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南京雨巷

南京雨巷

還記得戴望舒的那首《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仿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壹個丁香壹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壹樣的顏色,

丁香壹樣的芬芳,

丁香壹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仿徨。

她仿徨在寂寥的雨巷…… 讀過這首《雨巷》的人,自是難忘。

那蒙蒙細雨,那濕漉漉的石板路,那油紙傘下裊娜娉婷的身影,那悠悠的,長長的雨巷。那斑斑駁駁的老墻。寥寥數字勾畫出壹幅油畫般的意境,已是深深烙在我們的心上。

城東南那壹片古老而又清新建築中,也潛藏著戴望舒筆下那樣的許許多多雨巷。

說它古老,是因為它們大多是明清建築或是在明清建築的基礎上經過重建的。說它清新,是因為近年來政府著力城市建設,對舊城進行了改造,為保證壹個城市特有的建築風貌,對這壹片老城區進行了翻新潤色,如今這裏已成為人們訪古探幽的好去處,這便是南京著名的旅遊打卡地老門東。

夏日的梅雨,淅淅瀝瀝飄落於頭頂。我穿梭在那壹片古建築中,仿佛時光回溯。那壹塊塊青磚石板匍伏腳下,那壹叢叢鳶尾菖蒲,壹樹樹木槿花,從青磚地面石頭墻的轉角處撲面來;那壹掛掛淩霄和長青藤,爬上高高的墻頂,屋角,它們的枯藤,嫩枝,新花又飄然蕩漾,在人們頭頂搖曳懸掛;壹株株百歲老樹站立街頭巷尾,象忠誠衛士守候著這百年老宅,雕梁畫棟的屋檐,卷棚,歇山式屋頂,無壹不在這裏述說著他們的經年累月的歷史滄桑。大大小小巷子,書寫著這壹首首新的“雨巷”

“雨巷”兩旁,林立的咖啡館,茶館,美食館,綢緞鋪,成衣鋪,香料鋪,酒吧,酒店,還有文化名人舊居,紀念堂等等。

進進出出著著各色人物。古老的街巷裏,著古裝的美人兒攜男朋,拉女友,擺出各種優雅的姿態,象泛著舊時光的淩霄花,等待著那“哢嚓”壹聲之前,瞬間激情綻放。

時而,深巷裏悠悠地晃出壹把彩色的油紙傘,傘下那個裊娜的身姿,仿佛讓我看到了丁香姑娘……

穿越時空的切換,鏡頭下突然出現穿著藍色雨衣,開著“噠噠”著響的大鬥電瓶車,壹對的老夫婦,他們的“寶馬”停在巷子的拐角處。我剛剛走過那裏,記得那裏寫作“轉角遇到了妳……轉角遇到愛……”

他們掀開蓋在頭上雨衣帽子,露出了如雪的銀發,他們是這裏環境的護衛者。他們沒有覺得自己老邁,為生活,為自己,為兒孫,為城市,為這承載了悠久歷史的青磚碧瓦,為這深深的街巷,他們傾其最後壹點力量。雨,淅瀝著,他們沒有因為地濕,路滑而停下手中的活計,勞作是他們最熟悉的動作。

百年老字號的鹹醇酒店裏,有茴香豆,有雞汁豆幹,豆腐腦,楊梅湯……,孔乙己的背影忍辱負重在這裏日久天長。

與老板娘攀談,知道安徽籍人員在這裏主打天下,他們有的做店鋪生意,有的做清潔工,有的當服務員,有的做保安……“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由鳳陽到南京,幾百年前已經開了歷史先河。”這是老板娘的調侃。

深巷裏,花花綠綠的衣衫,花花綠綠的雨傘,花花綠綠的藤蔓,灰磚墻愈發顯得莊嚴。又壹對銀發老人,於這莊重與浪漫交織中,在雨巷裏,手牽著手入得鏡來,黃昏的余暉撒落雨巷,灑落在他們身上,又是壹幅油畫展現。

今天的這裏,有許許多多的雨巷,雨巷裏不僅有歷史畫卷,有壹首首經典詩篇,更有許多浪漫故事和人物新編。這片老建築依挨著莊嚴的中華門老城墻,它顯示著歷史文化名城的老成持重,透出六朝古都的大氣磅礴 。更是譜寫出了古都的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