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為什麽揚州豆腐細如發絲根根柔軟,妳吃過嗎?

為什麽揚州豆腐細如發絲根根柔軟,妳吃過嗎?

為什麽揚州豆腐細如發絲根根柔軟,妳吃過嗎?

來揚州吃揚州的三頭宴對今日的我們來說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拆燴鰱魚頭、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臉,菜肴生產加工下去全是時間活,主廚需要準備壹整天的時長才能為顧客端上來。可是揚州也有許多充滿著書香禮儀知識的歷史文化特色美食,文思豆腐羹是其中的壹道美食。到清朝,揚州的商幫富甲天下2,文人墨客也都去揚州去玩居住,欣賞風景、品美食。哪怕是乾隆皇上壹生都來了幾回揚州,可以見得揚州的獨特之處。

這壹道“文思豆腐”就和乾隆皇上相關,變成淮揚菜地域壹款著名小吃,距今300年的歷史。傳奇在清乾隆年裏,揚州梅花嶺右邊天寧寺有壹位名字叫做文思的僧人,善制各種水豆腐菜式,尤其是用水豆腐、黃花菜、黑木耳等原材料制作的豆腐湯,味道非常美味,去往燒香的佛家修行人喜歡品味此湯,在揚州地域很有名,這壹點在《揚州畫舫錄》中曾經有記述。聽說當初乾隆皇上曾品嘗過這道菜,還壹度成為清宮手術特色美食。應該菜為文思僧人所創,大家便稱其為“文思豆腐”,壹直廣為流傳。

文思豆腐最開始是壹道全素菜,後人主廚依照袁枚《隨園食單》記述,加入熟火腿、老母雞湯等葷腥原材料,作法基本上延續了文思豆腐的烹飪方法。從民國初期到30時期時,這道菜在江南地域也出名,但是其制作方法與清朝已各有不同,主廚們對用材和制作方法進行了改善,使之烹飪更為講究,味道更美味。

文思豆腐羹

原材料:水豆腐300克,熟火腿絲40克,平菇或香菇絲25克,毛筍絲、青菜絲或黃瓜各50克,心靈雞湯600克,白湯200克。

調味品:食鹽5克,雞精1.5克,豬板油少量。

制作方法:

將水豆腐切割成4公分長、0.1公分寬豆腐絲,入熱水鍋中略草,除去豆味,使豆腐絲條不易弄碎。

炒菜鍋容易上火,進入心靈雞湯和白湯,下豆腐絲、筍片、平菇絲,燒沸後退去白沫子,放鹽、雞精,放火腿絲和菜絲稍燒壹下,就可以出鍋了倒人圓碗內,淋入豬板油既成。

特性:其水豆腐雪白鮮嫩,料汁甜潤,以紅、綠、褐、奶黃色飾,顏色美觀大方。

把握重要:①必須使用純大豆制作出來的水豆腐烹調。②得用心靈雞湯燴煮,並掌握熟度。待湯燒滾之後再下水豆腐,燴燒至開即起鍋,不能久煮,不可以使水豆腐發生蜂窩狀點。

吃文思豆腐羹,要等湯菜涼拌菜,麻辣鮮香鹹以後,喝上壹碗味兒甜潤的豆腐羹,壹瞬間口腔內部和內心都等到釋放出來。用黃瓜必用別的蔬菜更強,黃瓜的甜潤,清目,爽滑和水豆腐絲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