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後的壹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static/uploads/yc/20211206/71cde03f2f1c020021e6d02af3d8ec51.jpg"width="484"height="300"/>
#315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精選篇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315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所以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維權,我的責任。
前幾年中國大地上流行著這樣壹首歌,歌中寫到:霧裏看花,水中望月,妳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詞作者閻肅曾經披露說,那英唱的這首歌是送給315的,希望消費者能夠借助壹雙慧眼,將這經濟生活中的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今天正是所有消費者揚眉吐氣的日子!十幾年來,315從壹個國外漂泊來的普通紀念日,已經演變為中國消費大眾維權的壹個節日、壹面旗幟。每年春天的這個時候,她都會再壹次增強我們的信念和勇氣,讓誠信和理性的光芒照耀每壹位經營者、消費者的心靈。
誠者無疆,信者無畏。《水滸傳》裏有個經常冒充黑旋風李逵打劫的李鬼,如今已經成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李鬼確實不少:板藍根能成娃娃參,白醋能成青黴素著名相聲演員王培元曾經講過這樣壹個真實的故事:他的壹位朋友買了壹套沙發,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沙發買回家沒多久,兩個扶手竟然長出了草,扒開壹看才明白,扶手是用兩根大蘿蔔做的,長出的不是草而是蘿蔔纓子!李鬼們的粉墨登場壹方面是經營者在利益的驅使下攪亂市場規則,不講誠信造成的,另壹方面卻往往是我們消費者不懂法,不知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的壹味縱容造成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出臺,我們明顯的感覺到作為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但我們同樣不得不承認,這依然是壹次艱難的長途跋涉。擡起頭,目標總是離我們越來越近,而腳下的路卻依然泥濘。
#315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精選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明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是我們消費者運用各種形式宣傳保護自己權益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成果的重要日子,315也是我們社會呼喚誠信的壹個重要途徑。今天我就以誠信為話題,為同學們做壹次國旗下講話,講話的題目就是《誠信,做人之本》
詩人說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三月的花海。商人說誠信是百年的字號千年的招牌。作家說誠信是壹本厚厚的日記、是壹張不能背棄的人生契約。我說誠信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是做人之本。
《中庸》中就主張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大學》中則講得更為透徹:欲修其身,必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可見在我國古代先哲們的觀念中,要做人就必須修身,正心,而修身正心的關鍵就在於誠實守信。正所謂車無轅而不行,人無信不立。古人尚把它作為金科玉律來推崇,可見誠信就如高山上的奇景,沙漠中的清泉,是很重要,很寶貴的。華夏五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求的是誠信,昔有尾生抱柱而亡的執著,關雲長勇闖五關的忠誠;今有錢學森毅然歸國的堅定,蔡振華重振國球的誓言。誠信是生命的本色,是歷經千年而不變的生命本色。
然而今天,誠信這壹美德卻被壹些人逐步淡忘和遺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著種種違背誠信的現象:有人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造假酒,賣假煙,板藍根能成娃娃參,白醋竟成青黴素,明星虛假代言、煙草企業冠名助學,偷菜醫生,塌橋事件、樓歪歪、毒餐具等等壹時竄紅網絡,或許有人會把這些歸於市場調節的自發性,歸於法律規範、行業規範不夠健全,歸於國家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等等。然而,還有壹點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那就是誠信的喪失。
且不說社會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就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裏也有著不和諧的音符:同學們,當妳有抄襲作業動機的時候,當妳有考試作弊企圖的時候,當妳揀到別人財務準備占為己有的時候,當妳撒謊騙人的時候;當妳盜用老師的名義自批假條,來欺騙家長老師的時候......也許妳會說,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做大事的時候,我自然會講誠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時壹點壹滴的積累修養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誠信嚴格律己,何談大事?壹種在小事中養成的慣性只會讓妳在背離誠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記得經濟學家茅於軾說過,誠信是在於量的,每個人都從自己開始改善信譽,形成量的積累,才能造成壹個誠信的社會。是的,誠實守信,重在實踐,貴在積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去小惡而從善,積小善成大德,這是提高每壹個人誠信水平的必由之路。
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處世之道,待人之德。誠信是壹扇窗,擦亮了它就會讓人看到真,善,美的心靈,校園的建設需要誠信,人類的發展需要誠信,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讓我們帶著誠信上路,相信將來有壹天,誠信也如同空氣壹樣,無處不在。
#315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精選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明天是3月15日,大家知道這是壹個什麽日子嗎?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權益日,顧名思義,就是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的日子。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利,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7年,我國消費者協會被接收為正式成員。從這壹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我們全國各地都要舉辦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常識,以喚醒和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如今,3.15它已是壹個標誌,飽含著公理和正義;它也是壹種聲音,傳遞出對平等與誠信的呼喚。
可能有些同學認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是父母們的事,離我們小孩子還太遙遠。其實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過消費的經歷吧,例如,到超市購物,到美食城消費,到文化園買學習用品,在小商販的攤上買小吃或小玩意兒……這時候,我們就扮演了壹個消費者的角色。可能平時妳還遇到過這樣的尷尬:花了大價錢買文具用品卻買了個劣質產品。到小攤上買小吃壹飽口福,卻吃出了毛病,吃壞了身體等等。這個時候,妳是自認倒黴默不作聲還是理直氣壯地去找商家或有關當事人理論壹番討個說法呢?我想,妳壹定會選擇說法吧!這就對了。可見,3.15消費者權益日和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它應該是我們大家***同關註的壹個日子。
那麽,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又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侵害呢?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開始,逐步培養法律意識,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還要提醒大家,不要購買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名稱的三無產品;不要購買地攤上的糖果、飲料等食品;不要購買盜版的圖書和音像制品,拒絕假冒偽劣商品,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做到綠色消費、科學消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讓我們的生命因安全而更精彩!
#315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精選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消費與服務315》,讓我們趁3.15消費者,了解315的意義,了解我們的權益是什麽?翻開日歷,今天是3月15日,是消費者的節日。說到節日,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祥和、歡樂,即便是清明節祭奠先人,也充滿著祝福的祥和。但是3月15日或許並不是這麽的溫馨,讓我們來認識壹下。
自從有了3.15,似乎教會了消費者如何維權,說白了,是本來就該用法律來維護消費者自己權益的壹堂補習課。同樣不否認有消費者的不懂法,但更大程度上,不光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產品生產廠商的強勢地位和對利益的追逐,就不能不說是消費者的無奈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遍及各地的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機構出現。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宣傳“消費與服務”。強調的是消費維權工作要緊密圍繞拉動消費、擴大內需,做好服務工作。
其中的“服務”,主要包含三方面涵義:壹是服務廣大消費者;二是服務經濟發展;三是服務社會和諧。
然而這裏的每壹條都與我們密切相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就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種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消費者的消費需要。消費需要不斷滿足的過程,也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服務廣大消費者,首先要求我們采取各種措施,擴大消費,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消費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品種極大豐富,消費領域日益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但是,與此同時,消費領域還存在著壹些制約消費增長的因素,如:假冒偽劣行為和不平等格式合同依然大量存在,直接影響著居民的消費信心;有些行業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不銜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費欲望;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還不健全,保護力度尚顯不足;居民住房、教育、醫療等負擔過重,影響了其他消費的支出等。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於拉動內需,促進消費需求較快增長。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政策制訂、法制健全、價格調控、結構調整、行業規範、監督管理、宣傳引導、糾紛處理等各個方面為消費者著想,為消費者解憂,為消費者服務。服務廣大消費者,還要求我們不僅要關註消費者的現實利益,更要關註消費者的長遠利益。要註意節能、環保,在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保證人類的永續發展。
朋友們,我們知道3月15日是我們每壹個人節日,當我們了解了消費與服務315的意義,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會逐漸加強,我們不僅僅要在今天學習這樣維護我們自身利益,而是應該要每天都學習,都提高這種自我保護意識,讓我們壹起行動起來,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315消費者權益日國旗下講話精選篇5#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妳懂得相關的法律知識嗎?我們的消費很多都是和食品相關的,那妳又懂得和飲食相關的壹些常識嗎?今天,我們就從預防食物中毒方面來了解壹下飲食的壹些註意事項。
壹、認識食物中毒的特征
第壹個特征是潛伏期短:壹般食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第二個特征體現為胃腸道的癥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二、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三、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換床單和被套、勤曬被褥。保持教室、臥室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要對某些食物要堅決做到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幹凈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劇烈運動後不要急於吃食品或喝水、不要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後不要急於喝飲料特別是水。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熏食品,盡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千萬不要去無照經營攤點飯店購買食品或者就餐。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簽上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壹關。
四、謹慎選購包裝食品,認真查看包裝標識,查看是否有安全食品“qs”認證標誌。
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_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後,加貼市場準入“qs”標誌,方便選購。
五、正確識別食品標簽
《食品標簽通用標準》對食品的標簽作了壹些具體的規定,標簽內容應當齊全,標簽內容應當完整、規範和真實。包括食品的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貯存指南、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保質期等。我們在購買食物時應查看標簽上的內容是否滿足這些要求。六、註意保質期和保存期的區別
保質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衛生質量和營養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食品完全適於銷售,並符合標簽內容和產品標準中所規定的'衛生質量;超過此期限,在壹定的時間內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保存期是指推薦的最終食用期,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的質量可能發生變化,食品不能再用於於銷售和食用。
老師們,同學們,願我們都能樹立科學的飲食觀,註意飲食衛生,減少疾病的產生。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