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為何拋不下這3種“手抓”美食呢?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為何拋不下這3種“手抓”美食呢?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悠久歷史,濃厚的文化底蘊,枝繁葉茂的傳統文化,在中國人心裏,這數千年的歲月演化出的珍貴文物、古書無疑是古代人賞賜我們自己的國粹。中國人“文明行為”不僅表現在史籍古書和古物中,在小吃層面,中國人“文明行為”表現在木筷上。做為亞洲流行的廚具,始於中國的木筷在當時就是文明人的壹種體現。

也許妳不知道,西方餐刀,實際上都是中國人玩剩下的。最初,河姆自渡就拿骨骼碾成精美的餐叉和餐叉,用以分隔捕獵回來肉,將肉燒熟後服用。之後,餐刀慢慢被衰退到餐廳廚房,讓廚子將炭火烤肉烤好切完,再端到王室貴族的飯桌上,讓皇室們拿筷子服用。可以這麽說,木筷代表著中國進入壹個高度文明的年代。

而對中國特色美食有稍微知道的好朋友了解,中國的小吃並不是全都拿筷子來服用,在壹些地域,大家保留著用手抓飯的風俗。這種用手抓的小吃,究竟有什麽樣的魅力,可以讓習慣性用筷子吃飯的中國人依舊延用最原始的“手抓”方法呢?

1、手抓飯

新疆手抓飯赫赫有名,本來就是新疆的壹大特色特色美食,自打《舌尖上的中國》開播,柔美醇厚的手抓飯也是遭受很多遊客熱烈歡迎。在新疆本地,手抓飯立即被稱之為“抓飯”,原材料是新鮮牛肉、紅蘿蔔、圓蔥、植物油、大米和油,將牛肉切成塊,用煎炸之後,放進圓蔥和紅蘿蔔炒香,此刻能夠加壹點鹽調料,最終放入煮好的稻米,燜40分鐘即可。

手抓飯的營養成分非常高,新疆獨有的黃蘿蔔條,能依靠牛肉的植物油脂更強在人體內融解,轉化成維生素D。圓蔥、稻米、植物油都被稱之為含有多種營養元素的滋補品,所以當食物統統燉煮到壹起時,營養成分也是翻倍。燜好壹點的白米飯料汁恰好收幹,再加上藍莓幹,酸甜的口感中和了牛肉油,有提味的作用,還帶來了口感和味兒。

2、打過過橋米線

雲南德宏獨有的以手抓食的特色美食,便是打過過橋米線。傳統打過過橋米線食用方法註重,首先把壹團過橋米線置放手中心裏,將各種調料拌在米粉裏,再將過橋米線捏結團,蘸著調料壹起吃。德宏州的過橋米線材質光亮,吃著軟軟糯糯,好可塑性,不結塊也不粘手,比較適合拿來做打過過橋米線。

調料多種多樣,最經典配搭是新鮮烤豬肉,將生豬肉切碎後,放到過橋米線上,隨後再加上白芝麻、碎花生仁、蒜頭、朝天椒、酸水、魚腥草根、小米椒這些調味的調料,壹口咬下去味蕾層次分明,多種多樣食物在過橋米線的包囊下顯得輕柔,越嚼越香。打過過橋米線的醬料和輔料都越來越多了,因此大家想要去吃的話,盡量不要發生選擇糾結癥。

3、手抓肉

臨夏市的手抓羊肉,是重慶最具有意味著的壹道美食,在本地有“談起手抓,想到臨夏市”、“接待客人,不要吃頓手抓,枉來臨夏市”這樣的說法。手抓羊肉的羊是“棧羊”,曾是供品,由於羊看起來又肥又壯,牛肉含有營養成分,富含蛋白質及身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肉質地化學纖維少,吃起來細致,因此大名鼎鼎。

除開臨夏市之外,內蒙古的手抓羊肉壹樣令人難忘。內蒙古的手抓羊肉,吃的是牛肉的原生態,采用高原地區山區地帶散養的羊,連皮帶肉自來水煮了吃,吃不到壹點牛肉的腥膻味,僅有大口吃肉的香味。牛肉的質量很好,所以不用不必要調味品,口重的小夥伴可以配著蒜頭,或者蘸著辣椒粉吃。

中國人為何拋下不來這種“手抓”特色美食?因為它真是太美味了,而且在長期歲月裏,這種特色美食成為了本地中華傳統文化和飲食結構,此刻不能用“文明行為”來衡量這種特色美食,反而是要將他們做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亮點,好好地保留下來,而且傳承下去。這種用手抓的小吃,大家吃了哪壹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