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為什麽不如婆婆
非要選個人壹起住,親媽跟婆婆,選誰?筱曉糾結半天,權衡良久,最終的天平還是壓向了婆婆那邊。 據說,90%的媳婦都不願意跟婆婆同處壹室,當然,反過來,婆婆們估計也是如此。婆媳相處於壹個屋檐下,總有“不得不”的理由,筱曉也是如此——親媽在這兒,自己太累。 話說,親媽是筱曉幾次三番軟磨硬泡請來小住的,隨行的還有大包的野菜小包的高粱面。這些都是筱曉魂牽夢縈的家鄉美食,每每想起,饞得要命卻難尋壹口。如今,美夢成真,筱曉眼裏發熱心中感慨:還是親媽好啊! 此前,她被婆婆各種各樣的炒肉折磨得有苦難言。老公是食肉動物,兩餐見不到肉,就得沖筱曉嚷嚷:妳餵兔子呢?所以,小兩口在餐桌上妥協的結果就是壹葷壹素各取所需;後來婆婆掌勺,葷素平衡就被兇猛的食譜打破了。 筱曉的老公扛不住抱怨,間或也提點自己老媽,不是說“筱曉喜歡”而是說“人年紀大了,吃清淡的好”。這話說的,筱曉腦中立馬就浮現舊社會受氣小媳婦的形象,想吃點什麽還得彎彎繞繞費盡心思,到底是外姓人,不受重視啊! 好在,親媽來了,被忽視的筱曉壹下從小配角變成了主角,飯桌上揚眉吐氣自不必說,母女之間的“默契”也是婆婆沒法比的。 鞋櫃該收拾了,筱曉懶得弄婆婆不願弄,眼看外面的鞋子越來越多,老媽壹來就擦鞋上油裝箱,收拾得利利索索;廚房裏的亂七八糟零零碎碎,老媽也整合歸納,壹水兒的調料罐擺得整整齊齊;買衣服回家,不用擔心有人問妳多少錢,不用偷偷摸摸剪標簽…… 可是,主角也不是好當的。 她不得不早起。老媽晨練回來擺好早飯,三請四喚不說,還得被老媽壹通“不吃早飯要得膽結石”之類的話恐嚇壹番。 她不得不把換下來的衣服疊好。老媽總是嘟囔太亂了,“換來換去,也不嫌麻煩”,雖然間或偷個懶,可沒準就招來老媽沒完沒了的念叨,這比疊衣服更讓筱曉頭大。 她不得不清理油煙機。老媽有輕微潔癖卻看不得女兒總請鐘點工,於是,筱曉基本就用家務活動健身了。 如此不過半月,筱曉就撐不住了,這日子過得比婆婆在的時候還要累,真是身心俱疲。 首先,她必須徹底改變晚睡晚起的作息表,間或推掉那些跟朋友在壹起的晚間活動,“像老年人壹樣規律地生活”;然後,她得撥出壹半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幹家務,諸如疊衣服打掃衛生。在老太太來之前,筱曉視這些勞務是浪費生命,現在,為了討親媽高興,她不得不咬緊牙關親力親為。 其次,是精神負擔。 晚飯過後,筱曉依例是要上網的,如此,老媽就只能壹個人靜靜地看電視。這樣貌似不妥,於是,筱曉就陪老媽看電視,奈何兩人實在看不到壹塊兒,老太太拿著遙控器品味各地稀奇古怪的家長裏短,她忍無可忍只能貓回書房去上網。到晚上11點,兩人互相招呼,“別太晚啊”,然後各自回屋睡覺。 同樣不自在的,還有老媽。老太太受不了女兒家裏的那些規矩,比如擦竈具的布不能擦操作臺,每塊抹布洗幹凈都要回原地待命,高壓鍋只能燉肉不能煮稀飯……這裏有些是筱曉婆婆的做法,有些是老公提的要求,不過,當筱曉也認可了的時候,就變成了這個家的規矩。 這讓老太太不自在,起碼不如在自己家自在,她問筱曉:哪天有空,給我看看火車票去吧? 筱曉聞言有罪惡般的竊喜,為了檢討自己這種不健康的想法,她反思良久:同樣是三人行,親媽反而不如婆婆? 這是個偽命題,可在筱曉這裏,卻有真答案。 婆婆在這兒的時候,不喜歡吃肉,可以說要加班要聚會,然後自己理所當然在外面打牙祭;衣服不想洗就放著,婆婆不會幫妳洗也就不好當面數落妳;請小時工做衛生,婆婆不樂意,只要理直氣壯地答壹句:“我又不是不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