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素食與肉食

素食與肉食

介紹給妳壹篇最近的文章。也許妳們可以用來做廣告。素食不但健康,還很時髦。這已經是世界的潮流。如果開在大學旁邊很多有環保意識的,要減肥的教授和年輕的大學生們都會去。我就是素食者。妳媽媽在為這個世界做好事。

美國的三種素食者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絹

美國大學裏的聚餐不知從哪天起,已經開始流行采用兩套菜單:壹套正常菜單,壹套素食菜單。用素食菜單的人目前還是少數,不過很有少壯派的架勢,隊伍日益壯大。看到身邊的同僚那麽義無反顧地直奔素食菜單而去,顯得那麽的“潮”。我雖然也有趕潮流的小願望,但自問我對蝦蝦蟹蟹及諸色海鮮的狂熱愛好是無論如何不能在短時間改變的,所以對素食菜單壹直都很死心。即使跟壹桌子素食主義者同桌用餐,我也能頂著“壓力”吃肉。

素食可算是“綠色食品”大潮流裏的壹個分支。綠色食品當然是歐美人對自己越來越發胖的身材的絕地反擊。初跟美國文化打交道,很容易得出美國人不註重吃的結論:好像只要能炸出來的東西就能被美國人塞進肚裏;好像塞進嘴裏就完成了吃的任務。麥當勞、肯德基各用壹頁小菜單就養活了美國幾代人,還越養越肥胖。肥胖過後的反省是吃的不夠綠。以“綠色”為特色的Subway(賽百味)快餐於是在美國近些年很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不過很多素食者其實不光光是從自己的健康出發。美國的素食者有幾種境界。第壹種是像我的壹個美國朋友。自己從來沒胖過,本來也喜歡吃肉,但是他是個堅定的環保主義者。他不吃肉完全是為了環境。我們只有壹顆地球,所以壹定要好好寶貝它。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在食物鏈上的地位拉到最低。比如說妳壹天需要的總能量是半斤牛肉,但是長出來半斤牛肉需要消耗10斤草。如果妳直接吃草,那每天只需要吃2斤。這樣壹來,妳就為地球節省了8斤草。這是壹個簡化了的說法。不過我這位朋友的理念就跟這個差大不多。因為對環境不好,他買的車也只是備急用,平時坐公***汽車上班。在西雅圖需要坐公***汽車的人大多數都是窮的叮當響。他不窮,他是西雅圖的壹個軟件工程師。他只是愛環境愛得叮當響。不過他並非很徹底的素食者,他在自己的菜單上保留了海鮮。

極端的環保素食者連新鮮的蔬菜都不吃,要吃死得很徹底的蔬菜,就是人家倒掉不要的爛掉的蔬菜。這算是素食者的最高境界。他們的境界是跨越式的。不單是吃,整個的生活方式都非常的綠色環保。為了不浪費地球水資源,他們很少洗澡。在他們眼裏,生孩子也是違反環保精神的。世界上已經有那麽多無家可歸的小孩被生了出來,為了不浪費資源,他們寧願領養孩子。寶貝地球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估計連住在它上面也會很有罪惡感。真的要住到火星上去才行,把地球寶貝得養起來,就好像是我們人類的寵物……

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壹種中間境界,像在紐約的壹所大學教書的同僚。他是個食品營養學教授。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環保主義者。但他是個很科學的素食者,任何肉都不吃,任何食品在他眼裏不僅僅是有味道的壹種東西,更有量化的卡路裏。他的漢堡裏面當然不是牛肉而是壹種蔬菜替代品。他也許不記得自己當天吃的是什麽東西,但他肯定非常清楚自己每天吃進多少卡路裏。為健康而素食的境界在美國應該是很普遍的壹種。

中國的美食家看著美國尋常人家的餐桌,壹定會讓味蕾越看越郁悶,感覺英雄沒有用武之地。別說沒有珍禽異獸,端上來的肉最好也不要看著像肉,魚也不要看著像魚,連蝦都是掐頭去皮的。總之最好不要提醒他們,吃動物的本質就是殘殺動物。中國人眼裏的珍稀佳肴,比如熊掌,燕窩之類,壹些美國人估計第壹感覺就是要找到這只身體受傷的熊,和心理受傷的燕子,怎麽給它們撫平創傷。所以誰要有在中國吃過狗肉火鍋的案底,到了美國壹定要小心保密,省得被人錯劃為殘忍派。

我們學院裏的聚餐,肉類不多,都是炸得面目全非的那種,讓妳分不清是雞胸還是雞腿。其余的都是素菜。生菜、芹菜、花椰菜、胡蘿蔔、西紅柿都切得整整齊齊,生生地排在很大的盤子裏。家常壹點就用手拿著蘸點色拉醬生吃;講究壹點就用叉子叉著蘸點色拉醬生吃。總之,每次接到聚餐的邀請,我都要為胃打氣: 又可以像兔子壹樣吃壹肚子的生菜與胡蘿蔔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