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保定白包子;產地:河北保定
1)簡介:白包子店是中華老字號,創建於1919年。這是白師傅以個人名義開的壹家饅頭店。在1958年全國大中城市包子質量評比中,白包子和天津狗不理包子均獲第壹名。
2)制作方法:白包子是由回族面食廚師白創制的。包子是用新鮮牛肉做餡,混合各種調味料、調味品、切碎和擠壓的蔬菜,裹上面粉,做成餡後蒸熟。皮薄、邊窄、餡大、油香、形美。透過皮可以看到餡料,將餡料制成藥丸,入口芳香。包子的特點是皮薄肉鮮,回味無窮。
3)包子歷史:“白”包子店開於1924,店名由白命名。在過去的壹個世紀裏,包子店經歷了火災、業主變更、公私合營、更改店名、拆除店址。盡管經歷了風風雨雨,它仍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提起古城裏的白包子,就像提起天津的狗不理壹樣婦孺皆知。1980年,白雲張包子被評為河北省優質風味食品名牌產品。
2.南沙餅產地:河北省承德市
1)簡介:南沙餅又名巴溝糖餅,是壹種美味的漢族小吃,隸屬於河北承德。南沙餅口感酥脆、香甜爽口,已有500多年的制作歷史。
2)制作方法:南沙餅以白糖、綠肉絲、瓜子、核桃及調味料、面粉、蕎麥面、面粉制作而成,包裹定型,烤制而成。
3)相關歷史:相傳清帝命避暑山莊禦廚制作大量南沙餅,作為遠行蒙古王公的幹糧。當時山莊禦廚忙不過來,於是南沙餅的做法流出宮外,成為當地的大眾美食。現在承德很多餐館都有南沙餅。
三、白肉蓋火產地:河北省保定市
1)簡介:火燒白肉是河北保定著名的漢族食品之壹。它起源於清末,在中國旅行社出版的中國小吃中脫穎而出。它也是保定著名建築宜春樓的主要名吃之壹。火蓋白肉富含蛋白質,不含太多脂肪,是壹種既能解饞又健康的食物。
2)制作方法:制作火用白肉蓋,必須挑選新鮮豬肉,洗凈並反復煮沸,煮熟的肉片將切成薄片,並伴有五顏六色的火和反復澆上煮好的湯。它的吃法講究三種口味,即用白肉覆蓋火和不同的輔料,可以吃出不同的味道,這使人們在食用後回味無窮。
3)相關傳說:“宜春樓”開於清光緒年間,店主為張洛兵和張洛瑞。宜春樓是清末民初保定第五層樓的頂層,其招牌被白肉覆蓋並被燒毀。當它於1908年開業時,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叔叔愛新覺羅·溥儀為這種著名的食物寫了壹塊牌匾。
4)相傳宜春樓以前是壹家肉鋪,開始經營便宜的豬頭肉鍋蓋火,很受貧苦勞動人民的歡迎。馮玉祥小時候,家裏很窮。當他進城時,他買不起大餐館。他總是去宜春樓吃豬頭肉並放火焚燒,他對餐館有很好的印象。馮玉祥當上將軍後,每次回到保定都會去伊春樓吃蓋火,有時還會用大車拉著運到四裏營,讓官兵們壹起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