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鍋雞
清蒸雞始創於建水,以其方法獨特、肉質細嫩、湯汁醇香、味道鮮美而享譽海內外。被授予《中國名菜》稱號,入選國宴菜單。蒸雞是建水美食的基礎,壹直被建水人視為家傳之寶。“這種味道應該只有天上有,人間有幾個人能嘗得到”。建水生產壹種獨特的陶制蒸籠,叫蒸籠,專門用來蒸食物。蒸雞的做法是將雞塊連同調料壹起放入蒸鍋,放在盛有水的湯鍋上。蒸汽會通過蒸鍋裏的蒸汽噴嘴把雞肉蒸熟。因為湯是用蒸汽凝結的,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損失較少,所以基本保持了雞肉的原味。
燒豆腐
建水是著名的烤豆腐勝地。建水的豆腐是《舌尖上的中國》年引進的。建水豆腐自清代中後期開始享有盛名。它由最好的材料制成,手工操作。更獨特的是,豆腐水來自建水西門大板井,有遍雲南的美譽。民謠:臨安府煮豆腐(臨安府即建水)。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黃燦燦的豐滿圓潤。四角八角讓人思考,三餐不覺得心慌。在建水的大街小巷,豆腐隨處可見。幾個人坐在小板凳上,身邊圍著壹個小火盆,上面放著鐵箅子,上面烤著壹寸多的豆腐。大家拿著筷子蘸了調料,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草芽
草芽菜又名象牙菜,味甜、脆、鮮,是建水縣特有的食品。新鮮的草芽要在出水後立即轉移到桶底,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廚房和餐桌,否則就老了。所以,這是建水帶不走的美食。
過橋米線
據老人說,建水人的祖先從中原到建水制作米粉,借鑒了中原的糧食加工方式。當時,建水朝陽大廈外的積石街和馬史街出現了許多專營米粉的餐館。到了清朝中期,米線的吃法更加獨特。據說是壹個叫李京春的舉人把米粉推向了另壹個高度。有壹天,他從東城外的索龍橋到橋附近的壹家劉記飯館去吃米線,讓店家按照四川火鍋的方法做了壹道獨特的米線。店老板按他的方法做出來,就問吃什麽,來往的人都說:“我從橋上來的,叫過橋米線。”聰明的商家立刻抓住了這個絕佳的創意,掛上了過橋米線的招牌。從此,過橋米線在南來北往的客商幫助下,遍布雲南各地,成為壹個飲食文化品牌。
酸甜石榴
糖醋石榴是建水種植的當地傳統名優果樹,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建水石榴富含微量元素、維生素等。解放前很有名,在著名小說《紅巖》裏有描述。石榴果實大,皮薄,顆粒飽滿,明亮,晶瑩剔透。初嘗時,感覺很甜。後來逐漸變得微酸微甜,然後越吃越甜。
涼勺粉
涼勺粉是由建水沙洛姆澱粉制成的半透明粗粉絲。在炎熱的天氣裏,壹碗配料豐富、酸甜可口的涼勺粉,是建水人消暑的小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