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壹“果腹”
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就是壹個“吃”字。這個境界的吃,不需要費心找地兒,各種商場的小吃城,街頭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館、永和豆漿等,西式快餐的麥當勞、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壹盤宮保雞丁,壹盤白菜豆腐,外加壹小碗湯,壹碗主食足以。這個境界的吃千萬別麻煩,壹麻煩就脫離了本質,吃起來也就十分不爽。
境界二“饕餮”
吃的是壹個“爽”字。呼三五好友去壹家稍大眾的館子,稀裏嘩啦點上滿滿的壹大桌菜,胡吃海喝壹通,興致所致,還能吆喝兩聲。有的飯桶相當於吃貨;但吃貨卻不壹定是飯桶;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飯桶很能吃,吃貨很會吃……
境界三“聚會”
此境界重在這個“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屬於這壹類。這種吃講究的就是壹個熱鬧,“吃”是個形式,關鍵在“聚”。逢年過節、生日聚會、升遷發獎,友人來訪,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去趟館子,Just eat it !
境界四“宴請”
多以招待為主,講究壹個排場,對館子的要求要嚴格壹點。如各大賓館飯店的豪華餐廳,但這個境界的吃難免給人壹種有暴殄天物之嘆,吃後回來,卻又發現沒有吃飽。
境界五“養生”
比較講究“食補”,是大吃大喝在認識觀念上的壹種理性升華。如果妳不是壹個真正的吃貨,那麽妳永遠也不會了解到,“...但是,我吃飽了”和“我吃飽了,但是..”這兩句話的天壤之別。
境界六“解饞”
吃的東西壹定要“鮮”。這個境界有兩個層次:壹是吃“物”,如那些只常聽說卻鮮見的鮮物鮑魚、龍蝦、法式大餐之類;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全聚德的烤鴨、本幫菜等。
境界七“覓食”
吃的第七大境界應該是“覓食”,那就得四處去“找”。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是本境界的壹大妙處。這個“找”又分為兩個層次,壹個是有目的地去找口頭盛傳的流行館子;壹個是漫無目的地找尋意中的吃處。這個“找”字重在壹個偶然發現,豁然開朗,壹下子就對上了當時的心情和感覺。如烤肉拌飯。
境界八“獵艷”
館子要“奇”。“新”、“奇”、“特”是主要特征。適合這類館子的人群壹般是時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領人群等。價錢中檔,不用擔心被宰。世界上有壹種吃貨他們除了吃…就是在找吃的世界上還有壹種吃貨要麽吃,要麽就是倒騰吃的……
境界九“約會”
這時吃的已經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時候,環境氣氛浪漫,點的多,吃的少。這種吃千萬不要是兩個同性別的人,以免讓人誤會,最好也不要是夫妻,因為已過了“約會”的階段。凡是到這種地方來吃的,兩人之間大多都有壹種心靈上的默契,說出來就變得俗,不表現出來又壓抑。於是,以壹個“吃”的借口“會”在壹起,吃也吃了,談也談了,盡管大多的時候沒有吃。
境界十“獨酌”
在於壹個“品”字,吃什麽不太重要,關鍵是壹個心情,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再配幾盒麻辣吃貨,吃的就是這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