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計劃著過幾天要去陜西玩,陜西除了肉夾饃還有別的好吃的嗎?

計劃著過幾天要去陜西玩,陜西除了肉夾饃還有別的好吃的嗎?

壹提到陜西的美食,肉夾饃、面皮、羊肉泡饃肯定是脫口而出吧,其實陜西的美食遠遠不止這些。

陜西美食大盤點,妳認得那幾樣?

陜西分為三大片,黃土高坡的陜北、八百裏秦川的關中和秦巴山地的陜南,三塊截然不同的自然風土,***同鑄就了陜西豐富多彩的主食生態。

處在黃土高原上的陜北,氣候幹燥;在這裏,小米、蕎麥、土豆等各種各樣的雜糧是主導的食物。

粗糧饅頭

土地貧瘠,不適合種小麥的陜北、山西朔州等地,自古就有食用蕎麥的習慣。這種原產於中亞的糧食由於營養豐富,食用起來方便快捷,深受陜北地區人們的歡迎。與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並稱為北方面食三絕之壹的蕎面饸絡,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色黑條細,筋韌爽滑的蕎面,既能加入熱騰騰的羊湯在冬季享用,也能放冷當夏日涼面食用。

蕎面饸絡

相較於陜北地區,關中地區的降水更多,氣溫也更高壹些,整個平原區大面積種植小麥。

關中平原麥田

大碗端平,大口咥(die)面,是關中人的自在。從關中西府的臊子面開始,壹路吃去,有蘸水面油潑面Biangbiang面漿水面……這裏不過多介紹,要說的是另壹種用玉米磨成的面——玉米面。

玉米面攪團是在陜西人手裏最常見的食物,在鍋中的沸水裏加入玉米面,並用搟面杖或者大鐵勺不停地不停地攪至均勻並呈粘稠狀。壹鍋攪團,金黃誘人,戲稱“黃團長”,可加入蒜泥水,也可加入漿水韭菜,湯水加入後,又叫做“水圍城”。

“紅綠燈”式攪團

相比於攪團的粘稠紮實面魚兒則將玉米面的小巧靈活發揮到了極致。小麥面混玉米面調成糊糊,下開水鍋,煮成糊漿,用漏勺滴入涼開水,就能滴成指甲大小,或如蝌蚪或如小魚的粉團。吃時如果妳比較懶,完全可以直接下咽,沒有錯,嘴壹張喉嚨壹動即可;如果妳喜歡細嚼慢咽,則嚼兩三下就好,因為它實在是太軟滑了。

滑滑嫩嫩小魚兒~ 圖/圖蟲·創意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秦嶺是我國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關中和陜南中間隔得就是秦嶺,自然陜南人更愛吃大米,不過同是陜西人,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面食”。

漢中熱米皮

漢中“熱面皮”,雖有壹個面字,但其實是由大米做成,將大米磨成米漿,蒸成薄皮,抹油後切成長條。壹般的店家配菜都會放黃豆芽和大頭菜,撇壹勺辣子,依個人口味放少許蒜泥,吃進嘴裏極軟糯可口。在離漢中很近的、行政區劃是關中的、但在秦嶺以南的鳳縣,多是每天早上食用,再配壹碗漢中特有的菜豆腐湯,十個人中有七個人會這麽吃。

菜豆腐湯

陜西的美食就像陜西的分區壹樣豪邁與秀麗***存,美景與美食***生,下次再去陜西可別說沒告訴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