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鎮基礎設施完善,便利交通暢達八方,可快速到達成都市區、新都鎮、彭州、郫縣和周邊鄉鎮,新繁鎮境內水、電、氣、光纖、寬帶網絡設施壹應俱全。城鎮居民自來水、光纖覆蓋率達100%。電力供應充足,通訊快捷暢通。街燈、綠化等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合理。鎮內擁有全區壹流中小學、衛生院和失地農民就業培訓中心,農村遠程教育網絡體系逐步完善,已具備了壹個現代化小城鎮的規模。
新繁鎮已形成機械、電子、醫藥、食品、建工、建材、家具等壹批優勢行業。擁有四川新興公司、四川成龍工業公司、西南電工廠、森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正德實業有限公司等438家企業,年產值達21.5億元。有數十種產品榮獲市、省、全國的名優和國際博覽會金獎,產品暢銷國內外。新繁的家具式樣新穎、做工精細、典雅豪華,被廣大消費者所青睞。新繁牌泡菜暢銷全國,名揚五洲。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烹任技術高超,先後有數十名廚師分赴世界各地傳播川菜工藝。棕編、竹器、刺繡等工藝產品曾多次參加省、全國及海外展覽,深受異國朋友的贊譽,成為新都區重要出口產品之壹。壹九九三年十月新繁鎮被批準為全國100家小集鎮經濟開發區試點鎮,壹九九四年三月被列為四川省1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從此新繁鎮的城鎮建設全面啟動。目前,鎮黨委、政府正在抓緊實施“三區壹城”規劃、主要建設以新興工業園區為龍頭的2平方公裏的工業區,以行政辦公、旅遊休閑和豪華居住群以及廣場為中心的1.8平方公裏的新城區,以倉儲、物資批發、集市貿易為壹體的老城商業區,擬建5-10萬平方米的新繁家具城,突出體現新繁的家具優勢行業。建設的著眼點是成都國際大都會衛星城。定位於“聯合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生態型小城鎮。
近年來,新繁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200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9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7218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6143元。圍繞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建設,構建和諧新都”的總體思路,按照城鄉統籌,“四位壹體”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從鎮域經濟實際出發,把新繁鎮定位於以都市農業及食品加工業、家具產業、休閑文化旅遊業、和現代化服務業為發展重點,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環境優美的依據的花園小城鎮。
新繁鎮決心和新老朋友壹起,攜手並進,立誌將新繁鎮建設成為壹座古今輝映,幽靜典雅,科技發達的現代化城鎮。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新繁鎮黨政班子高度重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堅持“建管同步”的指導思想,按照總體推進、重點突破、長效管理的思路,建設有效載體,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於2008年12月開始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不斷推進新繁鎮城鄉建設和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8年12月4日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容環境管理分局。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列入政府議事日程,並將此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重中之重的惠民工程來抓。
制定了《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人民政府關於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實施意見》(繁府發〔2008〕139號),並下發到各村(社)居、辦公室、企事業單位及駐鎮單位。《實施意見》中制定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主要目標、整治重點、實施步驟、主要任務和整治範圍,並將工作目標層層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人。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方式,營造了濃郁的整治輿論氛圍。使群眾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知曉率達到98%以上,基本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百姓參與整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極大提高。鎮上和各村分別制定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實施方案,基本形成齊抓***建的工作格局和全面動員、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以示範街道、公路、河道沿線、農貿市場、建築工地、背街小巷、集中居住區、農村院落為重點區域,以農村垃圾處理、“牛皮癬”清理、小流域治理、揚塵治理為重點對象,以治理“八亂”為目標,紮實開展以城區“七好”、農村“四清”為主要內容的集中整治。其中對成彭高速路出口景觀工程和新繁大道道路工程的打造、對黃泥社區和金地二期的打造成為此項工作中的亮點。
為了保證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了全面細致、操做性強的檢查標準,使各村明確了整治範圍、重點、整治要達到的要求。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獎懲辦法,全鎮實行領導包片、部門包村、村幹部包社、戶包院落的責任體系。形成了紀委查幹部、幹部督保潔員的人員監督機制。
目前,新繁鎮黨委、政府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視,決心大、措施實、推進快、效果好,相關工作在新都區處於前列。宣傳動員深入,治理氛圍濃厚,城鄉居民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高。新繁鎮的主要環境指標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人均公***綠地面積達到15.8平方米,完全具備了“創建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優美示範鎮”的基本條件。
開展創建“創建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優美示範鎮”活動,是新繁鎮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與方向,加快構建環境良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弘揚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為此,新繁鎮牢固樹立“環境優先”發展觀念,有序推進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各項工作,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度,希望通過創建“創建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優美示範鎮”,實現用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用環境提升產業能級,用環境打造優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城鎮。 要推動城市出新形象、新風采,首先必須挖掘資源,科學規劃,因此,新繁鎮確立了“以唐代文化、生態環境為城市特色,以家具和泡菜為產業特色”,將城市功能分區為“兩園壹城”。聘請重慶大學專家進壹步挖掘新繁歷史,疏理城市交通和護城河水系,對新繁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修編,實現全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規劃全覆蓋。通過城市設計,完善老城格局,延續傳統文化,註入現代活力,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宜居品質。
通過科學規劃,新繁鎮對城市進行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修編,同時,結合新繁的產業發展特色,利用歷史資源,加強特色街區規劃打造,全力凸顯新繁完整的唐代特色。
推進城鎮結構調整,首先要想到的是確保城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新繁鎮依托東湖唐風古韻的園林風格與周圍承載傳統商業的現代建築完美融合,形成圍繞東湖公園的以傳統商業業態為主題的城市歷史文化商業片區,進壹步凸顯新繁獨有的商業文化特色,從而吸引更多的人融入新繁這座文化古城。
根據規劃,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8平方公裏,人口達到9萬人;2020年,建成區面積達12平方公裏,人口達13萬人;205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6.7平方公裏,人口達到19萬人。
打造城鎮 改善宜居環境
目前,新繁鎮正在進行管網改造,濱江路已基本改造完畢,並形成通車能力。成彭路、金地路等管網鋪設正在加緊建設中。
針對當前正在進行的管網改造及舊城建設,新繁鎮黨委書記莊光才介紹說,貫通護城河水系,拓寬現有河道,打造濱河景觀帶。結合舊城改造及新城建設,實施該項目主要是通過沿河房地產開發帶動濱河休閑帶核心區域的建設,同時,結合舊城改造,分段實施護城河水系,打通全部舊城護城河水系,完善雨汙管網及文化景點建設。通過以上舊城基礎設施建設與打造,結合東湖歷史文化走廊,形成濱河文化商業休閑帶,將新繁豐富的民俗文化傳統、酒吧、攝影、工藝品銷售等引入濱河區域,帶動、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商業,推動新繁鎮三產業發展。
“認真挖掘新繁現有的文化資源、土地資源、房產資源、市政資源和口岸資源,充分利用民間資金、搭建融資平臺,通過規劃經營、市政經營、空間經營、口岸經營等,大力推進重點鎮建設。”莊光才同時介紹說,著力推進歷史文化核心區的打造,將東湖公園與周邊建築壹起打造,***同形成東湖公園歷史文化核心區。使東湖唐風古韻的園林風格與周圍承載傳統商業的現代建築完美融合,該片區占地面積約65畝,規劃建築面積43290平方米,總投資約2.6億元,壹期現已基本完成拆遷工作,進入動工建設階段,今年年底全部建成。
以觀音閣為核心,拆遷12—15號地塊,打造傳統特色美食街,美食街長300米,用地面積約50畝,總投資約2億元,分二期實施,其中13、15號地已開始拆遷,計劃2年內建成。通過東湖商業片區和觀音閣特色美食街的打造,***同組成新繁鎮歷史文化核心區。
產業支撐 加快“兩園”建設
壹個城市的發展,必須要有產業做支撐,有了產業的支撐,這個城市才能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新繁鎮作為成都市優先發展重點鎮,成都家具產業園、新繁食品(泡菜)園兩個園區成為新繁加快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
推進城鎮結構調整,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緊緊圍繞家具和泡菜兩大主導產業,全面推進家具園區和泡菜(食品)園區建設,提升承載能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主導產業集約集群發展,以集群品牌提升行業競爭優勢,帶動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目前,規劃占地6平方公裏的家具園區拆遷工作已完成90%,園區內5條骨架道路基本建成,招商家具企業66家,建成投產45家,續建企業10家,新建企業11家,總投資80億元,年產值69億元。整個家具園區將於2010年形成壹個家具批發市場,壹個家具展示銷售中心、壹個家具產業聚集地。解決農民就業約3萬人。
食品(泡菜)園區壹期0.47平方公裏征地拆遷全部完成,引進項目10個,總投資8.31億元。食品(泡菜)園區以成都市新繁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瑞玉米業有限公司兩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建成西南最大的食品發酵工業園,把新繁鎮打造成“中國泡菜之鄉”。目前, 已投資1800萬元,完成園區內4條骨架道路的水、電、氣、電信等基礎設施配套,5個企業正在全面建設。建成後可解決農民就業1000余人。