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烏佛堂白切羊肉
早在解放前,佛堂老街壹帶就已有了“羊肉壹條街”。老街上的白切羊肉鋪子,有不少都是幾十年的老店。宰羊烹羊的手藝代代相傳,才使得口味始終不變。
2、義烏蕎麥老鼠
蕎麥老鼠是浙江義烏傳統的名小吃之壹!味道佳。它是用蕎麥面粉和水以及其它輔料混合做成的。蕎麥老鼠好吃的秘訣首先要選好水分充足的蘿蔔,拔成絲狀,再選上好的牛肉切絲,將蘿蔔絲和牛肉加豬油翻炒,蘿蔔和牛肉的香味出來之後,放進蕎麥老鼠,加水煮,最後再放上青蔥、生姜等調味料出鍋。
3、義烏神仙雞
神仙雞俗名無水雞,即蒸雞時用黃酒而不用水,按兩斤雞兩三斤黃酒。將雞放入陶缽內,再加黃酒和姜,若不喜甜食,就加鹽。壹般義烏人傳統的蒸雞法是加紅糖,也可放幾片瘦豬肉,大約兩個小時後即可。
4、義烏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又叫“夾肉雙層麥餅”。是把面團拉成的壹個薄如宣紙的大餅,放進壹口平底鍋中油煎而成。東河肉餅誕生地在義烏東河鄉的東河村,制作考究。東河肉餅有“傳兒媳不傳女兒”壹說。
5、義烏手牽面
手牽面也叫拉拉面。是優質面粉加入少量食鹽,用水揉成軟面,放置壹定時間,搓面成若幹小段,再用菜油抹上,上覆濕巾,食時把面隨拉隨扔,拉成長條,放沸水中煮熟後加佐料作餐。
6、義烏東塘狗肉
大陳楂林壹帶很早就流傳下來的壹種風味美食。由現殺活狗燒烤而成。老嫩得當,香氣撲鼻。上溪牛雜義烏上溪、吳店壹帶歷來就有屠宰牛的場所,當地人將牛舌、牛血、牛蹄、牛雜等用上溪特有燒法烹制出“牛系列”。
7、義烏金華火腿
老輩傳言,金華火腿出義烏,義烏火腿出田心(佛堂鎮田心管理處駐地)。清道光年間,林則徐曾手書“培德堂”牌匾,以為田心王姓祖輩在蘇州開火腿行時做善事的敬禮,此匾現仍掛田心四村培德堂祠堂內,為義烏市文物保護單位。
8、義烏紅糖
佛堂鎮合作管理處駐地起鳴村,燕裏自然村有壹“糖公廟”,為義烏紅糖祖宗廟宇。義烏紅糖曾在解放前榮獲巴拿馬國際金獎。歷時上百年的義烏紅糖幾經沈淪幾經雄起,傳統至今又有了新的發展。佛堂鎮後陽村“王培記紅糖”老品牌,重現名品。
9、義烏南棗
義烏南棗是浙江省傳統名產。采用優質青棗精制而成。有淌江紅棗和原紅蜜棗兩種。特征是,皮色烏亮透紅,花紋細致,肉質金黃,個大均勻,為棗中之珍品。清朝時歲歲進貢,故有“貢棗”之稱。義烏南棗加工工藝已被列入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義烏白字酒
白字酒是浙江省的特產。在1929年杭州西湖食品博覽會上,義烏佛堂鎮商會選送的陳日升酒店自釀的“白字”酒、黃克仁的“黃培記”紅糖、徐友松“正大”火腿行的火腿、朱獻文的“金絲琥珀”蜜棗四樣食品,均獲“金獎”殊榮後,佛堂古鎮的“白字”酒成了譽滿金華八婺的壹大名酒。
11、義烏金絲琥珀蜜棗
金絲琥珀蜜棗為蘭溪傳統名產,選蘭溪本地所產優質顆大的青棗,棗身用刀細切絲縷,用桂花白糖或蜂蜜熬煎,烘焙而成。所產蜜棗色澤金黃,鏤紋如絲,形似琥珀,質地糯軟,味道甜美,色、香、味、形全優。既可用作品茗茶點,又可蒸煮成棗飯,棗粥、棗湯作進補食用,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之藥用功效,同時又可作招待賓客。饋贈親友之上等禮品。
更多關於義烏特色美食推薦怎麽樣?,進入:/ask/e46a0e161573218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