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長垣縣經濟概況

長垣縣經濟概況

長垣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形成起重機械、醫療器械、建築、防腐、烹飪、綠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產業。

201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億元,同比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6億元,增長17.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8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2億元,增長2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5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4.8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10071.9元,增長14.6%。長垣是國家糧食生產基地縣、國家綠色農業示範區、國家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2012建成“蔬菜、冬棗、食用菌、肉牛養殖、良種繁育”五大現代農業基地,高效農業面積22.6萬畝,設施農業面積2.6萬畝。以肉牛養殖為主導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國家認證綠色農產品基地占地66萬畝,國家綠色食品標誌產品62個,居河南省首位。農業龍頭企業98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94家。

截至2012年底,長垣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獲得國家認證面積66萬畝,其中種苗花卉基地2萬畝,紅葡萄13萬畝。農業龍頭企業68家,其中國家級企業1家(長園集團),省級企業3家(漂安、金鑫、大方)。52種產品獲國家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儀隴農林生態園被命名為“河南省林業高新技術示範園”,李鴻萬畝紅提葡萄園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特色紅提葡萄種植基地”。2003年4月,聯合國亞太地區綠色食品市場渠道建設研討會在長垣縣召開。長園是中國最大的起重設備和重要衛生材料生產基地。努力構建“壹區六群”的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2011年,省級長垣縣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4平方公裏,入駐企業43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0億元。被評為“河南省十大產業集群”、“河南省首批知名品牌創建示範產業集群”,被授予“示範產業集群”稱號。

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5077萬元,增長40%;起重行業銷售收入32億元,醫用衛生材料行業銷售收入20億元。起重機械園壹期建成,入園企業95家。全年投資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80個,其中亞泰公司彩印生產線、宏遠公司起重機擴建生產線等項目21個。衛華集團年產2.9萬噸集裝箱起重機、飄安集團年產9000噸EPA新型醫用衛生材料等超億元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截至2012年末,整機生產企業199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48家,衛華集團年銷售收入達35.6億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1個。配套生產企業800余家,員工4萬余人,產品達到10系列200多個型號,正在向大噸位、智能化、系列化方向發展。50噸以下起重機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部分企業產品成功打開國際市場,出口東南亞、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78億元。2006年,該縣承辦了“中國重型機械協會橋式起重機分會會員大會”和“河南省長垣起重設備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

截至2012年底,全縣擁有國家壹級資質企業37家,二級資質企業14家,建設範圍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走出國門,進入沙特、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8萬余人。2005年6月,第三屆國際防腐蝕控制會議在長垣縣召開。

截至2012年末,共有企業40余家,其中從事壹般房屋建築施工的壹級企業2家,從事勞務分包的壹級企業4家,從事壹般房屋建築施工的二級企業4家,從事壹般水利水電的二級企業3家,從事公路、電力安裝、起重設備安裝的建築安裝企業17家,從業人員7萬余人。該縣新浦建築安裝工程公司等企業作為主要施工單位,承建了國家大劇院、奧運會主會場“鳥巢”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榮獲國家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職業廚師2.3萬人,其中200多人是出國廚師。2004年9月,長垣縣成功舉辦了中國(長垣)廚師之鄉國際美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