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穆爾河:也叫“埃穆爾河”。黑龍江上遊右岸支流。發源於大興安嶺北側的雄雞廠山,自南向北匯聚老槽河、大臨河、古蓮河等支流,橫貫漠河縣全境,在興安鄉大河西村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469公裏,河寬20-150米,水深2-5米,流域面積16280平方公裏。
盤古河:黑龍江上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塔河縣西部。盤古,鄂倫春族語言,意為“翻滾奔流”的河流。發源於大興安嶺白卡魯山東麓,在23號站東北10 km處流入黑龍江。全長165公裏,河寬20-45米,水深1.2米,流域面積3308平方公裏。
錫爾根瓦斯河:黑龍江上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塔河縣北部。斯爾根氣,鄂倫春語,意為“河流漫長曲折”。發源於西羅爾齊山西麓,有大斯爾根瓦斯河和小斯爾根瓦斯河兩條源頭,全長1.33公裏,在依西肯鄉和開庫康鄉之間的雙河站註入黑龍江。河寬30-50米,水深0.6-1.8米,流域面積3858平方公裏。
呼瑪河:黑龍江上遊右岸壹條較大的支流。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在清朝,它被稱為“呼瑪河”(又稱呼瑪)和“庫瑪河”,後來簡稱為這個名字。它的名字是蒙古語,意思是“行中第壹人”;當妳說鄂倫春族語時,它意味著有鹿。發源於大興安嶺野雞農場山,自西向東流經呼中、塔河、呼瑪三縣(區),在呼瑪鎮東南部流入黑龍江。全長524公裏,河寬50-350米,水深1-3米。主要支流有卡馬蘭河、塔河、伊沙西河、沃勒根河、楚納河和古龍幹河。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裏。
賀寬:黑龍江上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呼瑪縣南部。發源於大興安嶺東坡,自西南向東北流,在三卡村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80公裏,河寬10-30米,水深0.5-1.5米,流域面積2177平方公裏。
托牛河:黑龍江上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河市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段東側,自西向東流,在張地營子鄉尹達村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66公裏,河寬20米,水深1.0米,流域面積655平方公裏。
法貝拉河:黑龍江上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河市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段東麓,在上馬暢鄉法貝拉村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119公裏,河寬4-85米,水深0.5-1.9米,流域面積2914平方公裏。
臘爾河:黑龍江右岸二級支流。位於黑河市北部。發源於高智山南麓,呈西北-東南走向,流經龍隱山北部,在新生鄉南部匯入法布拉河。全長67公裏,河寬20米,水深0.7米,流域面積816平方公裏。
石金河:黑龍江中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河市東部。發源於黑河市中部丘陵地帶,自西向東蜿蜒流經金河農場,在四家子鎮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53公裏,河寬30米,水深0.8米,流域面積858平方公裏。
公別拉河:黑龍江中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河市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段的大黑山,自西向東蜿蜒流過金河農場、西崗子鎮等地。,在何坤達斡爾族滿族鄉流入黑龍江。全長141公裏,河寬4-60米,水深1.5-3米,流域面積2765平方公裏。
潯河:又名“潯別拉河”(又名“潯別拉”)。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較大的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巽”的全稱是“奶漿”。發源於黑河市西部的小興安嶺,匯集多條支流,自西向東流經孫吳、遜克兩縣,在遜克縣車路灣子村附近流入黑龍江。較大的支流有陳清河、臥牛河、湛河和無棣河。全長279公裏,河寬70-100米,水深0.8-2米,流域面積15868平方公裏。
庫爾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遜克縣。發源於小興安嶺北麓,自南向北,流經克林、大平臺、寶山等鄉鎮,在車路鄉利民村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221公裏,河寬30-65米,水深1.5米,流域面積4968平方公裏。
五雲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它在古代被稱為“武夷河”和“五音河”。“烏依”在蒙古語中是“樹林”的意思。發源於小興安嶺北坡,流經伊春市、遜克縣、嘉蔭縣北部交界處,在雙河鎮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130公裏,河寬35米,水深0.8米,流域面積2461平方公裏。
界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嘉蔭縣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的壽虎山,自南向北流經壽虎山、榆林、團結等林場,在屯北沿江流入黑龍江。全長77公裏,河寬9-28米,水深0.4-0.7米,流域面積999平方公裏。
烏拉蓋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嘉蔭縣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東部,呈西南至東北走向,流經烏拉嘎鎮、寶興鄉,在寶興村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75公裏,河寬30米,水深0.9米,流域面積1201平方公裏。
嘉蔭河:它曾被稱為翟河,金笳河和茶伊河。黑龍江中遊南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東側,流經鶴崗北部和嘉蔭、蘿北兩縣交界處,在嘉蔭河口村流入黑龍江。全長129公裏,河寬60米,水深1.2米,流域面積2099平方公裏。
丫蛋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蘿北縣中部。發源於四方山左霧山東部,在隧道中向南流動,向東流入黑龍江。全長95公裏,河寬5-10米,水深1-5米,流域面積606平方公裏。
蓮花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同江市西部。發源於富錦市東北部富民鄉東部沼澤,自西南向東北流經青龍山,後轉向北經同江市界金口流入黑龍江。過去,它因河中荷花的清澈生長而得名。較大的支流是青龍河和赫拉河。全長74公裏,河寬30-50米,水深0.7-2.4米,流域面積1797平方公裏。
青龍河:黑龍江南岸的二級支流。位於同江市北部。發源於同江市,趙小山東北部以濕地為主,流經清河鄉青龍山南側至蓮花河。全長54公裏,水深0.8-4米,河寬50-100米,流域面積473平方公裏。
鴨綠江: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發源於同江市雙子山北麓,流經同江市中部和富源縣西北部。中下遊為兩市縣界河,全長194公裏,河寬15米,水深2.2米,流域面積1476平方公裏。
稠河:黑龍江中遊南岸的壹條支流。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發源於同江市南部青龍山以南的重濕沼澤區,流經同江市東南部和富源縣西北部。通過大力增設湖泊,在撫遠鎮西註入黑龍江。全長116公裏,河寬38米,水深1.9米,流域面積4747平方公裏。
松花江:幹流位於黑龍江省中東部,橫穿黑龍江省境內。松花江有南北兩個源頭,北源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南源為二道白河,發源於白頭山天池,兩河口以下稱為二道江。它與頭道江匯合後被稱為“第二松花江”,向北流經吉林省樺甸、吉林、松原等縣(市),再向東在三岔口匯入嫩江,被稱為“松花江幹流”。經過肇源、雙城、肇東、哈爾濱、呼蘭、阿城、賓縣、巴彥、木蘭、方正、通河、依蘭、湯原、佳木斯、樺川、富錦、綏濱、同江等市縣,在三江口註入黑龍江。全長1840公裏,其中幹流939公裏。主要支流有拉林河、呼蘭河、阿什河、馬和河、牡丹江、倭肯河、唐王河和吳彤河。流域總面積54.6萬平方公裏,其中黑龍江省流域面積26.9萬平方公裏。
烏蘇裏江:有兩條源頭,東邊的烏拉河發源於俄羅斯錫霍特山西側,西邊的松阿察河發源於興凱湖。兩源匯合後,自南向北流經虎林、饒河、撫遠等縣(市),在勃利匯入黑龍江。河流全長890公裏,其中中俄界河松阿查河口至黑龍江河口段全長492公裏。流域總面積654.38+0.87萬平方公裏,其中黑龍江省流域面積665.438+0.5萬平方公裏。
胡同河:黑龍江上遊右岸的壹條支流。位於呼瑪縣東部。發源於呼瑪縣中南部,呈西南至東北流向,在胡同鎮附近流入黑龍江。全長68公裏,河寬5-8米,水深0.8米,流域面積401平方公裏。
俄羅斯北岸的主要支流有奧利多伊河、傑雅河、比贊河、比拉河和布雷亞河。
潔雅河是黑龍江(俄羅斯境內)左側最大的支流,發源於斯塔諾夫山脈南坡,在布拉戈維申斯克(藍海泡)流入黑龍江,距黑龍江入海口1936公裏。潔雅河長1242公裏,流域面積23.3萬平方公裏。整個盆地位於俄羅斯的阿穆爾州。潔雅河水系是扇形水系,所有的水都匯聚在壹起,容易引發大洪水。傑雅河最大的支流是吉柳伊河(右岸)、胡爾金河(右岸)和舍雷姆賈河(左岸),其中舍雷姆賈河最大。界埡河口年平均流量為1.08萬立方米/秒,總徑流量為5676萬立方米。在黑龍江的主要支流中,它是僅次於松花江的第二大支流,比黑龍江上遊的流入量多630萬(年平均流量為1.06萬m3/s)。
中國布列塔河在古代被稱為“牛漫河”(牛滿江)。俄羅斯遠東南部黑龍江左岸第二大支流。它由源於埃索普山和杜謝山阿林的左右布雷亞河匯合而成,向西南蜿蜒。下遊流經傑亞-布雷亞平原。全長623公裏,流域面積7.07萬平方公裏。主要支流是特爾馬河。河口年均流量940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300億立方米。河口以上可通航距離為197千米。流放木材。冷凍期為5-6個月。20世紀80年代初,上遊修建了布雷亞水電站。
烏米爾河發源於外興安嶺余脈阿巴加爾山脈中部的山麓丘陵。烏米爾河出山後,在不遠處的左岸匯入了同樣發源於此山的另壹條支流森楚加河。然後右岸流入丁庫坎河。烏米爾河再次順流而下,右岸流入巴蘭喬克河。河口是Obanchok的總部,然後下到Diktanga林業站,然後左岸流入庫爾幹河。庫坎河的源頭來自Ku坎斯基山,河的下遊是六夫嘎林區。在庫坎河註入烏米爾河的河口對岸有壹個小村莊庫坎村。向下是庫坎村,烏米爾河拐了兩個近直角的彎,從南到東,然後從南到東,流向黑龍江。在斯米多維奇的東北部,它最終轉向東方,流入右岸的大雁河。在烏利卡帕夫的洛卡南部,庫魯河與烏米爾河匯合。匯合後成為通古斯河,向東流入黑龍江左岸。
阿奴依河在清代被稱為敦敦河。阿奴依河的源頭在斯霍特山脈中部,向北向西流入黑龍江。阿奴伊河位於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區,由發源於阿納德爾臺地的大阿奴伊河和小阿奴伊河匯合而成。幹流全長僅8公裏,大阿奴伊河全長693公裏,小阿奴伊河全長738公裏。全流域面積10.7萬平方公裏,其中大阿努伊河5.72萬平方公裏,小阿努伊河4.98萬平方公裏。河水的主要補給是融雪和雨水。額木爾河支流:老槽河、大林河、二龍河。
呼瑪河支流:卡馬蘭河、伊沙西河、塔河、查拉班河、沃勒根河、楚納河、古龍幹河。
浐河支流:陳清河、臥牛河、茂蘭河、湛河、無棣河。
庫爾河的支流:皮爾河。
松花江支流:嫩江、拉林河、梁雲河、馬家溝河、阿什河、飛克圖河、倉板河、馬和河、打洛米河、小洛米河、牡丹江、嶺當麥河、安邦河、呼蘭河、木蘭河、白羊木河、茶林河、西北河、大沽東河、小沽東河。
烏蘇裏江支流:松阿察河、小穆棱河、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杜牧河、撓力河、貝拉洪河。盆地的許多地方都在太家林植被帶。
特別是在泥炭地區,落葉松是主要樹種,幹旱地區還有壹些松樹、雲杉和冷杉。在南部的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可以看到闊葉林和闊葉針葉林的混交林,其中蒙古櫟、松樹和落葉松占優勢。
這個盆地盛產魚。下遊約有100種魚類,上遊約有60種,甚至超過了瓦瓦河和多瑙河等歐洲河流。大約有25或30種具有商業價值。黑龍江的特點之壹是大量的魚在海中發育,以避免在夏季因河流水位的快速變化而受到傷害。
松花江流域內山巒重疊,覆蓋著原始森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等山區蓄積的木材總量達10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森林面積。礦產儲量也極其豐富,除去主要的煤炭外,還有黃金、銅、鐵等。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和小麥。此外,亞麻、棉花、煙草、蘋果和甜菜的質量也很好。松花江也是中國東北的壹個大型淡水魚養殖場,盛產鯉魚、青魚、鱅魚、哲羅魚等。,每年達到4000多萬公斤。
冬天,松花江非常寒冷,有時會降至零下30攝氏度,冰凍期長達五個月。然而,豐滿水電站的這壹段從不結冰,據說這是由於通過電廠流入河流的水溫過高造成的。在這壹段有暖流的河道裏,壹團團蒸汽不斷上升,凝結在岸邊的柳樹和松葉上,形成壹簇簇晶瑩剔透的冰花,十裏長堤頓時變成了壹個玲瓏剔透、樹木勻稱、銀枝飄飄的世界。這就是中國著名的“樹掛”奇觀。黑龍江在古代是中國的內河,是滿族人的發祥地。黑龍江沿岸最早的居民是古代亞洲人,後來在通古斯人的壓迫下只分布在黑龍江下遊。代表性的族群是尼夫赫人,他們發展了壹種發達的定居捕魚和海洋動物文化。
黑龍江在漢魏晉時期被稱為弱水,黑龍江上遊建成、松花江兩江交匯時被稱為難水。在隋唐時期,黑龍江下遊被稱為黑水,當水用完時,它被改為王劍水,困難水被改為何娜河。遼史第壹次稱這條河為“黑龍江”,因為這條河像遊龍壹樣又黑又蜿蜒,後來成了遼的領土。黑龍江流域被納入金代版圖,成為金代的內陸河。在元明時期,這裏被稱為渾潼江。
在元朝之前,這裏壹直是中國的領土,隸屬於嶺北省和遼陽省。中國元朝的軍隊駐紮在這裏,成為元朝的內河。從明朝到清朝,這裏都是中國的領土。在中國清朝時期,黑龍江流域的壹部分由黑龍江將軍管轄,壹部分由吉林將軍管轄:1652。清廷派兵駐守,寧古塔與盛京並存。東北被劃分為兩個軍區和兩個行政區。
到了清朝,黑龍江之壹成為官方名稱,這是清初囚犯的流放地。馮景曾說:“今天烏拉已經棚人了,繩子系在脖子上,是給動物和牲畜用的。妳死的時候,妳將赤身裸體,拋棄所有的田地,風箏將充滿肉,沙子將舉起它的骨頭……”康熙開始廢除烏拉流放,但徐莉在雍正五年被流放到這裏。雍正十年(1732),“王集堂”建於烏拉。1683年,設立黑龍江將軍,管轄黑龍江流域。1662年屬寧古塔將軍管轄。1683年,寧古塔將軍轄區(吉林將軍轄區)部分設為黑龍江將軍轄區。這位將軍既是最高的地方軍事和政治長官,也是最高的地方民政長官。
自1858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後,長江以北的土地被割讓給俄羅斯。沙俄以保護中東鐵路為由出兵穿越黑龍江,放火焚燒了當時屬於清朝的愛輝城,制造了深入清朝邊境約40公裏的海蘭泡慘案。很快戰爭結束了,江東(位於黑龍江北岸)原來由清政府管轄的六十四個村莊被武力占領。1907年,江南的壹部分建在黑龍江省。簡稱黑。中國認為,自8世紀中國唐朝以來,黑龍江壹直是中國的內陸河,只是在19世紀後期俄羅斯強行占領中國黑龍江以北和烏蘇裏江以東的大片領土後,黑龍江才成為中俄的界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認為根據雙方的邊界協議,黑龍江的中國河岸應為邊界,河中的所有島嶼應歸蘇聯所有。但中國堅持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雙方在江中島嶼歸屬問題上存在爭議。20世紀60年代後,中蘇關系逐漸惡化,最終導致兩國軍隊在珍寶島發生武裝沖突。邊境局勢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壹場戰爭壹觸即發。自戈爾巴喬夫上世紀80年代上臺以來,中蘇關系只是在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演講中同意根據國際法的普遍準則確定國界後才有所緩和。
20世紀7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強,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簽署了大量貿易協定,並將黑河市和綏芬河市等幾個城市以及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等城市變成了邊境貿易城市,其中綏芬河等地還修建了國際鐵路以方便旅行。利用資源優勢互補促進黑龍江流域經濟發展。
197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強,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簽署了大量貿易協定,並將黑河市和同江市等幾個沿河城市與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藍海泡)和哈巴羅夫斯克(勃利)等城市打造成邊境貿易城市,利用互補的資源優勢促進了黑龍江流域的經濟發展。
20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中俄先後確定了東部邊界的走向。中國已經放棄了對俄羅斯自19世紀中葉以來獲得的大量土地以及被占領的江東64個村莊的主張。同意以實際控制線為基礎劃分兩國邊界,即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主航道中心線。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和俄羅斯聯邦簽署了最終邊界協議,以黑龍江為基本邊界劃定了兩國之間的明確界限。2008年,中國接管了雙方最後壹塊有爭議的領土——位於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邊界的方向已經確定。在中國。黑龍江沿岸曾盛產砂金,清代達到繁榮,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黑龍江是中國北部邊界的界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邊界的最北端位於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水力資源豐富,支流約950條(含季節性河流),其中黑龍江最長的支流為松花江,約1657公裏。在支流壹側,中國大約有160個大小港口站。黑龍江也有很多島嶼,包括著名的大黑島和黑瞎子島,它們屬於中國和俄羅斯。其中,大黑河島已發展成為設施較為完備的貿易中轉站。由於黑龍江兩岸的土壤多為含有大量腐殖質的黑土,流經黑龍江的水沖刷岸邊的土壤,使黑土沈入河中沈積在河底。因此,在清澈的地方看黑龍江水常常是黑色的。黑龍江流域森林資源分布不同。自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以來,中國遭受了很大的破壞,從漠河縣到黑河市幾乎看不到20年以上的樹木。俄羅斯林業資源豐富。壹般在黑龍江冬季封凍時,中國經常進口俄羅斯木材進行加工。沿河流域也產黃金,自漠河縣治愛會古城以來,這裏曾被稱為“黃金之路”。黑龍江冰凍期長。受庫岸解凍和雨季降水影響,汛期多集中在春夏兩季。黑龍江附近最著名的生物是生活在山谷中的黑龍江豹,目前僅存約50只。由於漁民狩獵並獲得魚子醬,黑龍江的中國鯡魚數量大大減少。黑龍江還以盛產遠東鮭魚和三文魚而聞名。
下遊俄羅斯段(阿穆爾河段)大部分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境內,該地區盛產煤、鐵、錳、錫、金、鉬和鎢。邊境地區50%以上的土地被森林覆蓋,成熟林和過熟林儲量達3654.38+0.4億立方米。森林裏有許多種野生動物;河流縱橫,海岸線長,具有發展工業和交通的優越條件。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成立於10月20日,1938+05438,領土面積78.86萬平方公裏(不包括猶太自治州)。行政單位數量為17個區、6個邊境地區直屬市、1個區直屬市、7個內城、31個鎮和179個行政農場。邊區的中心是哈巴羅夫斯克,成立於1858。其他直屬邊區的城市有:阿穆爾斯克,創建於1973;碧舍城,成立於1938;共青城,成立於1932。較大的城市包括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阿穆爾斯克和尼古拉耶夫斯克。2003年,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人口為1466500。城市人口約占80%。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是遠東經濟區的壹員。這個地區是遠東最重要的工業區。擁有機械制造、金屬加工、黑色金屬、木材加工、造紙、有色金屬開采、漁業和石油加工等產業。大型機械制造企業包括:共青城航空生產聯合體、阿穆爾造船廠、遠東柴油機廠、阿穆爾電纜廠等。邊境地區的經濟部門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和阿穆爾河沿線的巴哈市、共青城和瓦尼諾。鄂霍次克海和阿穆爾河沿岸有許多聯合加工廠。魚產品加工工業中心是阿揚、鄂霍次克和烏拉克。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制造和金屬加工、石油加工、燃料、木材加工、輕工業、食品、建築材料等。大型企業主要包括:遠東柴油機廠、通用電纜廠、動力機廠、機床廠、造船廠、化學制藥廠、煉油廠和熱電中心。主要工業產品有:柴油發電機、船舶、電力設備、電線、電纜、機床、石油產品、藥品、鋼筋混凝土構件、鋼鋁結構材料等。該市是遠東最大的機器制造中心和軍事生產基地。主要工業中心有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和阿穆爾斯克。根據1997 65438+10月1的統計,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共有1225個農場,平均土地面積為23公頃。主要種植區在南部,種植小麥、大麥、燕麥、大豆、土豆、飼料作物和果樹。有畜牧業、養鹿業和毛皮狩獵業。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有西伯利亞幹線和阿穆爾-巴爾幹鐵路幹線。阿穆爾河、烏蘇裏江、通古斯河和阿姆貢網絡通航。境內也有海運,主要港口有瓦明諾、尼古拉耶夫斯克港和鄂霍次克。首都哈巴羅夫斯克是俄羅斯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第三大機場。公路交通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