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妳了解“春分”的習俗嗎?

妳了解“春分”的習俗嗎?

春分風俗:

1、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春分這壹天陰陽相半,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道理是: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於壹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於豎蛋。春分立雞蛋能旺運哦。

2、放風箏

清氣上升、微風飄蕩,最適合放風箏。大家可以放風箏來活動筋骨,消除"春困"和"郁悶"。

3、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春菜"是壹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壹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4、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5、粘雀子嘴

春分這壹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6、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

民間習俗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南方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壹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結束,清明後,五運中的火運已經發動,陽氣明顯提升,時空場就發生了壹種閉合,信息交通的困難,而造成祖先們難以享祭,接收不到子孫們的感恩酬謝。恪守天道運行規律的度數信,守信是中國古代民俗的重要法則。

7、祭日

春分亦是傳統祭日的節日。也就是說,春分之日要祭拜太陽,感恩太陽賜予這個禮德能量和陽光光明給大地,促進了大地上萬物的生長。所以,在古代壹直繼承著春分祭太陽和秋分祭月亮的這樣壹個習慣。

從春分祭太陽開始,拉開了春祭的序幕。我們在春分這壹天,應當主動對道、德、天、地、國、親、師,都有這個感恩的表示,這個也叫做我們春季的飲福,是對春天的感恩祭祀。

8、春分吃太陽糕

在古代,春分是個很重要的節日,每到春分這壹天,帝王都會率領群臣,迎日、祭祀太陽。而在民間,則有春分日吃太陽糕的習俗,寓意"太陽高"。民間習俗認為在春分日吃了太陽糕,可以給妳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