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海大橋是上海蘇越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擬建大橋位於海門青龍港以西約600米處,崇明牛棚港以東約1700米處,河寬1.8公裏,北接開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連接蘇中和蘇北地區。南部與滬崇蘇南通道相連,直達上海浦東和洋山港。2006年5月8日,海門市委、市政府再次將崇海大橋推上風口浪尖,成立大橋建設指揮部,並將大橋列為海門壹號工程,進壹步加強了大橋建設領導,充實了技術力量,全面加快了籌建進程。
海門最值得去的景點
海門最值得去的景點
海門是江蘇省南通市管理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以下是我為海門精心準備的最值得去的景點。可以參考以下!
法光寺1
法光寺的前身原是壹座道觀——東嶽廟,又稱東皇廟,後被建成大雄寶殿並塑有東嶽大帝像。後來,後殿、山門、東、西配殿相繼建成,房屋40余間,占地600余畝,成為潼東地區規模宏大、繁榮昌盛的寺廟。自1984以來,玉洞鎮政府已撥款數百萬元對寺廟進行修繕。
1986年被列為海門市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向法光寺贈送“大雄寶殿”墨寶,並為法光寺山門題匾。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大師還為山門贈送了寺額。1990壹本由臺灣省佛教協會捐贈給臺灣省佛教基金會的100大藏經現在保存在大藏經樓。1992經南通市政府批準,東嶽廟改為法光寺。
泰伯廟2
太伯,孔子稱他為“至德”,司馬遷在《史記》中將他列為第壹,他的事跡被歷代史學家載入史冊。因退位,他帶著弟弟鐘勇避難江南,並在美麗(今梅村地區)建立了“吳鉤”國和“太伯城”,成為吳文化的發祥地。東漢恒帝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吳縣知府糜寶奉命在太伯舊居設廟。古往今來建造的泰伯廟是壹組建築群,莊嚴而輝煌。
先吳文化的發源地。三千年前,江南第壹文明古國吳國的都城就在梅裏(今錫山區梅村鎮)。今天,泰伯廟是供奉吳國創始人泰伯的神社。每年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現在已經形成了傳統的廟會,持續時間很長。
交通站直接乘坐19路公交車。
金沙灘3
金沙灘位於黃海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北部,世界罕見的黃海沙灘南部,啟東市寅陽鎮東部。這裏是最早觀看日出的地方,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廣闊的生態海灘不僅資源豐富,而且環境特別優美。優質的海灘、豐富的水生植物、清澈的池塘、海鷗和鳥類、藍天、白雲和大海使其成為壹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發展價值的地方。
金沙灘東西寬約850米,南北長約1.800米,總面積約1.43平方公裏。以金沙灘、生態濕地風光為依托,以萬畝魚塘養殖和鐵板沙資源為基礎,開展觀海、聽海、吃海原生態旅遊項目。遊客可以坐在牛車上,沿著海灘風景,或在三江交匯的海邊敘舊。妳還可以在海邊釣魚、撿泥螺、挖海參和采紫菜,享受親近大海的樂趣。遊客可以在海邊的平臺上體驗海釣的樂趣,在沙灘上放風箏,或開展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沙灘摩托車等活動,或利用這裏的水面乘坐遊艇或木船在海邊遊泳。
金沙灘位於啟東市寅陽鎮東部,規劃總面積2000余畝。景區東臨黃海,擁有東海岸罕見的優質鐵砂資源,貝類資源豐富,風景優美,南臨元駝角景區、玉龍寺、恒大威尼斯水城,是壹處極具開發潛力和開發價值的灘塗濕地景區。景區將為遊客提供金灘撿貝殼、海上牛車、歡樂漁村、沙灘風箏、熱情快艇、沙灘摩托車、海鮮燒烤等遊樂項目。二期還將開發濕地迷宮、海景餐飲等遊樂及配套服務項目,著力打造江蘇濱海旅遊新亮點。目前,金沙灘已成為啟東首個3A級旅遊景區。
營業時間
09:00—17:30。
小洋口景區4
國家AAA級景區小洋口風景區是長三角地區風景獨特的生態旅遊勝地。它人文景觀豐富,自然風光秀麗典雅,其建築手法融合了南方和北方,創造了壹個優雅、獨特、美麗和寧靜的景觀環境。
Nau _ _ bang?
愛心無國界主題公園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愛心長廊、最長的寫有“愛”字的書法墻、最長的愛心印章墻、最浪漫的愛心濕地和最大的愛心石。
Go on road旅行基地擁有典型的海灘和水域風光,展示了南黃海的獨特風格,突出了綠色生態和健康、休閑和養生的理念。它是江蘇省省級自駕遊基地,集長三角地區旅遊、休閑、海鮮、科普教育、濕地娛樂、生態趣味和戶外運動於壹體。
鄉村俱樂部小洋口鄉村俱樂部是國際錦標賽級別的林克斯海濱球場,占地2697畝,有27個球洞,其中A球場3740碼,B球場3645碼,C球場3960碼。這裏獨特的英倫風情和宜人的海濱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洋口外閘總投資6543.8+0.7億元,7孔74米長,是江蘇沿海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航運、排水、擋潮於壹體的海堤。
風電新景觀如東擁有江蘇最長的海岸線,沿海灘塗開闊壹望無際。如東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風資源豐富,受冬夏季風影響強烈。鑒於如東優越的風力資源,100.5 MW的國家風電特許權項目落戶如東。站在靠海的大堤上,壹排排風力發電機像巨人壹樣巍然屹立,在海風中輕盈地揮舞著它們的長臂,靜靜地將綠色能源幸福地送進千家萬戶。置身其中,人們會有壹種在蓬萊仙閣看到的海市蜃樓般的驚喜和驚嘆!
中心漁港洋口國家中心漁港總面積3700多萬平方米,可容納3000艘漁船卸貨和補給。天高海闊,鷗鷺翺翔,千帆巍然屹立,蔚為壯觀。
小洋口國家海洋公園是全國愛鳥人士向往的聖地。寬闊的天然海灘是大量候鳥的中轉站。每到遷徙季節,成千上萬的水鳥聚集,這裏有壹片被稱為“神奇森林”的防護林,是愛鳥人士拍攝鳥類的好地方。在春秋遷徙季節,妳可以在這裏遇到丹頂鶴、白頭鶴、白鸛、金雕、天鵝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洋口國家海洋公園是您了解海洋、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最佳去處。
南黃海訓練營整合“江海文化”特色資源,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依托南黃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集青少年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心理發展、野外生存、生活自理、軍事訓練、水上休閑、體育鍛煉、勞動體驗、海濱實踐等十大系列活動於壹體,具備接受青少年素質教育、中小學生夏令營、冬令營、社會的能力。
洋口港5號
東方深水港洋口港位於長江口北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海域。它是南黃海的壹顆璀璨明珠。壹個面向世界的億噸級港口正在崛起,壹個國際級石化基地正在建設。2008年6月28日,洋口港正式通航,南通從此由“河流時代”進入“江海時代”。
黃海大橋全長12.6公裏的跨海大橋黃海大橋是中國第二大海上橋梁,總投資10億元。它蜿蜒穿過大海的深處,遊客在橋上行駛,腳下是無邊的大海和海浪和鮮花,頭頂是藍天,海鷗在盤旋,感受著與大海的親近和擁抱。
陽光島黃海大橋與壹座3平方公裏的人工島——陽光島緊密相連,總投資20億元。它是南黃海的第壹座人工島。島上有中石油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37個原油、化學品、散貨和集裝箱泊位。遊客登上觀景臺,可以俯瞰大海,酒店、餐廳、酒吧、茶館壹應俱全,可供遊客休閑娛樂。陽光島是壹個現代化的工業港口,也是您理想的休閑港灣。
上路之旅基地洋口港上路之旅基地位於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妳可以停下來搭起帳篷,讓遊客全心全意地欣賞野外風景。
漁業中心洋口港和沿海淡水區魚類資源豐富。它集海水捕撈和淡水捕撈於壹體,漁獲物豐富。是釣魚愛好者親近自然、享受野釣之趣的首選之地之壹。
南通狼山6號
位列中國佛教“八大名山”之首,可以登臨大觀平臺欣賞長江美景。
景點介紹
狼山是南通最著名的景點之壹,坐落在長江附近。山上有郁郁蔥蔥的樹木和許多歷史遺跡。主要景點有千年古剎廣教寺、羅賓王墓、三仙廟、智雲塔等。爬到山頂可以俯瞰長江,風景極佳。狼山是中國佛教名山,山上佛教建築遍布,是拜佛祈福的勝地。
崀山景區正門位於城東成山路。上山有索道,但不建議乘坐,因為景區不大也不高,上山下山只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沿著狼山路有許多歷史名人的陵墓,如唐代著名詩人羅賓的陵墓等。再往前走,是廣教寺,兩側供奉著十六尊菩薩像。
山上的大觀平臺是現在最好的景點,在這裏可以壹覽無余地欣賞長江的美景。此外,崀山風景區的西部毗鄰南通園藝博覽園,可以去崀山後看壹看。崀山周圍有馬鞍山、黃泥、尖山和君山,它們與崀山並稱為“五嶽”,也值得壹遊。
特別提示
除南通狼山外,中國其他七座佛教“八大名山”是南嶽衡山、中嶽嵩山、江西廬山、滇西雞足山、浙東天臺山、陜西鐘南山和北京香山。
地址:南通市崇川區臨港路18號
類型:山碑寺
等級:AAAA
遊玩時間:建議2小時。
海安江淮文化園7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淮文化園是由海安縣人民政府和海安縣蘇中植物園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以江淮歷史文化為基礎的人文景觀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將在十年內完成。到目前為止,它已建成九年,投資4億元。壹期工程已基本建成並對外開放。
海安是長江和淮河文化交融的地方。海安青墩遺址的發現轟動了考古界,將海安的歷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由此,青墩文化被公認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淮文化的起源。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使江淮大地上的海安更加優雅,江淮文化園景區在海安應運而生。
江淮文化園位於江蘇省海安縣,占地260余畝。它是中國古典園林景觀,環湖三萬平方米,是基於江淮歷史文化的人文景觀。全園由白龍故裏景區、先賢景區、鳳山書院景區、中國名人藝術館群景區四大景區組成。白龍故裏景區包括數萬平方米的白龍湖,數十座亭、臺、樓、閣、廊、橋,以及數百種奇花異草、古樹奇石,特別是國家壹級珍稀保護樹種——紅豆杉已在我們景區成功移植成林;海安的古建築由先賢景區修復,是為與海安結緣的文天祥、範仲淹、胡瑗(安定)三位歷史先賢而建。是紀念先賢、啟迪教育後人、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地方。鳳山書院景區也是海安古景觀的復原地,是先賢、大儒、文人教化、倡導文明的重要場所。中國名人藝術博物館群由幾座古建築和十壹座歐式建築組成。作為國內外名家培訓、創作、展覽的基地,江淮文化園景區已有十余位藝術家、名家入駐,並陸續布置開放。現有侯康義賞石藝術館、劉萬年藝術館、吳向明國立藝術館、胡建雄書法藝術館、王建子藝術館、洛陽書法藝術館等六家美術館。
江淮文化園歡迎海內外朋友。是您旅遊、休閑、度假、享受歷史文明傳承和欣賞現代藝術成就的好去處。
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位於風景秀麗的江蘇省南通市東南部濠河之畔,由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先驅、清末狀元張謇創建於1905年。它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建成之初,占地35畝。藏品分為四個部分:自然生產、歷史、藝術和教育。主要在南館、北館等展廳展出,大型文物則在室外展出。園內廣泛種植花草樹木、珍禽異獸,與室內展品相呼應,並配以各種園林設施裝飾,營造出優雅、精致、輕松的氛圍。這種博物館與花園的結合體現了創始人獨特的博物館理念。1988南通博物苑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通博物苑位於美麗的南通濠河之畔,由清末學者、近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張謇創建於1905。它是中國第壹家公共博物館。建館初期,博物館的藏品分為自然生產、歷史、藝術和教育四個部分,主要在南館和北館等展廳展出,大型文物則在室外展出。園內廣泛種植花草樹木和珍禽異獸,與室內展品相呼應。還有各種園林設施點綴其中。這營造了壹種優雅、精致和輕松的氛圍。這種獨特的博物館與園林的結合體現了創始人建設中國特色博物館的理念。1988年,該館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8年3月後,南通博物苑成為侵華日軍的馬廄,遭到嚴重破壞。博物館的大部分藏品都遭到了搶劫和毀壞,只有少數藏品被轉移到了別處。新中國成立後,博物館重獲新生。
經過全面規劃建設,歷經百年滄桑的博物館有了新的發展,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作為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北部,南閣、中閣、北閣等原有歷史建築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現在,“百年跋涉——南通博物苑歷史壹瞥”展覽正在舉辦。新館由兩院院士吳教授設計,總建築面積6330平方米。現在,這裏有“河海之光——南通地域文化與自然資源展”“飛龍——恐龍特展”等展覽。
目前,南通博物苑藏品以歷史文物和自然標本並重,總數近5萬件。歷史文物主要是見證當地歷史的文物,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到現在;自然標本不僅反映了南通的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還廣泛收集了國內外珍貴的巖石、礦物、化石和珍稀動植物標本。
南通博物苑秉承創始人“以教授和學習更多有關鳥類、動物和植物的知識為名,將其設置為徐旭學校”的理念,特別註重科普教育和科研活動,積極開展文化傳播,並利用自身的地位組織展覽到社區或學校。近年來,南通博物苑積極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改變以往基本陳列周期長、陳列面貌多年不變的局面,充分挖掘館內文物資源,推出系列文化藝術展覽,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同時,南通博物苑將充分發揮其在自然方面的學術研究和收藏優勢,舉辦各類科普展覽。南通博物苑已成為我市重要的文化和科普窗口。經過多年來的不斷努力,南通博物苑先後榮獲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稱號。繼1985榮獲“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後,2005年南通博物苑再次獲此殊榮。2007年被授予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稱號,2008年進入首批國家壹級博物館。
如今,整個博物館新舊建築和諧結合,文化氛圍濃郁,園林環境優美,既彰顯了歷史的風華,又洋溢著新時代的榮光。逐漸成為人們了解南通、親近科學、接受文化熏陶和旅遊休閑的理想場所。創始人張謇高呼的“濠南苑沈郁、美麗、清新”正在得到真實體現。
崀山風景區9
崀山風景區是江蘇省六大名勝之壹。它位於長江北岸,南通以南6公裏處,由五座山組成:君山、尖山、狼山、馬鞍山和黃泥山。五嶽從東到西濱江而立,蜿蜒4.5公裏,面積98.43公頃。在遼闊的江海平原上,五座大山拔地而起,雄踞江畔,山姿優美,山前有滔滔不絕的不歸路,山後有千裏之遙,風景秀麗,景色清澈自然,是蘇北平原上的壹塊寶地。
崀山海拔107米,面積18公頃。它因其形狀像狼而得名,據說山上曾有白狼,因此也被稱為白狼山。崀山東部的尖山山脊突出如刃,山腳傾斜如長劍,故名尖山,現供奉文殊菩薩。傳說君山是秦始皇當年駐紮軍隊的地方,因此得名。山上,普陀別院供奉著世界上最大的玉觀音雕像。崀山以西的馬鞍山和黃泥分別以山的形狀和顏色命名。
五嶽風景獨特,人文古跡眾多。現存古建築43處,包括樓、塔、臺、門等,石刻23處,著名墓葬8座,洞穴13個,泉、井、池7處,古道古街1條,古樹名木300余株。五嶽中,崀山最為挺拔俊秀,被譽為中國八大佛教名山之壹。自唐太宗張建寺以來,歷經歷代營建,形成了壹個依山傍水的寺廟園林群落。山坡上下,在漂浮的綠色和綠色之間,有幾十個名勝古跡和美麗的風景建築,如法母堂,朱奎山房,碧雲阪田亭,崔靜樓,大觀平臺,魁星樓和智雲塔。
;
塘沽海門大橋介紹
塘沽海河斜拉橋被列為天津市20件實事之壹。是連接濱海新區南北高速公路(漢沽、塘沽、大港)並跨越海河的特大橋工程。其規模在國內外同類斜拉橋中位居亞洲第壹、世界第三。建成後將徹底改變塘沽地區南北交通不暢的局面,對改善濱海新區投資環境、迎接全市產業戰略東移、實現濱海新區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成為塘沽區的地標性建築。大橋位於海河入海口潮汐閘和新港船閘西側,全長2650米,設計時速80公裏,雙向四車道。大橋主跨310米,邊跨190米。高度為168米的獨立主塔像壹顆巨大的鉆石矗立在海河上,非常壯觀。為確保項目早日完工,承建本項目的中信國華國際工程公司組織橋梁建設者晝夜施工,創造了獨立主塔施工1.5米的單日最快進度,打破了1米的國內紀錄。
海門大橋的引進刻不容緩。
中國最大的開放式公路橋海門大橋在天津建成通車。
1985 165438+10月13日,國內最大的開放式公路橋海門大橋在天津建成通車。
海門大橋完成於1985,全長903.74米。它由三部分組成:主橋、引橋和引路。是目前國內開口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機公路橋。
海門大橋位於天津市塘沽區,是壹座橫跨海河入海口的升降開口橋。大橋全長550.1m,主跨為2×48+64+2×48(m)。采用簡支下承式螺栓鋼桁梁,橋寬2×2+14(m)。中間64m為活動孔,提升高度為24m。主橋# 1 ~ # 4墩均采用φ 1.2m敞口鋼管樁基礎,其余采用φ55cm鋼筋混凝土管樁基礎。活動孔由兩套卷揚機提升,通過平衡電機的電軸實現同步運行。該橋關閉時凈高為7m,開啟時凈高為31m。可通過5000噸海輪,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吊裝式公路開口橋。鋼桁梁為角鋼桁架,高8m,中心距15.2m,北岸第壹孔48m鋼桁梁采用支架法架設,其余采用全懸臂法架設。鐵道部橋梁工程局設計、鐵道部橋梁工程局施工、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施工。
早在明代,作為“海門”,它就成為天津八景之壹。如今,巨型橋梁正在飛行,橋上的交通繁忙,清澈的水在橋下劃船,千帆在遠處競爭,就像星星壹樣。尤其是在夜晚,無數的彩燈如火如荼,五顏六色的影子在水中跳舞,橋就像壹條巨大的五彩龍在飛,讓人著迷,非常舒適。
海門大橋吊裝時間是什麽時候?
根據海門大橋、海河大橋早高峰前開通優化方案,除特殊情況外,海門大橋、海河大橋每年4月17日、8月24日起啟閉時間調整。2020年8月23日至20265438年4月17日,濱海新區海門大橋、海河大橋開通時間由每天5:15調整為13:30。
海門大橋:將由每天5:15調整為13:30,原則上不超過1.5小時。
海河大橋開通:由每天5:15調整為13:30,原則上不超過1.5小時。
介紹
海門大橋位於椒江入海口,距離椒江大橋上遊約7公裏,北臨75省道,南臨疏港大道。海門大橋長3702米,寬39.5米。這是壹座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塔呈菱形,高153米。
海門大橋命名理由:大橋橫跨在牛頭井和椒江出海口小源山之間。兩座山以大門的形式相對,因此被命名為“海門橋”,意為“海之門”。
海門大橋簡介
海門大橋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街道。6月1985+065438+10月建成通車。是目前國內開口跨度最大、吊裝高度最高的立式鋼結構跨江大橋。大橋全長550.1m,主橋跨徑為2×48+64+2×48(m),采用簡支下承式鋼桁梁。在活動洞的兩側,建造了45米高的升降鋼塔作為航道。大橋開通後凈寬60m,凈高31m,可通過5000噸級海輪。北岸第壹孔48米鋼桁梁采用支架法架設,其余采用全懸臂法架設。海門大橋由鐵道部橋梁工程局設計,鐵道部橋梁工程局、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承建。1985 165438+10月13日,國內最大的開放式公路橋海門大橋在天津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