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壹生要去三次的熊野

壹生要去三次的熊野

和歌山縣的熊野壹帶是日本的三大聖地之壹(其余兩個是伊勢和出雲)

而熊野這裏又有“熊野三山”,是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這三個神社的總稱。

雖然看似是日本本地神道教的道場,但其實佛教要素也很強。因為在奈良到平安時代,熊野地區也是佛教、密教的聖地,所以,“神=佛”的思想也在這壹帶流傳開來。

因為到了平安時代末期,熊野的神秘性越發凸顯,被稱為“凈土的入口”,皇族、貴族也前來參拜。而“前往凈土參拜”再回歸塵世,就如同死而復生壹般,所以熊野三山也被叫做“復蘇的聖地”(よみがえりの聖地),受到人們的敬仰。

其中,熊野本宮大社也是日本全國約3千個“熊野神社”的總本社。

在前往熊野本宮大社的參道入口,是木質的古老鳥居,代表著神居住的神域和人類生活的俗界的區分。因為中間要留給神明通過,所以正確的順序是右側上,左側下。

被古老的高杉環繞,沿著158個石階拾級而上,便壹點點接近神域。稍稍調整並磨煉下自己的身心狀況,也做好參拜神明的準備。

進入神殿後,是四處可供祭拜的門扉。

從左到右為:夫須美大神,速玉大神,本宮的“家津美禦子大神”,天照大神。

這些都是日本神話中的眾神。

如前所說,在熊野壹帶,人們有著“神=佛”的信仰,所以不分神、佛,都虔心禮拜。

這四尊神,對應佛教中的千手觀音,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十壹面觀音。

參拜方式是:二禮二拍手壹禮。

也就是兩回鞠躬,拍兩下手,許願以後,再鞠壹次躬。

最近因為新冠,神社中販售的“朱印”都是直接販賣,而不是手寫的了。稍有遺憾。

熊野自古就是日本人信仰的聖地之壹。大概在2000年前就在本宮壹代開始祭祀神明了。有壹種說法是:要去“伊勢七次,熊野三次”。

熊野壹帶多有“八咫烏”的出沒。

其實這個“烏”是烏鴉,是熊野這邊主祭祀神“家津美禦子大神”的使者。也曾指引過統壹日本的神武天皇,所以被賦予了“指引之神”的寓意,深得尊崇。腳分三指,代表了天,地,人。在日本的神話故事《古事記》和《日本書記》中也多有出現。類似我國神話中的“三足鳥”。

當下日本足球協會的標誌也有它的存在。

雖然烏鴉經常與不好的寓意相連,但在日本,也有被看成是神鳥,靈鳥的壹面。有指引前往未知之國的使者的身份。

在熊野本宮大社,還有壹處打卡地,就是原本紅通通的郵筒變成了黑色的八咫烏郵筒,蠻有趣的。

地址:

〒647-1731

和歌山県田辺市本宮町本宮

“熊野三山”之壹的熊野速玉大社。

在和歌山縣新宮市,距離山上的本宮大社大概壹個小時的山路距離。從JR的新宮站前到速玉大社,步行大概15分鐘。去本宮之前順便可以來打卡壹下這個聖地。

其實,速玉大社有點“分社”的感覺。

以前,是距離速玉大社步行10分鐘外的“神倉神社”被視為聖地,而且根據日本古代神話傳說的《古事記》,這裏也傳說是熊野大神最初降臨的場所。神社上有巨石。但沒有社殿,所以之後,為了建“新的宮殿”,所以速玉大社被作為“新宮社”而誕生。而它所在的“新宮”這壹城市名,也來源於此。

速玉大社有漂亮的紅色建築,是標準的日式神社。

去的那天,雖然天氣濕漉漉地下著雨,但能聞到好聞的桂花香。滿世界都跟著芬芳起來。

桂樹旁才是重頭戲,有樹齡超過千年的“梛”樹(我國不太常見)。左右對稱的樹葉形狀也有著夫婦美滿的美好寓意。

地址:新宮市新宮1番地?

離開熊野本宮大社,再步行5分鐘左右的500米之外,就是舊社的大鳥居。雖然是2000年時建成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但高約34米,寬42米,是當下日本的第壹大鳥居。

獨獨立於壹片田野之間,很莊嚴。

這也是這個鳥居很獨特的地方,因為是少有的沒有社殿的鳥居。其實,本來這壹帶是相當氣派的。

最初,熊野本宮大社建於三條川流(熊野川,音無川,巖田川)的匯合處。也就是被叫做“大齋原”的地方。當時熊野本宮大社有十二社的社殿,還有神樂殿和能舞臺(表演能劇)。是現在數倍的規模。但明治22年(1889年)因為壹場巨大水災,所以幸免於難的四社成為了現在的熊野本宮大社所在地。

鳥居後的壹代森林,就是“大齋原”,被眾多杉樹圍繞。

在熊野的第二天清晨,從民宿出發,散步到大齋原和大鳥居這裏。四下無人,可以盡情摘下口罩來呼吸周圍的空氣。

深吸壹口下去,啊,好清爽舒適。大概肺也跟著凈化了吧。

之前看到很多次關於“熊野之森”這個名字。看來,我也是感受過“熊野之森”的味道的人了。

散步去熊野速玉大社的路上,想找有沒有和果子店呀面包店之類的逛逛,就看到了這家1919年創業的老店“南海堂”。據說裏面的“熊野UFO派”有著讓人懷念的味道。

派皮其實是類似餅幹的酥脆口感,裏面塞上蘋果、橘子醬、葡萄幹之類。整個外形看起來像UFO飛碟。當地居民似乎很喜歡買它在壹些節日時期分著享用。

這家店的老奶奶也說,這個熊野“UFO派”雖然很大,量很足,保質期長,但都是自己家做的,沒有防腐劑。如果是名古屋,大阪之類,也可以發快遞給寄到家裏。

另外還推薦花生醬面包之類。是個很熱心很喜歡聊天的奶奶。店的氣氛也有著壹些年代感,當地感滿滿。

之後又去了山上的熊野本宮大社參觀。本以為沒這樣的小烘焙坊了,竟意外發現壹家。

那是才5點多,但天卻跟著黑了。在熊野這壹帶,壹般來說這個時間很多店都關了。沒什麽超市,只有本宮門口不遠處的壹個小便利店還開著。匆匆在便利店買了兩杯湯,還有蔬菜汁,酸奶,就想往住處趕。壹擡頭卻發現斜對面遇到了自家烘焙的面包店。

打理店的是個年紀有些大叔(或許叫爺爺也不錯)。他說這些都是不遠處在自己家烘焙完,然後拿來賣的。

看著眼前這些原料講究的小面包,太討人喜歡了。看了半天,有些挑花眼。

問了下咖喱面包裏面有肉麽?他說稍~~微加了壹點點。我本來估計他可能會覺得我想要更多,料更足的肉才行。結果他突然說“不能吃肉是麽?那炸可樂餅(土豆餅)的三明治或者這邊的雞蛋面包沒問題”。哇,大叔好懂呀~難道是這周圍修行的人或者素食的人很多?

anyway,有點開心他能這麽懂。

旁邊還有壹些頭壹天做的面包在打折著賣。正好有個溫泉蛋的面包,我就買了壹個。

還挑了米粉做的戚風蛋糕,看上去極其簡單,但特別好吃。晚上餓了的時候,壹口下去好幸福,軟乎乎的,像羽絨壹般。

很開心能逛到這些充滿當地溫情的小店。?

推薦壹下我在熊野大社前住的民宿:guest house “結”。距離熊野大社步行也就8分鐘左右,非常有家的氣氛。畢竟房東在這個房子住了30年,去年才改成民宿,然後自己搬到旁邊的房子住。如果壹家人住,可以租旁邊的整棟民宿“禮”,也是房東“早苗”(Sanae)桑經營的。

雖然不包早晚飯,但自己簡單料理下、或者買點現成的也可以。房東也準備了泡面、面包之類,只要自覺地往存錢罐裏塞上錢就好。

而且,因為最近特殊時期,外國人進不來,日本人也不太旅行,所以我壹個人獨占了整個房子。

去的時候房東“早苗”阿姨還沒到,我就壹個人先進屋休息著。傍晚她來,又跟我嘮嗑了半天。

她是去年開始經營民宿的。去年很多外國人來,但是今年開始因為新冠,生意不太好。3個staff也都找另外的打工了,她也是有客人時來照顧壹下。

現在早苗阿姨和丈夫住在旁邊的屋子裏,是親戚家的房子。

丈夫現在還在種大米。她也希望能早日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說用手去接觸土地的話,會忘記很多煩惱。

但在那之前,還是想先攢幾年錢,過幾年到60歲就退休。雖然現在也是可以說辭職就辭職的,也忍了目前工作很久,但還是想再攢點錢,更有余力壹些比較好。畢竟現在平均年齡85歲。60-85歲的時間,還是要有壹定的積蓄,也為了子孫,才能更安心壹些。最近這些年,都說退休要至少存2000萬日元(120萬rmb)才行。

反倒是從城市回來的年輕人,這方面的擔心少壹些,對金錢不那麽執著。

另外,熊野這裏夜不閉戶,早苗桑在這裏住了30年了,從來不鎖門。因為覺得很麻煩,所以上班時也就直接出門了,但從來沒遇到被偷東西的情況,周圍的鄰居也都沒遇到這樣的問題。

平時要開車30-40分鐘去大壹點的超市,稍微小壹點的蔬果店,大概要開車10分鐘左右。每周要出門采購。下班回家不想做飯,也沒法去外面吃飯,因為附近的餐廳4-5點也就關門了。

早苗桑的爸爸86歲了,還是自力更生,自己做飯洗衣服,自己生活,就是壹個人吃飯會有點寂寞,所以早苗桑會去時而陪陪他。但老爺子身體健康,還壹個人開車去買菜。精神得讓人羨慕。

大概因為在大山裏、人少,也許有神明庇護,這裏沒有感染新冠的人。但每個人都好好地戴著口罩、到處都有消毒液。

很讓人安心的地方。

雖然在熊野的這天,下雨,天陰沈沈地冷,好在早苗阿姨還幫我放了洗澡水,讓我晚上泡了個熱水澡,又有特別柔軟的床鋪,舒舒服服地睡了壹覺。

真喜歡這樣榻榻米的屋子。晚上盤腿坐著寫旅行手帳,早上起來做瑜伽,開心~

二樓的房間還可以看到田野中的大鳥居。真好~?

31歲時的出雲大社(島根縣),32歲的伊勢神宮(三重縣)。33歲的前幾天,我來到了熊野。這下,日本的三大聖地也算打卡完畢了(雖然出了出雲和伊勢以外,關於第三處聖地也是各有說法)。

但為什麽非要來這三個地方呢?我也說不那麽清楚。但生日的時候,比起吃喝玩樂,大肆慶祝。我更想在壹個安靜的地方,好好想想自己,好好和自己看不到的神靈許願。嗯,也算不上許願,只是在心裏面和他們說說話,似乎就能更了解自己壹般。

這次的熊野就足夠的安靜,靜到沒什麽人,靜到我甚至有些害怕。明明是距離神明近的地方。

那天,當我壹個人睡在沒有人的大屋子的時候,當房東過來打了最後壹個招呼後,當我結束了和家人的視頻通話後。周圍歸於寂靜,我又開始有點點害怕了。這個小鎮雖然安全。但不知為什麽,壹個人住壹個大房子,還是有些不安。不過sanae桑他們都是夜不閉戶的,所以沒什麽問題。

壹直想著,熬過這壹晚,明晚到寺裏就好了。

誰知,其實寺裏也很安靜。

32歲過後就之壹直在想,33歲該去哪裏呢。2019年冬天看到了《CASA》這本雜誌出的特集,熊野被安排在了第三的位置上。似乎是從那之後,心裏就淺淺地埋下了去熊野的想法。今年年初的時候,“高野山”這個名字不知為何又來到了我心頭。

其實,剛來日本不久就爬了東京附近的“高尾山”。有時,“高尾山”和聖地“高野山”總是容易因為名字太相近而說錯。高尾山我都去過2-3次了,但“高野山”卻壹直沒去。再壹查,高野山和熊野竟然很近。那麽順道到訪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去熊野更像是完成“三大聖地”的打卡。而“高野山”則是在這個不安分的壹年中,內心更向往的地方。

可惜,誰知今年壹開年,病毒來襲。我在自己的小屋子裏憋了10個月,哪也沒去。心裏壹直別扭著,到底該不該出門。但是,難得的生日,我想繼續在東京、在這個壹成不變的小屋子裏度過麽?

怎麽想,都覺得不樂意。加之之前埋下的這個去熊野的想法,想法壹旦埋下,妳不去實現、它就總會在心裏撓得妳癢癢的。而不執行,又會讓事後每每想起時後悔。

我這樣低執行力地對待過太多自己的心願了,但對於出去旅行這種相對來說完成難度已經比較低的心願,還不去執行,要給自己埋下多少遺憾呀。

而出發前,也是很“緊張”地關註當地的疫情,但比起東京每日新增200左右感染人數,熊野和高野山所在的和歌山縣都是0新增或者偶爾個位數的新增。想到聖地所在之地,正氣應該很足,不需要擔心那麽多。

所以,提前幾天決定請假,然後開始定票。說走就走。

自己的心願,自己去成就。說要來熊野,來高野山,說來就來。

周六早上,本來想坐首班車出發。這樣的話需要4點多起床,4點50出門才能趕上。努力壹把的話是可以起來的,只是,這麽早,自己頭壹天晚上會擔心醒不來而太精神緊張,估計也睡不好。而且清早出門,室外還太冷,那天又下雨,很容易著涼。這樣的話還算哪門子度假。

於是,遵循平時5點多醒來的生物鐘,自然地洗漱出門,還能在名古屋多中轉壹小時,可以吃壹頓豐盛的名古屋早餐,刷壹家壹直想去的店,然後從容地上路。

事實證明這樣也是正確的。因為熊野本宮大社和熊野速玉大社並不像之前去的出雲和伊勢那樣,有那麽多需要慢慢看的。每壹處停留1個小時就完全足夠。

名古屋,作為中轉大站,依然人潮湧動,但坐上南下的JR列車“Wideview南紀 (「ワイドビュー南紀」)”,人數驟減,壹個列車也就不到10人,讓人很是安心。

坐著南紀的列車,看著窗外,突然想到了之前在巴斯、巨石陣那邊旅行的時候。被雨水打濕全身,腳底也是冰涼潮濕的。在有歐洲人體味的火車上,看著3月的油菜花田。

我今生這麽喜歡旅行,也可以想象得到過去世也多次地這樣踏上旅途。

嗯,喜歡鐵路,那咣當咣當的聲音似乎有種獨特的浪漫節奏。

在接近熊野時,左手邊的海岸顯現了出來,風景變得很好。雖然坐了4個小時的車,但這壹路,卻慢慢地治愈了身上的疲憊。

好喜歡這樣在路上的感覺。

TIPs:

交通:買從東京直接到和歌山縣“新宮”站的車票,從新宮站前可以坐巴士路過速玉大社並直接到本宮大社前。不過,從新宮站前到速玉大社,步行大概15分鐘。所以我是步行去參觀後,再在速玉大社這壹站乘坐公交去本宮。沿途1小時時間,1450日元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