲、艾葉、石榴花、大蒜、艾葉和龍船花制作人形,稱為艾人。在大廳裏懸掛艾葉,把它們剪成老虎的形狀或把絲帶剪成老虎的形狀,並把艾葉貼在上面,婦女們競相佩戴艾葉以驅邪。用菖蒲作劍,插在門楣上,有驅鬼的神奇功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對聖人屈原的去世依依不舍,於是許多人劃船追趕救人。他們爭先恐後地追趕對方,但當他們到達洞庭湖時,已經沒有了蹤跡,因為那裏是龍舟比賽的起源,然後他們每年5月5日劃龍舟以紀念它。通過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了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龍舟比賽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的臺灣省。當時,臺灣省知事江在臺南市的鶴跡半月潭舉辦了壹場友誼賽。現在臺灣省每年5月5日舉行龍舟比賽。香港有劃船比賽。最近,英國人效仿我國,組織自己的球隊舉行比賽。
吃粽子:荊楚人民在五月五日煮糯米或蒸粽子餅扔進河裏祭祀屈原,所以他們把糯米扔在竹筒裏,以免被魚吃掉。後來,他們逐漸用粽子葉包裹大米來代替竹筒。
喝雄黃酒:雄黃是壹種礦物質,它含有三氧化二砷,與酒混合在壹起。也就是用驅蟲解毒五毒的雄黃酒塗抹在兒童的頭部和前額。耳朵、鼻子、手、腳和心臟。又灑墻問,以毒攻法。民間流傳的“白蛇傳”故事是用雄黃酒治蛇之毒,現在白蛇已現原形。這種學習在長江流域的人們中非常流行。
遊遍百病:是貴州盛行的端午節習俗。男女老少去野外玩耍,穿上新衣服。中午1點左右,道路上,山上和樹上擠滿了人,手裏拿著花草,他們很高興。晚上回家煮花草洗澡。老人們稱之為“百病遊”“百病洗”。百病不出門遊,百病不洗洗的人,壹年到頭都不會走運。
佩戴香囊:孩子們在端午節佩戴香囊,這不僅意味著辟邪和驅除瘟疫,而且在正面還有點綴的風格。香囊內有朱砂、雄黃和香藥,用綢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條繩子,做成壹串形狀各異、各式精美、引人註目的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