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西湖遊的歷史故事

西湖遊的歷史故事

1. 中國民間故事縮寫

中國民間故事縮寫示例:

1、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內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容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裏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範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2、牛郎織女

善良、勤勞、命苦的牛郎,從小被兄嫂趕出家門,與老牛為伴。長大後,他在老牛的幫助下,在湖邊認識了美麗善良的織女。他們男耕女織,過著美滿的生活。織女和牛郎生下壹對兒女。原來織女是玉帝的女兒,最後織女不得不告別牛郎回到天庭。牛郎帶著兩個孩子追至南天門,卻被王母劃下的天河所阻,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見面。於是,牛郎織女就這樣靜靜的等待著每年相見的日子。

2. 國內遊最值得去旅行的十大城市是什麽

咱們中國,國土面積大,到處都是美景,要把國內每個省份都好好玩壹遍那也得至少兩年。很多遊客出遊都喜歡選擇熱門城市景點,那麽國內最熱門和最值得去的10大城市,分別都有哪些呢,如果妳是資深的國內旅行達人,相信妳壹定全部都去過!

3. 杭州哪裏免費景點好玩

壹、騎行西湖

西湖的美在於晴天水瀲灩,雨天山空蒙。遊西湖的環湖景區不用買票,散步+騎行是遊西湖的好方式,可以邊走邊看,細細體會。

免費景點有:柳浪聞鶯、湖心亭(遊船要收費)、孤山、平湖秋月、蘇堤、白堤、楊公堤、斷橋、花港觀魚、曲院風荷等。

4. 中國旅遊景點排名前十名

中國好玩的旅遊景點有:

1、麗江:麗江市區中心海拔高度為2418米,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麗江自古就是壹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12個世居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彜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占古城區及玉龍縣(即原麗江縣)總人口的57.7%,並且著有“國中貴原,雲中麗江。

麗江旅遊景點:玉龍雪山、大研古城、雲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束河古鎮、拉海市、虎跳峽、瀘沽湖、麗江木府、東巴萬神園、四方街、印象麗江、玉水寨、梅裏雪山、萬古樓。

4、九寨溝:九寨溝以神妙、奇幻、美艷絕倫而成為世界鮮見、中國唯壹的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國際桂冠的勝地。

九寨溝是個佳景薈萃、神妙奇幻的風光明珠,當空鳥瞰,翠海、飛瀑、彩林、雪峰渾然如畫,相映成趣。遊覽觀光,步步是景,步移景換,各處景色,壹日數變。原始的天然美景,閃爍著迷人的魅力。加之與其交相輝映的藏族文化的襯托、融合,使海內人士“競折腰”。

九寨溝已開樹正、日則、則查窪、紮如4條旅遊風景線,長60余公裏,景觀分布在樹正、諾日朗、劍巖、長海、紮如、天海六大景區,以三溝壹百壹十八海為代表,包括五灘十二瀑,十流數十泉等水景為主要景點,與九寨十二峰聯合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觀。

四季景色迷人。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棲息著大熊貓等十多種稀有和珍貴野生動物。遠望雪峰林立,高聳雲天,終年白雪皚皚,加上藏家木樓、晾架經幡、棧橋、磨房、傳統習俗及神話傳說構成的人文景觀,被譽為“美麗的童話世界”。

5、桂林山水:桂林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甲天下的山水勾勒出壹幅唯美的中國畫卷,乘壹葉竹筏漂蕩於漓江之上,猶如置身百裏畫廊,充滿著詩情畫意。

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作為廣西第三大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桂林處處皆勝景,漓江山水堪稱其中的典範。漓江風光尤以桂林陽朔為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美。縷縷陽光從雲中穿過,江中波光粼粼,與群山倒影交相輝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

如果說北方的山是豪邁﹑厚重的,那麽桂林的山則顯得嫵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雲鬢;望夫崖凝神遠眺,深情守候;趕考的書童,跳龍門的鯉魚,盤旋的田螺,綠洲的駱駝,形態各異,變化萬千,令遊人目不暇接。

“畫山”的九匹馬,在導遊的引導與娓娓講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極點,使遊人真切地領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

5. 去泉州旅遊必去的景點是哪些

現在抄還有壹系列新景點可以玩襲吶~市區除了清源山、西街、開元寺等景點以外,還多了很多新景點:

1、領show天地

領秀天地,福建首個3A級文創景區,薈萃人文咖啡館、主題酒吧、多國料理、藝術畫廊、文化廣場等業態,成為廣受驢友喜愛的“最佳輕旅行目的地”。

2、泉州美食城

30000㎡美食全感體驗綜合文旅商業園區。從歷史叠代、人文風貌、地域特色、民間風味、鄉土民情出發,建構“市井十洲人”的生活場域,規劃建設“壹村壹坊壹埕壹會”的文旅體驗組團。其中包括室內大型造景主題觀光文化村“刺桐時代村”、推廣與傳習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非遺傳藝工坊”、濃縮閩南鄉間夜市文化的“大厝埕”、薈萃大泉州各地色香味俱全的伴手禮珍藏館“村味會”等特色景點。為泉州旅遊版圖,補充味蕾板塊。

3、刺桐時代村

刺桐時代村作為泉州美食城主力核心店,還原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集中展示富有閩南地域特色的生活場景、民俗風味與鄉土風情。集結近百種泉州老字號名小吃,數十位非遺技藝大師入駐。景區內還有南音南戲、各種沈浸式表演可供遊客參觀。

6. 描寫旅行的古詩詞

1、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唐代)《思帝鄉·春日遊》

2、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韋莊(唐代)《思帝鄉·春日遊》

3、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祁(宋代)《玉樓春·春景》

4、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姜夔(宋代)《琵琶仙·雙槳來時》

5、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吳文英(宋代)《掃花遊·西湖寒食》

6、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徐元傑(宋代)《湖上》

7、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歐陽修(宋代)《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8、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程顥(宋代)《郊行即事》

9、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飛。——誌南(宋代)《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10、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誌南(宋代)《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宋代) -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12、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宋代)《蘇堤清明即事》

13、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宋代)《玉樓春·春景》

14、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宋代)《春遊湖》

15、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辛棄疾(宋代)《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

7. 福建哪些旅遊景點

1、廈門鼓浪嶼

鼓浪嶼是個寧靜美麗的小島,這裏有著各種風格迥異、中西合壁的建築,匯集了各種特色的食鋪和商鋪,充滿了文藝範兒。2017年7月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

2、武夷山景區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面積約70平方公裏,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發育典型的丹霞單面山、塊狀山,柱狀山臨水而立,千姿百態。“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

還有距今約3800年前高插於懸崖峭壁之上的船棺,宋代朱熹創辦的 *** 書院,元代禦茶園以及歷代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素有“奇秀甲東南”之稱。武夷山集道、佛、儒教於壹身,是壹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秦漢以來,為歷代朝延所推崇,唐朝時被朝廷冊封為天下名山大川。

3、福建南靖土樓

遍布在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縣山區。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

壹般高三至五層,壹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揉、舂壓、夯築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等特點。

4、福建省永定土樓旅遊景區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築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壹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壹顆璀燦明珠”,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壹。

如果說永定是壹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博物館,那麽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

5、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至今還保存相當壹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壹。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壹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占地約40公頃,現居民3678戶,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保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

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壹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築。

8.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四個故事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

中國是壹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民間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等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註:橋)以渡織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並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孟姜女的傳說起源於《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莊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齊杞梁殖戰死,其妻哭於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築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範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誌》,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誌》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小說》,又增加了英臺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壹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壹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